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2006年日本科技发展综述(上)
字号: +-
563
2006年日本进入经济恢复增长的第5个年头,全年GDP增长预计将超过日本政府预期目标(2.1%),达到2.5%。2006年是日本科技政策“大年”,4月份日本开始实施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发布《技术战略图2006》,5月份发布《新国家能源战略》,6、7月份相继推出“促进创新综合战略”和“经济成长战略大纲”等与科技发展相关的重大战略方针,9月份安倍内阁成立后又开始酝酿长期发展战略方针“创新25”。在日本政府对科技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和企业界不懈的创新努力下,日本维持了世界一流的科技竞争力。2006年年度在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纳米与材料科学、环保科学、航天海洋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IMD公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从2005年的21位提升至17位,世界经济论坛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也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10位提升至7位,该报告认为,日本是技术创新的领导者,是全世界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1.主要科技战略与政策新动向
(1)实施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
日本内阁会议于2006年3月28日通过了第3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以“为社会与国民支持并还原成果的科技”为政策目标的出发点,从科技政策的基本理念、大目标、中目标、重点化战略、分领域战略,以及构筑科技发展的基本环境与设施等几个层面对国家的科技政策与计划进行了定位与规划,是日本政府指导科技发展的基本蓝图。该基本计划有如下突出特点:一是强调尽快实现从追赶者到领先者的角色转变,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创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二是强调创新为立国之本,提出“创新者日本”的政策目标,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改革;三是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性与政策性,要求科技成果要还原于社会和国民,提出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解决重大政策课题的重点化战略;四是强调科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将优秀人才的培育与吸收使用作为科技系统改革的首要目标;五是首次提出要与亚洲各国合作,开展科技政策对话,促进与亚洲国家的科技与人员的交流。
计划阐述了第3期基本计划的基本理念和6大政策目标及12个中目标,提出第3期基本计划期间政府研究开发的投资总额要达到25万亿日元。
为了体现上述3个基本理念和完成6大项的政策目标,第3期基本计划对科学技术的重点化战略进行了调整和强化。具体要点包括:
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
调整重点化战略。分别制定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与材料技术等8个重点领域的分领域推进战略。
继续推进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注重科技计划的适时调整。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发现、新领域和交叉领域的新动向,在计划实施期间不断进行柔性的变更和调整。
(2)推出引导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战略图2006》
为推动日本产业进行持续和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优势,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5年3月首次制定了作为国家层次研究开发规划指南的技术路线图——《技术战略图》,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2006年4月,经济产业省又发布了名为《技术战略图2006》的新版本。2005年的《技术战略图》共确定了20项战略重点技术,《技术战略图2006》又新增超导技术、能源、癌症对策及人性化技术等4项战略重点技术,共计24项。这些战略重点技术分属信息通讯、生命科学、环境与能源和制造业四个领域。
《技术战略图》是浩瀚的产业技术信息的体系化和战略化的整合,对产业界和学术界发掘研究开发的课题、开展跨领域的共同研究及推动知识产权的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发布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国家能源战略》
①实现世界最先进的能源供需结构。
②全面加强资源外交与能源环境合作:一是推行综合资源保障战略,广泛加强与资源国的关系,支持企业在资源国进行资源开发,实现供应来源多样化等各种措施,在2030年之前将日本原油总进口量中本国企业权益下的原油交易量所占比重(自主开发比例)增加到40%。二是推进亚洲能源与环境合作战略,对中国、印度等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的亚洲国家开展节能、煤炭有效利用、生产安全、新能、核能等能源环保领域的战略合作。
③强化应急能力。
④制定能源技术战略。
(4)推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经济成长战略大纲》
2006年7月6日,由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在野党组成的“财政与经济一体改革会议”发布了《经济成长战略大纲》。该大纲综合了此前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提出的《促进创新综合战略》、经济产业省提出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新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制定的《全球化战略》等的精华,并将主管IT、医疗卫生等其它政府部门的创新政策融入其中,提出了今后10年“日本式经济成长模式”和保持2.2%以上的GDP实际增长率的目标,并将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分解,制定了推进其实现的“工程进度表”。
