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Base on one field Cast our eyes on the whole world

立足一域 放眼全球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铿锵鼓声,匠人心声

发布时间:2019-01-0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韩瑞
字号: +-
563

640.webp.jpg

图为传承人黄平修与同伴一起制作烟墩大鼓。本报记者 张子弘 摄

“烟霞烽火越千年,墩台往事谁知晓?大地滚雷天上降,鼓乐曲曲诉衷肠。”这首藏头小诗记录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传承已久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墩大鼓。

“据传从隋末唐初起,烟墩镇内各村就有了擂鼓的习俗。”灵山县文化馆馆长卢生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烟墩大鼓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锣鼓喧天,山歌飘扬,在新时代,演绎出当地文化传承发扬的昂扬面貌。

“最初的用途是民间驱鬼辟邪和战事兵训。”居住在烟墩镇的一位耄耋老人介绍,相传远古时代,该地战乱频繁,猛兽出入无常。为了辟邪驱兽、鼓舞士气,当地的老百姓便制作了大鼓,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搭建起烽火墩台,以擂鼓和燃放狼烟的方式保卫家园,烟墩大鼓也由此得名。

“鼓声为烟墩镇带来了平和与安宁。”卢生说,现在烟墩大鼓已演变成灵山人祈福迎春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到过年,老百姓们就欢聚一堂,通过举办“赛鼓”“拼鼓”等民俗活动迎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顺遂。

目前,烟墩镇有几百面大鼓,无论大人、小孩,随手都能来一段。见到记者来访,65岁的烟墩大鼓传承人黄平修饶有兴致地介绍,擂鼓是一个参与度很高的活动,农闲时节,鼓声一响,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会闻声而至或自发加入“闹鼓”阵营。

黄平修回忆,他在少年时期就学会了打鼓,后来为了生计开始学做鼓。在他印象中,做鼓是一个十分考验技艺和经验的活儿。烟墩大鼓取材于灵山本地的原生樟木或楠木等良好木材,由制鼓师采用专门的制鼓工具,在整木上由上而下手工开凿,内成鼓肚,外成鼓身。制鼓时还要在鼓肚底下钻开一个比鼓口大约小三分之二的发音气孔,然后蒙上经过泡制的生牛皮做成的鼓面,用木钉、竹条固定、绷紧,再用楔形木片插入鼓脚,最终制成一面大鼓。

“制作一面烟墩大鼓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其音质与音响共鸣均与制作工艺有关。我们在制鼓过程中没有设计图纸,也没有标准尺寸,整个大鼓的音质、音高、音准等方面,全凭制鼓师的个人音感和手感手工进行调试,直至达到最佳状态。”黄平修说。

近年来,灵山县为保护和传承烟墩大鼓,建立了烟墩大鼓传承基地,培养烟墩大鼓传承人,取得良好效果。黄平修本人也招收了不少徒弟,手把手教他们打鼓、制鼓。

“听到鼓声,心情就会愉悦起来!”黄平修用朴实的话语告诉记者。说话间,黄平修邀了三五伙伴,在一片空场上演奏起一段铿锵有力的旋律:“咚咚咚……铛铛……咚……”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