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国家统计局企业创新调查:企业创新呈七特征
字号: +-
563
为反映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以及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为完善扶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统计支撑,2007年国家统计局组织了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企业创新调查。这次调查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企业数达到8万家。调查对象包括了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等各种类型企业,调查范围覆盖了食品和服装加工、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和电子产品制造等全部产品制造行业,以及采矿业、水电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
这项调查主要是了解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方面。统计口径涵盖了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即新产品创意及设计、研发及相关技术的获取、设备购置及生产准备、试生产及规模化生产、市场销售等活动内容。这项调查能够从创新活动的规模及分布情况、创新活动的类型和组织方式、创新活动的动因、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及来源、创新活动的成效和拥有知识产权情况、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家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反映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完善创新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引导和评价企业创新活动发挥重要作用。这次调查还在方案设计上采用了欧盟国家的统计标准,为开展创新方面的国际对比分析奠定了基础,可以适应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统计监测工作的需要。
为准确把握调查数据质量,正式调查之前,先期在北京、陕西、山东、广西等地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试点,根据试点反映出的问题,对调查方案进行了全面改进,提高了调查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时,还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了调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准确把握数据质量奠定了基础。这项调查还得到科技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方案设计、高新技术园区企业调查和资料开发工作上给予了大力协助,提高了调查的针对性和效果。
在全国科技统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全国首次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已经圆满完成,目前,调查结果正在通过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资料汇编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从初步的汇总结果看,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我国工业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调查结果表明,2004-2006年间,在实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工业企业中,由企业或企业集团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项目和工艺创新项目分别占76.3%和69.9%。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多以产品创新为目标,并通过与工艺创新配套来实现。2004-2006年间,在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同时实现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企业占69%,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一比重达到83.2%,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一比重都在70%以上。
二是开展创新活动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高技术或中高技术行业。如医药制造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占到63.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占到60.9%,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到46.5%。而传统制造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如纺织业这一比重只有24.2%。
三是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全国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比重达到70.4%。
四是企业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支撑了创新活动的开展。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到82.8%,表明创新经费主要由企业自主筹集,企业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支撑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
五是开展创新活动直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9606.1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7%;新产品出口额为8686.8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1.9%。
六是我国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还不高。调查结果表明,2004-2006年间我国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总体来看开展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还不高。但从不同规模企业看,大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较高、达到83.5%,中型企业的普及程度也已过半、达到55.9%,小型企业的普及程度偏低、只占到25.2%。
七是我国工业企业总体上尚未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费用支出中,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和软件费用的支出占全部创新费用的55.8%,用于研发活动的支出只占36%,而欧盟国家创新费用的60%以上用于开展研发活动,由此说明,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主要依靠引入外部技术来实现,总体上尚未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这项调查主要是了解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情况,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方面。统计口径涵盖了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全过程,即新产品创意及设计、研发及相关技术的获取、设备购置及生产准备、试生产及规模化生产、市场销售等活动内容。这项调查能够从创新活动的规模及分布情况、创新活动的类型和组织方式、创新活动的动因、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及来源、创新活动的成效和拥有知识产权情况、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家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反映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完善创新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引导和评价企业创新活动发挥重要作用。这次调查还在方案设计上采用了欧盟国家的统计标准,为开展创新方面的国际对比分析奠定了基础,可以适应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统计监测工作的需要。
为准确把握调查数据质量,正式调查之前,先期在北京、陕西、山东、广西等地组织了较大规模的试点,根据试点反映出的问题,对调查方案进行了全面改进,提高了调查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时,还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了调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准确把握数据质量奠定了基础。这项调查还得到科技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方案设计、高新技术园区企业调查和资料开发工作上给予了大力协助,提高了调查的针对性和效果。
在全国科技统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全国首次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已经圆满完成,目前,调查结果正在通过统计分析报告和统计资料汇编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从初步的汇总结果看,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我国工业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调查结果表明,2004-2006年间,在实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工业企业中,由企业或企业集团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项目和工艺创新项目分别占76.3%和69.9%。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多以产品创新为目标,并通过与工艺创新配套来实现。2004-2006年间,在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同时实现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企业占69%,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一比重达到83.2%,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一比重都在70%以上。
二是开展创新活动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高技术或中高技术行业。如医药制造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占到63.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占到60.9%,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到46.5%。而传统制造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如纺织业这一比重只有24.2%。
三是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全国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比重达到70.4%。
四是企业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支撑了创新活动的开展。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到82.8%,表明创新经费主要由企业自主筹集,企业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支撑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
五是开展创新活动直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9606.1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7%;新产品出口额为8686.8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1.9%。
六是我国工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还不高。调查结果表明,2004-2006年间我国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总体来看开展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还不高。但从不同规模企业看,大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普及程度较高、达到83.5%,中型企业的普及程度也已过半、达到55.9%,小型企业的普及程度偏低、只占到25.2%。
七是我国工业企业总体上尚未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费用支出中,用于购置机器设备和软件费用的支出占全部创新费用的55.8%,用于研发活动的支出只占36%,而欧盟国家创新费用的60%以上用于开展研发活动,由此说明,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主要依靠引入外部技术来实现,总体上尚未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