《经济成长战略大纲》主要由3大支柱构成:一是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要将目前比重占日本经济70%,但生产效率较低的服务业作为重点改进对象,打造推动日本经济成长的第二引擎;二是强化国际竞争力,推动以科技振兴和信息技术革新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将日本建成“世界的创新中心”;三是通过实现东亚经济合作协定(EPA)等方式,借助亚洲经济的活力的东风,谋求与亚洲共同发展。
《经济成长战略大纲》中提出的与科技相关的主要政策措施与目标有:
①强化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
②加强产学官协作
③推行《21世纪新农政》
④加速环境产业的发展
⑤资源与能源政策的战略推进
⑥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⑦推进地方活性化战略
⑧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创新计划
(5)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新动向
关于日本的国际科技合作方针,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推进科学技术活动的国际化。为此,必须在对国际动向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象国和具体的状况,分别采取“竞争与协调”、“合作”、“援助”等不同方式,努力达成以下的目标:
首先,利用日本的科学技术能力解决国际性课题、满足他国的科技需求,以提高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信赖度。
其次,在制定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则方面发挥作用。
再次,在培养具有国际性水平的研究人才的同时,吸引优秀的国外科研人员,实现研究的多样化,提高科研水平,强化日本的科学技术能力。
为此,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是:
①系统推进国际活动
②与亚洲各国的合作
③优化国际化活动的环境,着力吸引优秀的国外科技人才
(6)值得关注与借鉴的几点动向
①更加重视科技政策的成果与效率
②由科技政策转向创新政策
③“三位一体”的科技发展指导框架
以基本计划为中心,并制定分领域战略和各主要技术领域的技术路线图,形成“三位一体”的科技发展引导与推进框架。
④战略指挥的高度集中与政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
2.政府实施的主要科技计划与项目
(1)国家优先推进的主要科技计划与项目
以下是2006年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确定为S级和A级的、预算金额超过10亿日元的主要科技计划和项目。
①基础研究推进
②生命科学
③信息通讯
④环境
⑤纳米科技与材料
⑥能源
⑦制造技术
⑧社会基础
⑨太空、海洋
⑩人才培育与国民意识提高
(2)文部科学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计划
①改善国际合作的环境及引进外国优秀研究人员
②国际科技合作的系统推进
③人才的确保与培育
④与亚洲国家的科技合作
其中亚洲科技合作的战略性推进计划是2006年初才开始实施的。为此制定的“推进亚洲科学技术合作工作方针”规定,地区共同课题合作研究:一是针对亚洲需急切解决的课题,如地震、海啸等防灾科技,非典、禽流感等感染症对策等;二是针对亚洲国家共同的中长期科技课题,如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能源科技,信息通讯技术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与印度的科技合作近期急剧升温。2005年小泉首相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后,同年11月两国举行了间隔6年的第7次日印科技联委会。2006年10月17—18日双方在东京召开了“日印科学技术倡议会议”,宣布在信息通讯、生物技术及纳米科技3个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将为此积极推动优秀科学家的交流、各种研讨会的举办及访问学者等合作项目的实施。受此影响,日本将于2006年12月对上述“推进亚洲科学技术合作工作方针”进行修订,在针对亚洲国家共同的中长期科技课题的合作研究方面,明确提出,通过与印度合作创造源自亚洲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等尖端技术。
1.主要科技战略与政策新动向
(1)实施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
日本内阁会议于2006年3月28日通过了第3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以“为社会与国民支持并还原成果的科技”为政策目标的出发点,从科技政策的基本理念、大目标、中目标、重点化战略、分领域战略,以及构筑科技发展的基本环境与设施等几个层面对国家的科技政策与计划进行了定位与规划,是日本政府指导科技发展的基本蓝图。该基本计划有如下突出特点:一是强调尽快实现从追赶者到领先者的角色转变,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创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二是强调创新为立国之本,提出“创新者日本”的政策目标,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改革;三是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性与政策性,要求科技成果要还原于社会和国民,提出集中优势科技资源解决重大政策课题的重点化战略;四是强调科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将优秀人才的培育与吸收使用作为科技系统改革的首要目标;五是首次提出要与亚洲各国合作,开展科技政策对话,促进与亚洲国家的科技与人员的交流。
计划阐述了第3期基本计划的基本理念和6大政策目标及12个中目标,提出第3期基本计划期间政府研究开发的投资总额要达到25万亿日元。
为了体现上述3个基本理念和完成6大项的政策目标,第3期基本计划对科学技术的重点化战略进行了调整和强化。具体要点包括:
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
调整重点化战略。分别制定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与材料技术等8个重点领域的分领域推进战略。
继续推进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注重科技计划的适时调整。根据科学技术的最新发现、新领域和交叉领域的新动向,在计划实施期间不断进行柔性的变更和调整。
(2)推出引导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战略图2006》
