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编者按
2008年4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时隔一年多,本报记者采访发现,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为企业带来的不只是税收优惠,更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
众多科技企业发现,重新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不容易。他们必须达到两条“硬杠杠”:一是企业要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要在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技术等八大高新技术领域内,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要符合规定。
企业常把税收优惠政策比作“蛋糕”,谁先尝到这块“蛋糕”,就意味着谁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简称《条例》)规定,所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同年4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
这意味着,科技企业要想尝到税收优惠的“蛋糕”,首先要越过新《办法》规定的“门槛”。
如今,时隔一年多,众多科技企业发现,要想吃到税收优惠这块“蛋糕”,并不容易。
门槛宽了,但更高了
根据《条例》,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再限定在国家高新区内,而是扩大到全国各个地区。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税收的普惠。但是,要享受这一优惠,企业首先要根据新《办法》重新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与此前相比,新《办法》将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纳入其中,如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接受委托研究开发等技术服务收入都纳入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
山西省阳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主任张智日认为,这使一些从事共性技术、现代物流、集成电路、业务流程外包、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企业能够申请加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
此外,旧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所有企业研发投入要占销售额的5%,新《办法》则按照企业销售规模确定了3%、4%和6%的不同研发投入强度要求。
江苏省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吴建亮说,这一改变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化规律,照顾到了各种规模企业的实际情况。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不仅能够真正解决“高新不新”的问题,更利于企业的成长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根据新《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门槛比过去更宽了。”张智日说。不过,业内的一个共识是,新《办法》也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门槛”。
以四川省为例,该省原有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此次重新认定后,一部分企业不得不摘牌,离开高新技术企业队伍。
四川省科技厅高新处副处长赵敏分析说,这些企业被摘牌有4方面原因。一是来料加工型企业都会被一票否决;二是一大批创新能力较强、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由于没有获取专利,认定很困难;三是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化能力不足,目前停留在产品研发阶段,没有形成产能;四是一些企业没有对创新投入单独建账,财务审查难过关。
在山西省,经过4个批次重新认定,截至今年4月份,该省共淘汰掉439家原有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科技厅工业发展处吕刚说,其中绝大多数企业问题出在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上。
根据新《办法》,企业要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达到两条“硬杠杠”:一是企业要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要在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技术等八大高新技术领域内,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要符合规定。新《办法》还特别规定: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新《办法》鼓励自主创新
尽管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不容易,但新《办法》依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广州市中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子政务软件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该公司顺利通过广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该公司资产管理部张磊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新标准,对企业研发的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严格的评审程序能够使真正的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扶持创新型企业的政策导向。”
吕刚说,在过去一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山西省原有高新技术企业淘汰近半数,更加突出了“创新”两字。新《办法》鼓励的是真正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鼓励的是技术向市场的转化、向效益的转化。
山西省通过新《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创新和研发能力普遍较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高,专利申请量大。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些企业表现出良好的抗风险能力,生产经营业绩逆势上扬。
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冯耀光介绍,亚宝药业2008年利润突破1亿元,将享受税收优惠600万元左右,企业将充分利用这笔资金,加强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拥有核心技术、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比较轻松。
新《办法》甫一发布,华旗资讯就开始关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调整。由于准备得比较早,该公司顺利被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样,坐拥1500多项专利的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仅行政部门负责申报就通过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地方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当前,在进一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同时,各地纷纷加大了对科技企业的培育。
吴建亮说,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已成为地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
他认为,新《办法》将有效地促进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推进无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步伐。同时,他透露,无锡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为鼓励国区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中关村管委会今年3月8日发文规定,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区分4类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暂时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分别享受北京市和中关村的有关扶持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则在今年4月1日发布对接办法,把超过15%税率的海淀区留成部分作为财政奖励,支持经认定的海淀区创新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研发,促其早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天津滨海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今年3月也出台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费用补贴、购买专利补贴等政策。
根据规定,天津滨海高新区对没有专利的科技企业最高可提供10万元购买专利补贴。
广东:高企认定新规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展开,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广东省发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没有加剧企业的生存危机,反而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根据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广东省2008年共有1834家企业通过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包括深圳市认定的395家),总数仅次于北京市,位居全国第二。其中,东莞市共有157家,通过率达到90.8%,占广东省比例的10.9%。
战胜危机的原动力
2008年新《办法》出台后不久,国际金融危机开始蔓延,引起了企业尤其是依靠制造加工业起家的珠三角地区企业的恐慌。一些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更加严重的生存危机。
然而,新《办法》实施一年来,不仅没有加剧科技型企业的生存压力,反而促进了企业创新、管理意识的提高,提升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ATL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研究室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操作各种现代化设备。
这是一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商,研发产品从手机电池、电脑电池,到现在主导开发的ATL汽车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一应俱全。根据新《办法》,2008年,该公司被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注重科研投入,2008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并没有因国际金融危机而下降。
这样的企业在东莞不在少数。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覆铜板专业生产厂商,属出口型企业,该公司98%的产品都是依靠自主研发。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新《办法》的实施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意识,通过技术、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企业拥有了核心技术,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销售。
