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以文传情,以物抵心

发布时间:2019-01-15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刘娜
字号: +-
563

640.webp (4).jpg

数九寒冬,我国二十四节气之小寒悄然而至……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在这个千里冰封的季节,走进北京胡同,眺望什刹海,可以发现北京传统生活方式与小寒节气的完美邂逅。

前不久,在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什刹海分会场上,赏未创作平台策展的《自然的耳语展》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把什刹海的风景与二十四节气的内涵相融合,浓缩到一件件艺术设计作品和有温度的器物中,吸引参观者纷纷驻足鉴赏。一张纪念卡,正是小寒节气“遇见”什刹海的时间定格。一件件作品似乎成为过往四季真实可触的载体,以文传情,以物抵心,温暖备至。

清明、谷雨、白露、惊蛰……一个个意境悠远的节气名称,述说寒来暑往、四季更迭。对今天的民众来说,二十四节气早已不只是一种历法补充,更大的意义是传承和发扬先人智慧和文化价值。曾被国际气象界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2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以后海、西海、钟鼓楼、百花深处胡同、烟袋斜街等24处什刹海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与二十四节气一一相呼应。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念形象地呈现于现代生活,用美的视觉体验,让观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内涵。”赏未创作平台策展人如此介绍。

“传承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于生硬的宣讲,需要探寻其与现代审美的契合,以设计、装置、器物、插画等多元的形式对二十四节气和传统文化的再现,拓展符合非遗文化的传播媒介和承载方式,用时尚又现代的视觉体验传承传统文化之美。”该负责人表示,在小寒节气前期,他们召集全国各地设计爱好者,创作小寒节气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向社会公众展示,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

将传统文化的具象元素融入到现代化审美作品和生活产品,在降低公众对非遗陌生感的同时,使人们的情感和传统文化产生交融共振,激发着设计师与消费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和传承保护自觉性,进而推动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是赏未创作平台一直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热爱,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该负责人说,他们正在用行动默默地点燃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的“火炬”,在多姿的现代社会背景下,让传统文化绽放光彩。

一个因热爱而汇聚在一起的团队,正用传统之美诠释当下生活,用现代设计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有生命力的传承才能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非遗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