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技,引领生活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自主创新:苦练内功破瓶颈

发布时间:2014-06-24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王俊本 陈炜 陈学桦 尹江勇
字号: +-
563
  当今国内电力装备行业龙头许继集团,40多年前还只是个年销售收入40多万元的小厂。是什么让许继一路发展壮大,成长为与西门子、ABB等老牌跨国公司同台较量的强者?答案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自主创新,不仅是一个企业迅速成长的法宝,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当前,我省正处于蓄势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转折期。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转折的核心就是创新,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破解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和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

  自主创新点燃中原崛起的涅槃之火

  河南,从不缺少创新的基因。历史上的中原,曾是世界知名的富庶繁华之地,更是中华民族科技文明发祥的厚土。中国“四大发明”滥觞于中原,传播于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第一台液压支架……

  厚重河南,见证太多兴衰成败。大浪淘沙,只有坚持自主创新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一拖集团,有过需要批条才能拿到产品的辉煌,也曾面临大批职工下岗的窘境。今天,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拖,“东方红”系列拖拉机不仅畅销全国,而且出口欧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中信重工,同样面临过严峻的生存环境。关键时刻,公司把实施技术先导战略作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连续多年将年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现在,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矿业装备制造商。

  “从创新的角度看,河南近年来实现了飞跃发展。”省科技厅厅长贾跃说,2008年起,我省把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围绕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组织实施国家粮丰工程等重大项目,成功实现粮食作物主导品种新一轮更新换代。其中,“百农矮抗58”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连续创夏玉米国内单产最高纪录。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全省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增至18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59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30家。

  国家重点研发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3年内我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从零增至10家。建立了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骨干企业已全部建立了研发中心。

  高新区“二次创业”势头强劲。目前,全省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5家,省级以上高新区的数量达到21家。2013年全省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037亿元,同比增长27%。

  ……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快步发展,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想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我们唯有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点燃中原涅槃之火。

  破除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规模大而不强,增速快而不优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短板。溯本求源,症结究竟在哪里?

  “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小,科技投资渠道不畅,科研评价导向不尽合理。”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说,放在区域竞争格局中,我省创新能力也显不足,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是湖南、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的一半左右;食品工业产量与山东相比也有较大距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创新不快速进步就意味着倒退。一步落后,很可能步步被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自主创新,解放思想是前提,政府引导是关键。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新形势下创新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口号轻践行,重投资轻研发,重当前轻长远。不少企业想赢怕输,不敢创新。

  自主创新,改革体制是动力,健全机制是活力。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最大限度激发出内在活力。但是,我省一些部门、地方目光短浅,对落实创新激励政策不积极;一些科技人员还没从“闷头想题目、闭门搞研究、成果束高阁”的窠臼中完全解放出来。

  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是保障,人才建设是根本。目前,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原因是地方科技财政投入不到位,中央科技财政资源争取不到位,企业创新投入主动自觉性不到位。河南有一亿多人口,人才却是全省发展的短板。全国1500多名院士中,在我省工作的只有19位,大师级、领军型人才的缺口明显。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许多课要补,有许多工作要做。

  欲得风清气扬,唯有革故鼎新。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接连出台了《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等一系列文件,实施了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等六大科技创新工程,谋划了促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绩导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创新型河南。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清除障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使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唯有求真务实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苦练内功 为转型升级打开破局关键

  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动力。省长谢伏瞻指出,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日趋严峻的环境资源约束,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技术创新,传统产业才能焕发生机活力;忽视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就会失去竞争力。可以说,转型升级的关键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使我省在农业科技领域优势更优。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科技强省,我们必须保持发扬这些优势。“郑麦7698”今年6月创造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大面积高产新纪录;杂交小麦“杂优一号”有望成为继杂交水稻之后又一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1998年,国外抗虫棉曾占领我国95%的市场,到2005年我们就基本收复了失地。”安阳中棉所的喻树讯院士说,打赢这场“反击战”,靠的是自主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

  自主创新,助我省传统支柱产业突破瓶颈。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是我省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发展受阻。我省在自主创新上做文章,并在不同领域取得突破。几年前煤炭价格持续下滑时,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集中力量自主研发煤制乙二醇新工艺,目前已建设5个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0亿元。不久前,安钢集团自主研发的首批高级别高强度管线钢成功下线,这些用于制作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特殊材料”,为安钢扭亏为盈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主创新,让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和方向。去年12月,中铁装备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在郑州下线,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国际领先;今年4月,中原特钢形成年产1000支兆瓦级风电机组主轴生产能力,填补了我省风电产业链上的空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自主创新,就抓住了破解转型升级难题的‘牛鼻子’”。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表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撬起地球。”实践证明,撬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就是转型升级;杠杆,就是自主创新。只要我们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趟出一条路子,坚定不移走下去,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会实现新突破!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