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严济荣表示,新《办法》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将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总资产和成长性指标四大内容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不少企业主动加强了创新意识、管理意识,不仅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而且在专利转化上也加大了力度。
相关统计数据也证明了新《办法》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力。这批广东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研发投入总计208.3234亿元,销售收入5173.4721亿元,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总销售比例达4.03%。近3年(2005-2007年)获得的发明专利767件,实用新型专利861件,外观设计专利512件,软件著作权42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1件。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这批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据初步统计,这批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总体增长20%以上,目前正在申请的各种专利超过3000件。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新《办法》实施一年来,不仅推动了广东省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大大拓宽了其工业领域范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大批“落选”企业,如广州诺青制药有限公司、广州旭丽电子有限公司、广州粤研液压机电有限公司等,如今已经不再抱怨,他们均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的申报及成果转化,为再次进入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做准备。
这些企业认为,新《办法》的出台实际上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的方式迫使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显得格外重要,更成为推动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新指出,新《办法》不仅强化了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开发,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将极大地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过去的十多年,广东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而此次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覆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业和航空航天技术八大领域。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物与新医药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数量大幅提高。
谈及未来,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并通过认定推动更多企业科技创新。
该负责人指出,今后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做好认定工作,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覆盖面;二是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提升。具体而言,就是要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鼓励企业引进技术和人才,推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指导企业加强和提升管理水平,扶持企业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进而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步伐。
厦门:高企认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08年4月14日,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一经出台,厦门市便积极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完成了前两批43家企业的认定工作,成为全国最先公示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的4个省市之一,认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各部门联合共推
厦门市科技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厦门市共有14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最终有123家企业通过认定。
厦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之所以“首战告捷”,主要得益于健全的组织。
2008年8月,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正式启动后,厦门市便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协调小组,厦门市副市长叶重耕亲自担任组长,具体指导整个工作的开展。厦门市科技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组成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由该市科技局局长任主任,并下设办公室,确保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规范高效地开展。
同时,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成员单位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坚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高效合作,围绕“受理、评审、联审、公示、备案”等环节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对认定工作进行总结、交流,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机制,为高企认定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还及时沟通,尽力帮助部分重点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对于一些特殊问题,如敏讯公司公示收到异议、金龙客车遇到专利问题等,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调查核实,并请企业解释说明,最终澄清事实,解决了问题,使企业顺利通过认定。
而对于三安光电与三安电子的承继问题、太古飞机的专利问题等特殊情况,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一方面多次派专人专程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说明情况,沟通协调;另一方面积极辅导协助企业整改,最终圆满解决。
企业积极应战
作为厦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战役”中的主角,厦门市众多企业也以实实在在的措施积极行动起来。
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新《办法》出台后,厦门首批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先后被评为厦门市自主创新示范企业、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第三批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该公司2008年实现总收入2.66亿元。
虽然现在已经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但熟悉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原先只是一家传统显微镜生产企业,而全球甚至我国都已将传统显微镜划为夕阳产业。
谈到如何把传统显微镜从过去的显微观察主体工具升级为今天的数码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分支平台,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章光伟表示,只有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开发,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真正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新《办法》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继电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继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位居国内同行之首。
牢牢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是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重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考”的法宝,更是其战胜危机、构筑品牌的第一要素。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庆表示,截至2008年5月,该公司共申报专利104项,已获得60项国内外专利,还有28项专利正在申报中。
记者发现,厦门还有很多像麦克奥迪、宏发电声这样的企业,如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尽管产品和技术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以掌握更多的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每年按固定比例提取销售收入作为科研经费投入技术研发,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成为国家级钨材料产业基地的骨干成员。
期待突破
在政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顺利完成。但是,厦门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在总结中发现一个问题:大企业、外资企业提出申请和符合标准的比例相对较少。经过仔细调研和分析,他们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这些企业所属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研发人员比例等核心条件难以满足。
为此,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决定进一步深入企业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重点跟踪税源大户,帮助更多有认定意向的企业做好申报工作。对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他们指导其尽量去做5年独占许可的备案,并着手申请专利,以满足今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复审的要求;对于企业的研发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不达标的企业,他们指导其合理调配员工,加强对员工的在职教育,力争满足条件;对于研发费用归集未完善的企业,他们将进一步请财务专家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研发投入的归集等问题进行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辅导。(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记者 郭涛 王海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