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癌症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保障,还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平台,是医院医疗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 前,我国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的市场份额仍有待挖掘,国内申请人在医疗影像技术领域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中,笔者以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WPI) 和中国专利检索数据库(CPRS)中2016年7月29日前已公开的专利申请为基础,对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中应用较广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国内外专 利申请现状进行分析,希望对国内申请人在规避潜在的专利风险、寻求技术创新着力点、开展有效的专利布局及运营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MRI即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其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计 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MRI成像系统一般由主磁体子系统、梯度子系统、射频子系统、谱仪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5部分组成,其中成像方法主要由谱 仪执行,而图像重建及后处理主要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来完成。
国外申请人占据先发优势
笔者在WPI中共检索到MRI 领域专利申请9万多件。MRI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在1981年之前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在于MRI尚处于探索阶段。1981年之后,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这 一时期的申请量每年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增长速度也较快,尤其是1998年至2003年增幅较大,超导型磁共振逐渐从实验阶段走向临床应用,这是申请量具 有较大增幅的主要原因。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MRI领域的申请量小幅下降,但没有产生较大的波动。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MRI与介入手术相结 合、小型化MRI以及专用MRI等的临床需求,近几年申请量有所上升,但到2013年申请量呈下降趋势。
从全球专利申请的主要申请人 来看,MRI申请量前5位的申请人分别为:东芝、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日立,5家公司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63%,因此这5家公司长期引领着MRI 的发展方向,拥有推动该技术领域前进的主动权。值得注意的是,东芝、飞利浦等公司在专利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研发阶段便专注于全球专利布局,而国内 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的数量有待提高。对此,国内申请人可借鉴国外公司的可行方法,比如对于创新程度较高的核心专利 及时通过PCT途径或《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在海外进行专利布局;而对于外围专利,可针对市场需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进行布局。
国内申请人夺得一席之地
笔者在CPRS中共检索到MRI领域的专利申请6011件,下面笔者从专利申请发展趋势、国家或地区分布等方面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进行分析。
我国该领域专利申请量从2000年左右开始整体呈增长趋势,这是由于超导磁体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国内外申请人围绕该技术提交了大量专利申请。
从我国该领域主要申请人来看,前4位申请人是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和东芝,可见这些公司在MRI领域的技术实力雄厚。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4位的 国外申请人中,西门子的申请总量遥遥领先,但近5年西门子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较低,东芝和日立的数量也较低,而飞利浦和通用电气相对较高,与这2家公司更 新MRI设备的速度成正比。国内申请人中,上海联影、沈阳东软近5年的专利申请量较为突出,可见这两家公司的技术研发势头较猛。目前,上海联影以240件 专利申请位居总申请量的第5位。此外前10名申请人中还有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见在MRI领域,国内申请人已经占据一席之地,而 且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
在MRI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大部分申请人是企业,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也集中了相当一批MRI的科研力量。我国企业可关注高校专利,考虑如何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产品中,如何有效开展产学研的多方面合作,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国产MRI的综合竞争实力。
从我国该领域专利申请的地域分布来看,上海专利申请量最大,占总申请量的20%,其次是广东,占总申请量的18%,排在第3位的是北京,占总申请量的 16%,山东和江苏申请量分别居第4、第5,均占8%。该排名显示了MRI作为高端医学影像技术,在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的水平。尽管 MRI技术研发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医疗影像市场大部分已被国外巨头公司的产品所占据,市场较为饱和,国产设备进入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难度相 对较大,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医疗影像设备的市场较大,国产设备可以此为突破口,逐渐扩大市场。
