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栽培食用菌 阜阳小伙获3项国家专利
字号: +-
563
外出务工挣到第一桶金后,颍泉区的周雷雷回乡栽培食用菌,年产值1000多万元。刚30岁出头的他,先后被评为阜阳市优秀创业青年、安徽省优秀农民工等,2012年他还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打工收入不错,但更想回乡创业
下学后,周雷雷到外地的亲戚那里打工。他从事的是室内装修,“想学一门手艺,以后不至于饿肚子。开始是给别人干,后来自己包活,2年后,手里有了些积蓄。”周雷雷说,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直有一个创业梦,虽然在外面收入不错,但他还是希望回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当时家乡很多人种植食用菌,规模很大。”2002年,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周雷雷与颍泉区食用菌协会接触了,了解食用菌的行情。此后,他把积蓄都用在栽培双孢菇上。
然而,辛勤过后,周雷雷并没有赚到钱,“当时种植双孢菇的太多了,双孢菇价格由每斤4元下降到每斤1.5元,种植户根本赚不到钱。”
这时,很多人退出了食用菌栽培,有人劝周雷雷继续到外地打工,可是他不想放弃,理由是:市场就是这样,有跌就会有涨,大家都不种了,说不定下一年就会涨价。
果然,第二年双孢菇价格上涨,周雷雷见到了效益。
投资1000余万元栽培食用菌
周雷雷总结,要想避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就需要创新。
他开始对食用菌的生产和农业技术进行研究,参加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科研的相关工作,经过努力,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09年,周雷雷牵头与安徽大学几名大学生一起创办了颍泉区聚隆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从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
目前,聚隆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广设施栽培食用菌24万平方米,带动当地农户100多户,发展食用菌基地600多亩,已被批准成为安徽省无公害生产基地。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周雷雷在忙着栽培食用菌的同时,租了100多亩地,里面有鱼塘、果树等,“我和朋友一起投资,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
打工收入不错,但更想回乡创业
下学后,周雷雷到外地的亲戚那里打工。他从事的是室内装修,“想学一门手艺,以后不至于饿肚子。开始是给别人干,后来自己包活,2年后,手里有了些积蓄。”周雷雷说,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直有一个创业梦,虽然在外面收入不错,但他还是希望回家乡干出一番事业。
“当时家乡很多人种植食用菌,规模很大。”2002年,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周雷雷与颍泉区食用菌协会接触了,了解食用菌的行情。此后,他把积蓄都用在栽培双孢菇上。
然而,辛勤过后,周雷雷并没有赚到钱,“当时种植双孢菇的太多了,双孢菇价格由每斤4元下降到每斤1.5元,种植户根本赚不到钱。”
这时,很多人退出了食用菌栽培,有人劝周雷雷继续到外地打工,可是他不想放弃,理由是:市场就是这样,有跌就会有涨,大家都不种了,说不定下一年就会涨价。
果然,第二年双孢菇价格上涨,周雷雷见到了效益。
投资1000余万元栽培食用菌
周雷雷总结,要想避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就需要创新。
他开始对食用菌的生产和农业技术进行研究,参加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科研的相关工作,经过努力,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09年,周雷雷牵头与安徽大学几名大学生一起创办了颍泉区聚隆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余万元从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
目前,聚隆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广设施栽培食用菌24万平方米,带动当地农户100多户,发展食用菌基地600多亩,已被批准成为安徽省无公害生产基地。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周雷雷在忙着栽培食用菌的同时,租了100多亩地,里面有鱼塘、果树等,“我和朋友一起投资,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