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三五成群,围拢而坐,聊聊家常,做做手工,既实现了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又带动了十里八乡增收创富。日前,记者在陕西省渭南市入村采访时,见到了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在渭南,农耕文明的遗迹俯拾皆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渭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渭南市结合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大力推进非遗项目生产性经营,让传统技艺在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
草编变身“香饽饽”
走进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的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用玉米皮、小麦秸秆编织的形形色色的风铃,造型精美的提篮、花瓶,日常家居用的收纳筐和沙发垫等各式各样的草编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临渭草编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具有结、辫、捻、搓、拧、举、盘等各种复杂技艺特点。2017年12月,临渭草编入选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桥南镇一代,祖祖辈辈流传着这门手艺,但能吸引客户上门求购的屈指可数,陈春苗就是这样一位草编达人,也是这家合作社的创立者。
学艺20多年来,草编逐渐成了陈春苗生命的一部分。而草编技艺的传承,也在陈春苗的一双巧手下不断得到延续。以前村里收麦子,草帽是遮阳的必需品。而现在是机械化大生产,像草帽等实用性草编织品需求越来越少,市场日渐萎缩。
为了传承和发展草编技艺,陈春苗走访过许多地方,还参加过各种手工艺品展会。“社会在发展,人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陈春苗用草编创新制作的花瓶、风铃、婴儿摇篮等家居产品,不仅畅销国内,也吸引了日本、尼日利亚、尼泊尔等海外商人。
“这草编咋恁受欢迎?”随着市场越来越好,陈春苗决定将产业做大。看到村里很多妇女农闲都在打麻将,她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也该将自己的手艺传承发展下去,展现我们妇女勤劳质朴、心灵手巧的一面,用双手创造财富,不能拖国家的后腿。”
为了帮助当地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创业,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采取“产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免费订单式培训,培训一人带动一户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留守妇女、贫困户、残疾人参与草编产业。
截至目前,陈春苗已先后在12个村举办了非遗草编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数千人,一举解决了300多户贫困户2000余人的就业问题,部分贫困户年收入过万元。草编产业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香饽饽”。
村民康会娃腿脚有残疾,只能干一点简单的家务活,陈春苗免费上门为她传授技术,上门回收产品,让她在家利用空闲时间月收入近千元,康会娃的生活从此改变了,“觉得自己不是废人了,自己能养活自己了。”
“非遗保护不应让其成为文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有些项目适合生产制造产品,我们应积极引导扶持这些项目,在生产和创作中,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传承发展双赢。”临渭区副区长曾彩萍表示。
“玉女”织布惠民生
“唧唧复唧唧”,一台老式织布机承载着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在渭南市蒲城县的乡间院落里,手织土布技术世代流传,可谓传家之宝。如今,这熟悉的声音又回来了,在蒲城县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老土布正焕发新活力。
“你看这台土织布机上没有一个金属零件,它既不使用电源,也没有任何自动化程序,全靠织布女一双巧手,将自己的聪明智慧融入到这一匹匹的布里。”玉女合作社理事长张玉女告诉记者。
蒲城地处关中腹地,自古即是粮帛之乡。过去,蒲城的女孩子从小就跟着老人学习织布,几乎每家都保留着传统的木制脚踏斜梁织布机。2009年,蒲城土织布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一簇棉花开始,直到织成布料,大大小小总共需要72道复杂工序。随着经纬线不断交织,以22种基本色线变换出的1000多种绚丽图案,可谓巧夺天工。全手工打造的老土布不仅质地厚实、手感舒服,而且透气性良好,保温吸汗。
早在2006年,张玉女就成了蒲城县荆姚镇许家庄村勤劳致富能手。而这条致富路,却满是坎坷。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学习土织布的人越来越少,这项工艺也不断萎缩。
“老辈儿教给咱这么好的手艺活儿可不能丢啊。”张玉女蹬着一辆自行车,到蒲城县城和周边地带一家家商户推销土布。没有任何市场开拓经验的她,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销路慢慢打开后,村里跟着玉女干的人也越来越多。
2008年,蒲城玉女专业土织布合作社成立,许家庄村家家户户都把尘封已久的织布机搬了出来。张玉女瞅准商机,不断开发新产品,可是搞创新哪有那么容易,一个衬衣领子就把她难倒了。“定不了型,要定型就要上设备。”
“后来只能到西安联系加工厂帮助加工,算上运费和加工费,成本都要100块钱。”张玉女发现,自己开厂是唯一的办法,不仅带动村里妇女致富,也解决了一部分周边就业问题。
“现在不必出去打工,在家里就把钱挣了,家里也照顾了。”村民王春莲说。如今,玉女土织布申请注册了“荆姚玉女”商标,商品种类已经达到上百种,在全国设立营销窗口60多个,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社员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
“织一机子布,可以领到800元的加工费,再加上合作社年底分红,一年下来能赚七八千呢。”田秀侠老人年过花甲,靠着织布,她和老伴的晚年生活过得很是滋润。老人自豪地扬起手里的木梭:“我的养老钱全在这里啦。”
岁月如梭,依稀可见“织女”们年轻时的神采。从创办之初的38位社员,发展到现在的255位社员,玉女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860多户,1000多位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依靠织布技艺找到了发挥特长的新天地,不仅充实了腰包,也让土织布手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