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一别皮影十七年 华阴老腔今安在?

发布时间:2018-11-30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广宇,王宇
字号: +-
563

尽管已经退休快两年,党安华还是忙得团团转。“当年干那个事做啥呢,坐办公室多舒服。”一手将老腔由幕后推向台前的他,时常有这样的感慨。

老腔团队每年外出表演100余场,党安华身兼数职,既是导演又管创作、舞美、现场调度,既要照顾老艺人,又要应付各种推广和接待活动。“谈钱脸红”的他,还要硬着头皮跟商人们坐下聊投资。“多挣钱是好事。”党安华安慰自己。

每次带团出去演出,党安华都拎上个开水壶,走到哪儿烧到哪儿。“老艺人们太遭罪了。怕带出去带不回来。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在一块儿摸爬滚打,情感上丢不下他们,丢不开这11个人。”

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

640.webp (1).jpg

本报记者采访喜民班

华阴老腔,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原为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张氏家族世代相传的独门技艺,以老腔为皮影戏伴唱,当地人叫“老腔影子”。几百年来,张家子孙一直恪守着传亲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家规。党安华的出现,改变了这出家族戏的命运。

那是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党安华从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回来,在华阴市文化馆任职。闲来无事,陪一个木工朋友去村里修戏台。到那一看,台上皮影戏好不热闹,台下却只有三个观众。他掀开幕布,想跟师傅说,别唱了,台下已经没人了。然而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惊呆了。

640.webp (2).jpg

“喜民班”班主 张喜民 72岁 主唱兼月琴手

班主张喜民怀抱月琴,仰头高歌,时而婉转悲切,时而慷慨激昂。板胡、大锣、战鼓、惊木、钟铃……五个人手口并用,操弄着十几件乐器。古朴而纯粹的中国戏曲,一下击中了党安华。

往后的十几年里,党安华竭力再现这种原生态震撼人心的美。他对张喜民他们建议,能不能不演皮影戏,只唱老腔,把老腔唱到台前来。

张喜民一听直摇头,不演皮影戏只唱老腔,糟践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可是,拗不过惨淡的生计和三番五次邀请,老艺人们勉强答应了。

当时张喜民的皮影班社只有五个人,党安华就从周边村里又找了两个班社,挑了十二三人组成了一支队伍。党安华学过导演,也有一些戏剧舞台经验,在现场编排和乐器配置等方面做了不少改造,唯一不敢改变的,是老艺人们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党安华说,“不能让人看到有编排的痕迹。”

然而,还是有人一眼就发现了“导演”的存在。这个人就是戏剧大导林兆华。

2005年9月,北京人艺剧组到陕西采风,想为话剧《白鹿原》找一条音乐“副线”。老腔当时在陕西已经小有名气,在《白鹿原》小说作者陈忠实介绍下,老腔艺人参加了这场演出。

看了几个地方剧种,林兆华都不满意。老腔一上台,他眼前一亮。演出一结束,林兆华问,这节目谁排的?党安华被叫过去。林兆华说,能不能再演一遍?

又演了一遍。林兆华把党安华拉到一边说,“想不想和我老头子合作一把?”党安华做梦都没想到,“国宝”级的导演会和他产生交集。

在话剧《白鹿原》剧本上,林兆华划下12个点,给党安华交代六个字,“苍凉、苍劲、苍茫”。弦齐不齐、字正不正,都无所谓,唯独这六个字,要用12段老腔给排出来。

2006年5月,话剧《白鹿原》首演,开场曲是陈忠实作词的老腔曲目《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这是华阴老腔第一次走出陕西,从此一炮打响,蜚声中外。

麦青了又黄了  人兴了又张了

迄今为止,话剧《白鹿原》已演出100场。老腔与话剧的结合,赢得满堂彩。除此之外,这个古老剧种和交响乐、民歌、摇滚乐、秦腔、豫剧、京剧都有合作。有人叫好,也有人叫骂。

2015年12月,东方卫视《中国之星》节目,歌手谭维维带来一曲《给你一点颜色》,主打老腔与摇滚乐的结合。2016年央视春晚,谭维维和老腔艺人再次联袂演绎《华阴老腔一声喊》,让老腔获得更大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更多质疑。

“这还是老腔吗?”许多人问。更有评论者说,“成也党安华,败也党安华。”

640.webp (3).jpg

老腔演出“陕西十大怪”剧照

640.webp (4).jpg

双泉村张氏家族老腔皮影演出剧照

“整得我也挺头疼。”党安华一直在反思,把老腔从皮影戏中剥离出来,是不是最好的传承?该往前迈,还是不该迈?周围人都在鼓励他,不往前迈就是死亡。而地方戏专家和学者们却在告诫他,别让老腔变了味。

2013年北京人艺重演《白鹿原》,排练时林兆华就发现状态不对。“小党,他们怎么开始‘演’了?”党安华也没办法,老腔已经不是那个老腔了。老艺人们整天在外面跑商演,见了大世面,但原始的艺术形态也在不断流失。

“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做着做着把老腔做没了,是最大的耻辱。”党安华如履薄冰。

“与人艺那次合作,所有人都叫好。除此之外,其他的合作,全都褒贬不一。”这么多年,老腔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了很多次融合尝试,党安华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矛盾。

“走!不排了!钱不要了!”2007年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次演出,党安华发飙了。晚会安排了20多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姑娘为老腔伴舞,要求老腔艺人们唱两分钟全部定住,插进一段流行歌,等歌唱完再接老腔。“完全是瞎掰。”党安华头也不回就走了。

“林导不止一次提醒我,千万不要和那些掺和。记住,你叫老腔。”现在回想起来,党安华觉得,只有林兆华看到了老腔“骨子里的东西”,其他的大多是借老腔的元素“哗众取宠”,只求新意,实为伤害。