通过对MRI领域的国内外专利申请 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国内外申请人在该领域的研发活动仍较为活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MRI仍将代表高端医学影像的发展趋势。全球主要的MRI专利申请集中在 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这3家公司,东芝、日立尽管拥有较多的专利申请,但近5年的研发投入有所回落,可能与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有关。在此情况下, 国内企业一方面可关注西门子、飞利浦等国外申请人早期的专利布局情况,寻求新的突破口;同时,国内申请人也可以通过PCT途径或《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在国外获得专利保护,从而加强海外专利布局。
MRI即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其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计 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MRI成像系统一般由主磁体子系统、梯度子系统、射频子系统、谱仪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5部分组成,其中成像方法主要由谱 仪执行,而图像重建及后处理主要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来完成。
国外申请人占据先发优势
笔者在WPI中共检索到MRI 领域专利申请9万多件。MRI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在1981年之前数量较少,主要原因在于MRI尚处于探索阶段。1981年之后,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这 一时期的申请量每年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增长速度也较快,尤其是1998年至2003年增幅较大,超导型磁共振逐渐从实验阶段走向临床应用,这是申请量具 有较大增幅的主要原因。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MRI领域的申请量小幅下降,但没有产生较大的波动。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MRI与介入手术相结 合、小型化MRI以及专用MRI等的临床需求,近几年申请量有所上升,但到2013年申请量呈下降趋势。
从全球专利申请的主要申请人 来看,MRI申请量前5位的申请人分别为:东芝、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日立,5家公司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63%,因此这5家公司长期引领着MRI 的发展方向,拥有推动该技术领域前进的主动权。值得注意的是,东芝、飞利浦等公司在专利保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研发阶段便专注于全球专利布局,而国内 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的数量有待提高。对此,国内申请人可借鉴国外公司的可行方法,比如对于创新程度较高的核心专利 及时通过PCT途径或《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在海外进行专利布局;而对于外围专利,可针对市场需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进行布局。
国内申请人夺得一席之地
笔者在CPRS中共检索到MRI领域的专利申请6011件,下面笔者从专利申请发展趋势、国家或地区分布等方面对该领域的专利技术进行分析。
我国该领域专利申请量从2000年左右开始整体呈增长趋势,这是由于超导磁体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国内外申请人围绕该技术提交了大量专利申请。
从我国该领域主要申请人来看,前4位申请人是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电气和东芝,可见这些公司在MRI领域的技术实力雄厚。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4位的 国外申请人中,西门子的申请总量遥遥领先,但近5年西门子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较低,东芝和日立的数量也较低,而飞利浦和通用电气相对较高,与这2家公司更 新MRI设备的速度成正比。国内申请人中,上海联影、沈阳东软近5年的专利申请量较为突出,可见这两家公司的技术研发势头较猛。目前,上海联影以240件 专利申请位居总申请量的第5位。此外前10名申请人中还有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见在MRI领域,国内申请人已经占据一席之地,而 且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
在MRI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大部分申请人是企业,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也集中了相当一批MRI的科研力量。我国企业可关注高校专利,考虑如何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产品中,如何有效开展产学研的多方面合作,合理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国产MRI的综合竞争实力。
从我国该领域专利申请的地域分布来看,上海专利申请量最大,占总申请量的20%,其次是广东,占总申请量的18%,排在第3位的是北京,占总申请量的 16%,山东和江苏申请量分别居第4、第5,均占8%。该排名显示了MRI作为高端医学影像技术,在国内发达地区的水平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的水平。尽管 MRI技术研发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医疗影像市场大部分已被国外巨头公司的产品所占据,市场较为饱和,国产设备进入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难度相 对较大,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医疗影像设备的市场较大,国产设备可以此为突破口,逐渐扩大市场。
通过对MRI领域的国内外专利申请 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国内外申请人在该领域的研发活动仍较为活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MRI仍将代表高端医学影像的发展趋势。全球主要的MRI专利申请集中在 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这3家公司,东芝、日立尽管拥有较多的专利申请,但近5年的研发投入有所回落,可能与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有关。在此情况下, 国内企业一方面可关注西门子、飞利浦等国外申请人早期的专利布局情况,寻求新的突破口;同时,国内申请人也可以通过PCT途径或《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在国外获得专利保护,从而加强海外专利布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