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作者:熊金安 审协北京中心通信部)
据说,双十二当天通过移动端完成支付的订单超过50%,这还只是粗略的估计,按小赢推测,远不止这个数字。
自从移动支付诞生以来,现金这个东西就一步步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早上的煎饼果子摊、楼下的水果摊都摆好了二维码扫码支付了。
每每交停车费时突然发现没有现金,好尴尬啊!没关系,收停车费的大爷马上会把他的手机举到你的眼前,请你扫码付钱啦。
移动支付
火热的移动支付市场,先有支付宝、微信的风生水起,后有apply pay进入中国掀起的浪潮,以及华为pay、samsung pay的追赶。
移动支付中的近程(面对面)支付因移动设备所带来的支付灵活性,一直属于重点研发方向,也出现了多种移动支付方式。
扫码支付
将支付信息编码于条形码/二维码中,扫码支付,这就是微信/支付宝的条形码/二维码支付。
光支付
支付信息借助光传播,便有了光支付。平安银行的光子支付技术就是借助手机闪光灯实现光支付。
韩国哈瑞克思信息科技公司2001提出2002年进入中国的申请号为CN01809631.X的专利申请介绍了光支付的一种实现方案。
声波支付
上海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1010205532.0的专利申请介绍了一种声波支付方案,将支付信息通过声波传输。支付宝中的声波支付,不知道亲们有木有过尝试。
NFC技术
apply pay采用NFC技术,该技术由飞利浦、诺基亚和索尼共同提出,基于射频标签RFID演变而来,是一项近距离高频通信技术,可用于设备间近距离通信。
申请号为CN200380100238.1的专利申请由索尼公司2003年申请,其先后被引用多达137次,进入欧美中日韩澳等重要国家,同族申请多达21篇之多,详细介绍了NFC设备的工作原理。
本申请的方案支持NFC设备工作于卡模式,用于替代IC卡完成商场刷卡等支付操作,为其后期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领域奠定基础。
MST技术
samsung pay不仅支持NFC技术,还支持磁条数据传输MST技术,这项技术来源于一家叫Loop pay的美国公司,2015年三星以超过2亿美金收购该公司,Loop pay的杀手锏就是MST技术。
其于2015年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1580000174.0的专利申请详细介绍了MST技术,使用安装在手机上的MST设备,将移动电话传送的包含支付卡磁条数据的脉冲流放大定形后,生成高能量磁脉冲,从而可以被远端的POS终端拾取来完成支付。
apply pay VS samsung pay
苹果公司2014年推出apply pay,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借着iPhone的忠实粉丝迅速占据市场。
三星公司2015年底先后在韩国、美国推出samsung pay,并于2016年进入中国,欲借助三星手机的高市场占有率挑战apply pay。
NFC技术已有,MST技术何用?
1、MST支持更多POS机
手机通过NFC技术刷卡时需要POS机同样支持该技术,而市场上还有相当比例的POS机并不支持NFC技术。
如果有一项技术还能支持这部分POS机市场,那么定将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MST技术做到了,三星将该技术应用于samsung pay中用于支持市场上绝大多数的POS机。
2、刷卡方式不同
apply pay在刷卡时更贴近NFC扫描区,samsung pay使用MST技术时因为其传输磁条数据而需手机更贴近POS机的刷卡卡槽。
看来刷卡方式上,NFC技术的apply pay更方便一些。
3、各自布局支付系统
apply pay和samsung pay分别基于NFC技术和MST技术构建了各自的支付方案。
苹果专利CN200980144797.X中NFC支付系统。
三星专利CN201610115717.X中MST支付系统。
三星和苹果在移动支付市场纷纷周密布局,必将延续移动手机市场的对决。
笔者大胆预测,两虎相争,胜利的也许是华为pay等国内厂商!
