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方寸之地,纳万千气象;丈幅巨制,凝天地物象——宁津县山花剪纸艺术馆的馆藏作剪刻兼备、风格细腻、线条流畅、构图巧妙、造型生动,令到访者叹为观止。普通人很难想象,在地处山东西北、距离德州市宁津县城10公里外的一处名为保店镇的百余平方公里地界上,一众驴肉店、罐头厂之间,竟有一处占地800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坐落其中。
艺术馆中众多用纸张剪刻而成的山川逶迤、亭台楼阁和千姿百态,正是出自艺术馆的创办人张长俊之手。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张长俊将自己的剪纸厂打造成了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每年,挨家挨户走访残疾人、贫困户教他们剪纸,并亮出自己的身份证、政协委员证,发动心存犹豫的学员,这些已成为张长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他已带出徒弟2000余人,其中有大量残疾人、周边贫困家庭妇女和下岗职工。
不过,相比宁津县政协常委、宁津民间工艺家协会主席、全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头衔,张长俊在当地更为人所熟知的称呼,是那个被国内外同行推崇备至的外号——神剪快刀。
图为张长俊创办的山花剪纸厂的员工在创作中
宁津剪纸是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剪纸技艺之一。追溯其起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约在西晋时期便已形成。宁津剪纸融合了江南和北方剪纸艺术的不同特点,形成了它或纯朴浑厚、质拙豪放,或玲珑剔透、古朴高雅,造型纤巧柔媚、栩栩如生的独特风格。
作为民间剪纸艺人的张长俊,算是走的“家族传承”之路:爷爷张福顺自小热爱剪纸,当了私塾先生后也会在课余指导孩子剪纸;爸爸张万奎继承了爷爷的剪纸手艺,所剪窗花喜字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张长俊受此熏陶,幼时起便爱上剪纸。此后,他听说宁津老乡仉凤皋是中国剪纸学会会长,又在一年中四次登门拜访,最终打动了这位中国剪纸界泰斗级人物,决定收下张长俊这名已有一双儿女的“高龄徒弟”。三年苦练后,张长俊的作品得到了仉凤皋的认可,并最终形成了自己清秀婉约、精巧拙朴的艺术风格,使得其山花剪纸成为了宁津剪纸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技艺。
此后,张长俊创办了由中国剪纸学会扶植和指导的全国唯一一家新型民间剪纸综合性厂家——宁津县山花民间剪纸厂,大胆采用新的剪纸制作工艺,既生产富有传统色彩的剪纸作品,又生产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剪纸,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
看似“功成名就”之时,张长俊却没有躺在已有的成绩单上沾沾自喜,而是开始了自己围绕宁津剪纸这项非遗技艺的“二次创业”。张长俊用10多年的时间踏上“寻访之路”,走访了宁津周边300多个村庄、160多名老人,收藏到民间剪纸作品600余套,把这份宝贵的资料装订成册留存。张长俊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是“搞民间艺术的”,说白了“就是个小作坊”,对非遗这种形式一无所知也并不认可。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非遗技艺遭受着猛烈的冲击,于是,张长俊最终走上了锲而不舍传承、发展非遗技艺的道路。十年寻访、上门招徒,张长俊走过的人生路,完美地诠释了一名非遗技艺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十多年的实践、教学、制作和走向市场,剪纸已成为张长俊生命的全部。在他看来,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传承、保护、交流和发展非遗技艺的同时,还带领大伙儿发家致富,给传统工艺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