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技,引领生活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常州:依靠知识产权构筑创新之城

发布时间:2014-06-2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李群
字号: +-
563
  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坐落着历史名城常州。她的积淀极为丰厚,她的建树令人瞩目。在历史的长河里,常州在不断求新求变。近年来,常州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市知识产权工作,通过创新与努力,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

  激发企业创新 不断拓展渠道

  通过数字看发展。2013年,常州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4万件,达到4.1705万件,同比增长5.8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184万件,同比增长16.96%;年专利授权量达到1.8207万件,同比增长18.3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17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件,达到10.21件。从2011年至2013年,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比分别为62.73%、61.40%和69%。

  “我们重点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服务,通过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以及推进专利技术质押融资、专利转化等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从而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实现突破。”常州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常州积极指导企业开展“贯标”工作,2013年新增131家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企业,24家被认定为合格单位,8家被评为先进单位。截至目前,全市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371家,其中90家已通过绩效评价被认定为合格单位,44家被认定为示范创建先进单位。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积极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公司法人治理和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已建有各项管理制度36项、管理规范10多项,主要包括“佰腾科技员工手册”“企业个性化专利数据库开发流程”“客户服务规范”等,并投入50多万元开发了业务协同处理系统,目前正在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与此同时,为发挥专利权的融资功能,加快专利产业化进程,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规范开展,引导、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支持科技创新,不断满足专利权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常州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多家单位制定了《常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意见》。

  在工作体系上,为了有效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常州市知识产权局与常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相关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拟定了《常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常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操作办法》等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常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本身业务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具体实施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2012年,常州市产权交易中心作为业务核心纽带,积极与各大金融机构间的积极沟通,协助江南银行制定了《江南银行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和《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入围制度》,并建立了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信息库。

  在操作模式上,常州市知识产权局积极与常州市产权交易中心、江南银行等机构进行密切沟通,广开思路、创新流程,最终形成了专利权融资操作解决方案。为提高管理水平、放贷效率并防范风险,常州市知识产权局与江南银行充分协商和认可,选定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提供专利权融资贷款业务中的申请材料受理、形式审查、专利权检索核实(委托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实施)、专利权价值预评估(选定银企双方认可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报备材料、贷款期间专利质押登记后续管理(专利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自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业务以来,2012年,常州就为2家企业授信、发放贷款1500万元,涵盖专利质押总数26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9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2013年,为6家企业授信、发放贷款3950万元,涵盖专利质押总数102件。

  加强行政执法 维护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专利权,尤其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专利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体系。”据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该局处理专利案件389件,其中专利侵权纠纷案70件,假冒专利案293件;常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委会共接收委派调解案件诉调对接26件(涉及专利6件),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案件信息网及时传报。在调解专利侵权纠纷过程中,常州着力加强了专利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发挥了行政调处低成本、效率高的特点,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常州市树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案件调处理念,严格按照案件处理规程,把好“五关”。“第一关是立案关,我们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迅速立案;第二关是现场调查取证关,对依当事人请求,符合需要行政机关调查取证条件的,迅速及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第三关是法律文书关,每办一个案件,我们都做到法律文书正规齐全,送达及时准确无误,办结的案件,及时整理归档;第四关是程序关,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办事,尤其是期限等,确保程序公正合法;第五关是调解处理关,在初步判定侵权与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双方的调解工作,使双方当事人以最小的成本解决纠纷。”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自2013年初,常州还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和整治对象为全市各类商贸企业聚集区、商业街区和专业市场;重点查处的专利违法行为为群体性专利侵权行为、反复侵权行为、假冒专利行为及专利诈骗行为;重点查处的区域为各类展会、案件多发地区、假冒专利行为严重地区;重点检查的产(商)品为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商)品,涉及常州汽摩配、刀具、地板等特色产业的产(商)品,涉及食品、药品、医疗机械等各类事关民生的产(商)品,以及机械零配件、电子元器件等大宗出口商品。

  “按照‘市场监督端口前移’的工作目标,我们充分发挥流通领域80名保护知识产权监管员作用,帮助重点流通领域建立涉及专利宣传的台帐资料,凡涉及到有专利宣传的产品,都要求提供专利证书、登记簿副本、缴费发票等证明专利权有效的文件。我们还规范了专利产品的宣传,要求在专利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方式予以标明。”该负责人表示,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常州市知识产权局确立了重点流通领域的260家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先由商场自查,共登记了1394件带有专利标识的商品。2013年,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常州市知识产权局联合辖市区知识产权局共出动110人次,检查14家商场、检查商品3000余种,经过检查、检索、核实,涉及假冒专利案件292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立案处理。同时,常州市知识产权局还对292件立案的专利商品进行了跟踪,若有在限定时间内不提交有效证明文件的将被开处罚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还开展了制造业企业的专利自查和执法检查工作,对企业标有专利标记的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宣传资料等情况进行自查;还对企业上报的2650余件带有专利标记的材料进行专利法律状态查询核实,并进行了巡查和抽查。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对制造业企业巡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企业专利状况,了解企业专利侵权与被侵权的情况,帮助企业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被侵权的防御能力。

  无论是贯彻企业标准、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还是针对企业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常州这座古老的城市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我们可以看到,华丽转型后的常州,正以其创新的魅力闪耀夺目的光彩。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