apple pay有先入优势,samsung pay携MST技术优势意欲后来居上。
但磁条银行卡的减少及IC银行卡的增多,将使支持NFC功能的POS机逐渐增多而支持磁条卡刷卡需求将减少,从而削弱samsung pay因MST技术带来的优势。
同时移动支付市场直接受移动手机市场影响,当前苹果和三星受国产手机高速发展影响,市场份额均有下降。
三星受NOTE 7电池爆炸以及同为安卓阵营的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崛起使其市场前景更为严峻,而且华为pay、小米pay的发展壮大也必将对apply pay和samsung pay形成冲击。
移动支付市场巨大,是现在乃至未来各方追逐的焦点。
注重技术储备、丰满专利布局才是王道。未来也必将诞生更多支付技术应用到支付领域,让移动支付领域保持着持续的生命力。
据说,双十二当天通过移动端完成支付的订单超过50%,这还只是粗略的估计,按小赢推测,远不止这个数字。
自从移动支付诞生以来,现金这个东西就一步步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早上的煎饼果子摊、楼下的水果摊都摆好了二维码扫码支付了。
每每交停车费时突然发现没有现金,好尴尬啊!没关系,收停车费的大爷马上会把他的手机举到你的眼前,请你扫码付钱啦。
移动支付
火热的移动支付市场,先有支付宝、微信的风生水起,后有apply pay进入中国掀起的浪潮,以及华为pay、samsung pay的追赶。
移动支付中的近程(面对面)支付因移动设备所带来的支付灵活性,一直属于重点研发方向,也出现了多种移动支付方式。
扫码支付
将支付信息编码于条形码/二维码中,扫码支付,这就是微信/支付宝的条形码/二维码支付。
光支付
支付信息借助光传播,便有了光支付。平安银行的光子支付技术就是借助手机闪光灯实现光支付。
韩国哈瑞克思信息科技公司2001提出2002年进入中国的申请号为CN01809631.X的专利申请介绍了光支付的一种实现方案。
声波支付
上海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1010205532.0的专利申请介绍了一种声波支付方案,将支付信息通过声波传输。支付宝中的声波支付,不知道亲们有木有过尝试。
NFC技术
apply pay采用NFC技术,该技术由飞利浦、诺基亚和索尼共同提出,基于射频标签RFID演变而来,是一项近距离高频通信技术,可用于设备间近距离通信。
申请号为CN200380100238.1的专利申请由索尼公司2003年申请,其先后被引用多达137次,进入欧美中日韩澳等重要国家,同族申请多达21篇之多,详细介绍了NFC设备的工作原理。
本申请的方案支持NFC设备工作于卡模式,用于替代IC卡完成商场刷卡等支付操作,为其后期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领域奠定基础。
MST技术
samsung pay不仅支持NFC技术,还支持磁条数据传输MST技术,这项技术来源于一家叫Loop pay的美国公司,2015年三星以超过2亿美金收购该公司,Loop pay的杀手锏就是MST技术。
其于2015年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1580000174.0的专利申请详细介绍了MST技术,使用安装在手机上的MST设备,将移动电话传送的包含支付卡磁条数据的脉冲流放大定形后,生成高能量磁脉冲,从而可以被远端的POS终端拾取来完成支付。
apply pay VS samsung pay
苹果公司2014年推出apply pay,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借着iPhone的忠实粉丝迅速占据市场。
三星公司2015年底先后在韩国、美国推出samsung pay,并于2016年进入中国,欲借助三星手机的高市场占有率挑战apply pay。
NFC技术已有,MST技术何用?
1、MST支持更多POS机
手机通过NFC技术刷卡时需要POS机同样支持该技术,而市场上还有相当比例的POS机并不支持NFC技术。
如果有一项技术还能支持这部分POS机市场,那么定将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MST技术做到了,三星将该技术应用于samsung pay中用于支持市场上绝大多数的POS机。
2、刷卡方式不同
apply pay在刷卡时更贴近NFC扫描区,samsung pay使用MST技术时因为其传输磁条数据而需手机更贴近POS机的刷卡卡槽。
看来刷卡方式上,NFC技术的apply pay更方便一些。
3、各自布局支付系统
apply pay和samsung pay分别基于NFC技术和MST技术构建了各自的支付方案。
苹果专利CN200980144797.X中NFC支付系统。
三星专利CN201610115717.X中MST支付系统。
三星和苹果在移动支付市场纷纷周密布局,必将延续移动手机市场的对决。
笔者大胆预测,两虎相争,胜利的也许是华为pay等国内厂商!
apple pay有先入优势,samsung pay携MST技术优势意欲后来居上。
但磁条银行卡的减少及IC银行卡的增多,将使支持NFC功能的POS机逐渐增多而支持磁条卡刷卡需求将减少,从而削弱samsung pay因MST技术带来的优势。
同时移动支付市场直接受移动手机市场影响,当前苹果和三星受国产手机高速发展影响,市场份额均有下降。
三星受NOTE 7电池爆炸以及同为安卓阵营的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崛起使其市场前景更为严峻,而且华为pay、小米pay的发展壮大也必将对apply pay和samsung pay形成冲击。
移动支付市场巨大,是现在乃至未来各方追逐的焦点。
注重技术储备、丰满专利布局才是王道。未来也必将诞生更多支付技术应用到支付领域,让移动支付领域保持着持续的生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