“人们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从市场化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方向,但从非遗传承的角度看,我觉得是一种亵渎。我们的文化自信去哪儿了?”党安华说。

“有老乡打电话骂我说,你把老腔唱成啥了,老腔是这么唱的?”张喜民同样经历着内心的煎熬,但他也没法子。“不和谭维维合作你能上春晚?你不开化,不和其他的合作,就没前途,就是死亡。”

灵芝草倒被蒿蓬盖

张喜民的两个儿子,都对老腔没兴趣。只有孙子张猛,从小跟爷爷一起,吊起嗓子,拉起月琴。赶上张猛的演出,老头儿总是第一时间发到微信朋友圈,请人欣赏。

“多少辈的张家戏,没有人闹啦。”张喜民早就打破了传亲不传外的家规。华阴老腔保护中心办了两期培训班,张喜民来了就教,全部免费。

两期总共100多人参加,最后留下的不到20人。很多人是冲着学两手谋生计而来的。“年轻人不多,五六十岁的偏多。”党安华是华阴老腔保护中心的主任,每年财政拨付的经费主要用于培训。

“很多人觉得老腔就那两下子,以为飞个板凳就行了,其实错得很远呢。”张喜民说,光学月琴就得学一年。方言又是个大问题。华阴当地人还可以,外地学员想唱老腔,还得校正口音。

真正唱好老腔,还需要一定的天赋。王振中,艺名“白毛”,是除张喜民之外的另一位老腔国家级传承人。“白毛”已80多岁,生来毛发皆白,电影《桃花满天红》收录了他的唱段。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闻者七人,六人落泪。

640.webp (5).jpg

老腔艺人王振中 81岁 人称白毛

“王白毛是真正可以称得上艺术家的。”党安华对于“白毛”的退隐深感无奈。“岁数太大了,不敢带他出来了。”党安华一直在寻找下一个“白毛”,至今没有找到。“这样的人是唯一的,不是说能够轻易培养出来的。”

以前邀请老腔班社外出演出,常常以“白毛”为分辨真伪的标志。没想到,有个班社也请了一位一头白发的老艺人弹月琴,几可乱真。

随着老腔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山寨”版也随之而来,很多民间班社以前不是唱老腔的,看到老腔火了,改头换面就开演了。“一群疯子在那儿。”党安华管不了,也不想管,“没那个时间和精力。”

更有甚者,某地电视台晚会播着喜民班的录音,请一帮乐器和服装神似的演员在台上比划。“咱也没法子。”张喜民也很无奈,“给多少钱就去,你走你的,他走他的。”

比起“山寨”班社,张喜民更关心这门手艺的传承。“现在是舞台化层面的传承,真正的传承是皮影戏。学会老腔也就只是一点皮毛,更深的文化精神还是在皮影戏里。”

张喜民从电视柜底下翻出家传的老剧本。过去,一本皮影戏要唱三四个小时。“现代人忙的,谁顾得听你?”那些世代口传心授的唱段,如今已无人忆起。

640.webp (6).jpg张喜民展示其珍藏的老剧本

640.webp (7).jpg

张喜民收藏的民国时期老腔剧本

640.webp (8).jpg

张拾民 65岁后槽、梆子、钟铃 

640.webp (9).jpg

张四季 70岁 打扳凳

640.webp (10).jpg

张新民 63岁 喇叭

640.webp (11).jpg

张建存 61岁 二胡

640.webp (12).jpg

员玉堤 72岁 低胡

640.webp (13).jpg

王全稳 70岁 二胡

640.webp (14).jpg

张秋亚 63岁 打锣

640.webp (15).jpg

刘西仓 68岁 板胡

时间是唯一的答案

只有置身华山脚下三河交汇的这片土地,才能感受到华阴老腔“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生命力。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必然是用心灵来演绎的。老腔之所以抛开皮影还能闪耀舞台,正是源于其生活中最本源之真性情。许多非遗技艺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同样是因为有绵延不绝的继承和坚守。

和舞台上一时轰动相比,非遗保护与传承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在民间自生自灭的艺术,最终要适应当代的生存环境。为了让华阴老腔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得以留存,老腔艺人的表演突破了千百年来的局限,从皮影戏的幕后走到了台前,从四处奔波参加红白事走向今天的文化大舞台。

人在艺在,人亡艺亡。许许多多的非遗技艺,就是那样局限在一村一县的范围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消亡。陕西目前有17个濒危剧种,包括秦腔、碗碗腔、迷胡、汉调二黄等,老腔原本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

随着农耕社会的远去,各种新型娱乐方式的兴起,这些古老戏种不得不面对同样的濒危命运。老腔能够留存下来并火爆全国,可谓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与其说源自一位地方戏导演的尝试性变革和诸多“贵人”施以援手扶危救困,不如说源自与市场接轨,与现代融合。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华阴双泉村不仅有唱起来荡气回肠的老腔,还有个敲起来惊天动地的素鼓。和以前的老腔一样,素鼓长期以来只在村族中传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在华山周围,甚至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人会敲,只有华阴双泉村西泉店人世代相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双泉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钱,会素鼓的人也越来越少,愿意敲素鼓的人就更少了。为了不让这一技艺失传,素鼓传承人也终于打破了老祖宗立下的规矩,办起培训班为全村男女老少义务教学,并在保留原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改编。

每一门古老的艺术诞生时,都曾经是一种革新。绝对不变的艺术形式是不存在的,没有时代精神的艺术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发展,既是对传统的守护,又是在新的起点上对传统的革新。

剥离了皮影的老腔,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也许终究没有正解,唯有留给时间去评判。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