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显示: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8位,处于第二集团领先位置。但也要看到,我国创新环境与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仍需持续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6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在研发经费投入总和占全球总量97%以上的40个国家中,中国创新指数排名第18位,比上年提升1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专家表示,我国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大幅超越其经济发展阶段,领先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同时,相比美日韩,我国创新指数得分还相对较低,创新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位于“第二集团”前列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报告选用了40个科技创新活动活跃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继续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杆分析法测算国家创新指数,所用数据均来自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数据库和出版物,具有国际可比性和权威性。《国家创新指数报告》自2011年以来已经发布了5期,包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大方面指标。
“根据国家创新指数历年结果分析,参评的40个国家可划分为三个集团。我国当前已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武夷山说。据介绍,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为第一集团,均为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其中美洲1席,亚洲4席,欧洲占据10席;第16位至第30位为第二集团,主要是其他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经济体;第30位以后为第三集团,多为发展中国家。
武夷山说,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澳大利亚,居世界第18位,如期实现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达到68.6分,比上年提高了0.2分,超过澳大利亚0.7分,继续拉大与后面的加拿大、新西兰、卢森堡等国家之间的领先优势。与排名第17位的爱尔兰相比,我国仅存在0.01分的微弱差距;与第一集团国家相比,我国与排名第15位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从上年的2.4分缩小到0.8分。
“我国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武夷山说,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7590美元,在40个参评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南非,但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远高于印度和南非,接近奥地利、比利时等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
创新质量持续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玄兆辉说,我国企业创新排名第12位,比上年提升1个位次。2014年,我国万名企业研究人员PCT申请量由上年的233件提高到270件,排名提升1个位次至第27位;三方专利数量占世界比重和企业研发经费与增加值之比排名与上年相同,分列第6位和第15位;综合技术自主率排名提升4个位次至第9位。“这表明我国企业创新的规模和质量正在稳步提升。”玄兆辉说。
玄兆辉认为,提升PCT国际申请水平应成为今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我国企业创新指数自2010年进入第一集团后排名稳步上升。该指数的5个二级指标中,除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申请数的排名在第二集团,另四项指标均处于第一集团。在PCT国际申请方面,我国的PCT申请总量已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三位。而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产出的角度看,PCT申请水平还落后于多数发达国家。
据介绍,企业创新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以色列、德国、法国、瑞典、芬兰、瑞士、奥地利、丹麦、中国、斯洛文尼亚、卢森堡和荷兰。“其中,德国、法国和中国的排名较上年均提升1位,瑞典的排名下降了2个位次,斯洛文尼亚下降了1个位次。”玄兆辉说。
“企业创新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专家表示,企业创新能力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存在高度关联性,2014年,企业创新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进入了国家创新指数前15名。
创新环境亟待改善
“在此次排名中,我国创新环境排名第19位,较上年下降6位。”武夷山说。其中,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下降幅度较大,从第5位下滑至第11位,这表明随着我国创新创业的兴起,企业对风险资本的需求日益迫切,资本市场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从25位下降至32位,这表明随着专利产出的快速增长,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强,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玄兆辉说,尽管我国的创新绩效排名即将跨入前10强行列,但结构性缺陷长期以来没有根本性的改观。2000年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和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这两项指标的数值虽然逐年在提高,但提升幅度不明显,国际排名一直在后5名徘徊。中国的创新绩效依然主要依靠高技术产业产出规模和技术产出总量的拉动,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产业升级方面仍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高技术产业出口也包括来料加工的出口,因此不能单凭这一数据就说我国高技术产业特别强。”武夷山直言。他说,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空间来源于创新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创新的优势在于创新规模巨大,未来发展的潜力主要在创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专家认为,我国创新活动仍然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仍需保持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不断提升全社会创新绩效和生产效率,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国内市场的优势和潜力,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6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在研发经费投入总和占全球总量97%以上的40个国家中,中国创新指数排名第18位,比上年提升1位,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专家表示,我国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大幅超越其经济发展阶段,领先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同时,相比美日韩,我国创新指数得分还相对较低,创新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位于“第二集团”前列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报告选用了40个科技创新活动活跃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继续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杆分析法测算国家创新指数,所用数据均来自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的数据库和出版物,具有国际可比性和权威性。《国家创新指数报告》自2011年以来已经发布了5期,包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大方面指标。
“根据国家创新指数历年结果分析,参评的40个国家可划分为三个集团。我国当前已处于第二集团的领先位置。”武夷山说。据介绍,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为第一集团,均为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其中美洲1席,亚洲4席,欧洲占据10席;第16位至第30位为第二集团,主要是其他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经济体;第30位以后为第三集团,多为发展中国家。
武夷山说,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澳大利亚,居世界第18位,如期实现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达到68.6分,比上年提高了0.2分,超过澳大利亚0.7分,继续拉大与后面的加拿大、新西兰、卢森堡等国家之间的领先优势。与排名第17位的爱尔兰相比,我国仅存在0.01分的微弱差距;与第一集团国家相比,我国与排名第15位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从上年的2.4分缩小到0.8分。
“我国创新能力遥遥领先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武夷山说,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7590美元,在40个参评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南非,但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远高于印度和南非,接近奥地利、比利时等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
创新质量持续提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玄兆辉说,我国企业创新排名第12位,比上年提升1个位次。2014年,我国万名企业研究人员PCT申请量由上年的233件提高到270件,排名提升1个位次至第27位;三方专利数量占世界比重和企业研发经费与增加值之比排名与上年相同,分列第6位和第15位;综合技术自主率排名提升4个位次至第9位。“这表明我国企业创新的规模和质量正在稳步提升。”玄兆辉说。
玄兆辉认为,提升PCT国际申请水平应成为今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我国企业创新指数自2010年进入第一集团后排名稳步上升。该指数的5个二级指标中,除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PCT申请数的排名在第二集团,另四项指标均处于第一集团。在PCT国际申请方面,我国的PCT申请总量已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三位。而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产出的角度看,PCT申请水平还落后于多数发达国家。
据介绍,企业创新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以色列、德国、法国、瑞典、芬兰、瑞士、奥地利、丹麦、中国、斯洛文尼亚、卢森堡和荷兰。“其中,德国、法国和中国的排名较上年均提升1位,瑞典的排名下降了2个位次,斯洛文尼亚下降了1个位次。”玄兆辉说。
“企业创新的规模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专家表示,企业创新能力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存在高度关联性,2014年,企业创新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中,有12个国家进入了国家创新指数前15名。
创新环境亟待改善
“在此次排名中,我国创新环境排名第19位,较上年下降6位。”武夷山说。其中,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下降幅度较大,从第5位下滑至第11位,这表明随着我国创新创业的兴起,企业对风险资本的需求日益迫切,资本市场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从25位下降至32位,这表明随着专利产出的快速增长,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强,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玄兆辉说,尽管我国的创新绩效排名即将跨入前10强行列,但结构性缺陷长期以来没有根本性的改观。2000年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和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这两项指标的数值虽然逐年在提高,但提升幅度不明显,国际排名一直在后5名徘徊。中国的创新绩效依然主要依靠高技术产业产出规模和技术产出总量的拉动,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产业升级方面仍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高技术产业出口也包括来料加工的出口,因此不能单凭这一数据就说我国高技术产业特别强。”武夷山直言。他说,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空间来源于创新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创新的优势在于创新规模巨大,未来发展的潜力主要在创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专家认为,我国创新活动仍然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仍需保持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不断提升全社会创新绩效和生产效率,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国内市场的优势和潜力,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