为推动日本产业进行持续和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保持竞争优势,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5年3月首次制定了作为国家层次研究开发规划指南的技术路线图——《技术战略图》,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2006年4月,经济产业省又发布了名为《技术战略图2006》的新版本。2005年的《技术战略图》共确定了20项战略重点技术,《技术战略图2006》又新增超导技术、能源、癌症对策及人性化技术等4项战略重点技术,共计24项。这些战略重点技术分属信息通讯、生命科学、环境与能源和制造业四个领域。
《技术战略图》是浩瀚的产业技术信息的体系化和战略化的整合,对产业界和学术界发掘研究开发的课题、开展跨领域的共同研究及推动知识产权的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发布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国家能源战略》
①实现世界最先进的能源供需结构。
②全面加强资源外交与能源环境合作:一是推行综合资源保障战略,广泛加强与资源国的关系,支持企业在资源国进行资源开发,实现供应来源多样化等各种措施,在2030年之前将日本原油总进口量中本国企业权益下的原油交易量所占比重(自主开发比例)增加到40%。二是推进亚洲能源与环境合作战略,对中国、印度等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的亚洲国家开展节能、煤炭有效利用、生产安全、新能、核能等能源环保领域的战略合作。
③强化应急能力。
④制定能源技术战略。
(4)推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经济成长战略大纲》
2006年7月6日,由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在野党组成的“财政与经济一体改革会议”发布了《经济成长战略大纲》。该大纲综合了此前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提出的《促进创新综合战略》、经济产业省提出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新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制定的《全球化战略》等的精华,并将主管IT、医疗卫生等其它政府部门的创新政策融入其中,提出了今后10年“日本式经济成长模式”和保持2.2%以上的GDP实际增长率的目标,并将各项政策措施具体分解,制定了推进其实现的“工程进度表”。
《经济成长战略大纲》主要由3大支柱构成:一是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要将目前比重占日本经济70%,但生产效率较低的服务业作为重点改进对象,打造推动日本经济成长的第二引擎;二是强化国际竞争力,推动以科技振兴和信息技术革新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将日本建成“世界的创新中心”;三是通过实现东亚经济合作协定(EPA)等方式,借助亚洲经济的活力的东风,谋求与亚洲共同发展。
《经济成长战略大纲》中提出的与科技相关的主要政策措施与目标有:
①强化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
②加强产学官协作
③推行《21世纪新农政》
④加速环境产业的发展
⑤资源与能源政策的战略推进
⑥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
⑦推进地方活性化战略
⑧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创新计划
(5)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新动向
关于日本的国际科技合作方针,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推进科学技术活动的国际化。为此,必须在对国际动向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象国和具体的状况,分别采取“竞争与协调”、“合作”、“援助”等不同方式,努力达成以下的目标:
首先,利用日本的科学技术能力解决国际性课题、满足他国的科技需求,以提高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信赖度。
其次,在制定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则方面发挥作用。
再次,在培养具有国际性水平的研究人才的同时,吸引优秀的国外科研人员,实现研究的多样化,提高科研水平,强化日本的科学技术能力。
为此,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是:
①系统推进国际活动
②与亚洲各国的合作
③优化国际化活动的环境,着力吸引优秀的国外科技人才
(6)值得关注与借鉴的几点动向
①更加重视科技政策的成果与效率
②由科技政策转向创新政策
③“三位一体”的科技发展指导框架
以基本计划为中心,并制定分领域战略和各主要技术领域的技术路线图,形成“三位一体”的科技发展引导与推进框架。
④战略指挥的高度集中与政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
2.政府实施的主要科技计划与项目
(1)国家优先推进的主要科技计划与项目
以下是2006年日本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确定为S级和A级的、预算金额超过10亿日元的主要科技计划和项目。
①基础研究推进
②生命科学
③信息通讯
④环境
⑤纳米科技与材料
⑥能源
⑦制造技术
⑧社会基础
⑨太空、海洋
⑩人才培育与国民意识提高
(2)文部科学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计划
①改善国际合作的环境及引进外国优秀研究人员
②国际科技合作的系统推进
③人才的确保与培育
④与亚洲国家的科技合作
其中亚洲科技合作的战略性推进计划是2006年初才开始实施的。为此制定的“推进亚洲科学技术合作工作方针”规定,地区共同课题合作研究:一是针对亚洲需急切解决的课题,如地震、海啸等防灾科技,非典、禽流感等感染症对策等;二是针对亚洲国家共同的中长期科技课题,如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能源科技,信息通讯技术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与印度的科技合作近期急剧升温。2005年小泉首相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后,同年11月两国举行了间隔6年的第7次日印科技联委会。2006年10月17—18日双方在东京召开了“日印科学技术倡议会议”,宣布在信息通讯、生物技术及纳米科技3个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将为此积极推动优秀科学家的交流、各种研讨会的举办及访问学者等合作项目的实施。受此影响,日本将于2006年12月对上述“推进亚洲科学技术合作工作方针”进行修订,在针对亚洲国家共同的中长期科技课题的合作研究方面,明确提出,通过与印度合作创造源自亚洲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技术等尖端技术。
上一篇
没有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