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技,引领生活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拥有核心技术 从容应对欧盟壁垒

发布时间:2007-08-17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
字号: +-
563
        受电力建设不断提速的拉动,我国低压电器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蓬勃向上,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十分活跃。来自海关的最新资料显示,1~6月,低压电器进口达 40.6亿元,出口达258.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6%和23.7%。据此分析,进出口贸易总体将向更趋于平衡的方向发展。
  
  进出口双增长三资企业成劲旅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低压电器行业整体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随着低压电器相关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不断投放国际市场。
  
  近年来,低压电器产品进出口高速增长,并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以去年为例,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8亿美元,其中进口7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0.4%;出口5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贸易逆差24.4亿美元。出口增幅比进口增幅仅高出5.6个百分点,而且平均单价均有所提升。
  
  在进出口贸易中呈现诸多亮点。
  
  三资企业占据绝对优势,民营企业发展迅猛。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已成为进出口贸易活动中的主力军。统计表明,去年三资企业低压电器出口额达38.2亿美元,占该商品全部出口额的73.7%,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表现突出,出口30.1亿美元,增长37.9%,占该商品全部出口的58.1%。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出口额达7.2亿美元,占该商品全部出口的12.4%,而增长速度则达到了68.4%。相比之下,国有企业业绩平平,出口额只有4.8亿元,占该商品全部出口的8.3%,增长为8%,这一数据,明显低于行业36%的平均增长速度。
  
  在进口方面,相比于国有企业进口5.9亿美元,占7.7%的状况,三资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共进口62亿美元,占该商品全部进口的81.3%;民营企业进口6.8亿美元,占8.9%,达到了53.2%的高速增长。
  
  从总体上看,全国各区域间进出口数额存在较大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沿海发达地区出口旺盛,7个省市几乎包揽了贸易总额。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低压电器出口前三名的地区分别为广东26.7亿美元、浙江7.9亿美元、上海6.3亿美元,仅这三个地区已达低压电器产品出口额的79%。
  
  除此之外,江苏等地区也有良好表现,达到亿美元以上,其中江苏4.9亿美元、福建1.8亿美元、辽宁1.3亿美元、山东1.1亿美元。仅7个省市的出口额就达50亿美元,达到低压电器产品全部出口额的96.5%。
  
  国货出口复进口贸易尚存漏洞
  
  目前,在我国低压电器进口国家和地区中排名2~9位的分别是日本20亿美元、韩国4.6亿美元、美国4.5亿美元、台湾省4.5亿美元、德国3.5亿美元、中国香港1.8亿美元、新加坡1.5亿美元、法国1.2亿美元。然而排名进口第一位的国家竟是中国,达到了26亿美元,占低压电器进口额的三分之一。
  
  国货出口复进口的现象,使低压电器进出口贸易额虚增了至少52亿美元。
  
  据了解,在“一进一出”之间,企业减免的增值税加上出口退税,最多可以得到两成至三成的利润。
  
  这一现象,反映出行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明显漏洞。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而且影响贸易健康发展。虽然近年来两次调整出口退税和对部分产品禁止和限制加工贸易,今年以来国货出口复进口的增幅已有所下降,但并没有从根本性上解决问题,应引起业界重点关注。
  
  拥有核心技术规避非关税壁垒
  
  良好的市场需求,对低压电器进出口将是利好消息。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行业进出口额会稳步增长,前景是乐观的。
  
  然而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知识产权问题将是困扰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快技术研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等仍将是今后长期的工作。
  
  欧盟指令犹如提高了对欧出口的门槛。针对于低压电器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是《低压电器指令》,即RoHS、EuP等。

  机电商会在不久前开展的市场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在面对国外新的技术法规时缺乏迅速反应能力。其表现是:有的企业坐等最后生效时间;有些企业过多的依赖政府解决,由此造成贸易中的被动。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二是行业中普遍存在忽视技术改造的问题;三是企业信心不足,发生相关纠纷时不知所措。

  专家认为,为促进行业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有效规避非关税壁垒,企业要着重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认真遵守欧盟指令;从产品设计到回收处理中的各个阶段,对产品的质量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加快改进;密切关注欧盟相关产品指令的进展,对企业可能面对的不能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问题,及时向进出口商会反映;加强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企业管理控制系统;及时与进口商搞好沟通,明确产品检测及双方责任,避免出口后产生贸易摩擦和引起纠纷。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