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字号: +-
563
全国中小企业创新与发展成果展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政府主办的展示中小企业发展风貌的展览会。本次展览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央统战部、科技部、国家工商总局、民建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中小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展会就是要集中宣传和展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艰苦创业、技术进步、创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
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和农民工大多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三是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经认定的省区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是中小企业建立的。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四是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初级加工、建筑、运输、传统商贸等领域,向基础设施、机电制造、新兴服务、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有些地区中小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推动了结构调整的实施。
五是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又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参与竞争,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中小企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应该重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已占到全国商品出口的68%,但主要是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玩具、家具、五金等低附加值产品。随着人民币逐步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出口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加上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中小企业应有的“专、精、特、新”特征不突出。
在大企业协作配套、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等可以发挥特色的领域,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低,分工协作水平不高;在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等产业集中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小企业过多;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不足。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的落后工艺80%以上集中在中小企业。
在沿海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密集,成为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在中西部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创业氛围不浓,中小企业数量不多、活力不强、层次不高。以万人拥有的小企业数量来看,西部地区仅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一些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意识淡薄,知识产权观念不强、保护不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政策环境不完善,创业门槛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中小企业资金融通难,社会服务滞后等等。
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小,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阶段。如果不及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促进中小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则难以为继。这不仅影响到中小企业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也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今后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有利于发展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有利于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区域品牌,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加工制造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外贸出口基地;有利于提升县域工业实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具创新精神。研究表明,创业资本与创新成功之间有着显著的关系,受创业资本资助的小企业所创造的专利数量是传统企业的6倍。二是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实现了更多的创新。据统计,20世纪全球大约有60%的重大创新都源于中小企业,如芯片、计算机操作系统、直升飞机、催化炼油工艺、静电复印技术、空调和拉链等。三是中小企业是新兴产业的先锋。世界信息产业的两大引擎——英特尔和微软,都是几十年前才出现的小企业。中国联想是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信息产业领域重要的跨国公司。在我国,绝大多数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数量多、效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目前,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分别约占65%和80%,没有中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第三,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加大创业扶持,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对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使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国际经验表明,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经济严重失衡,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大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深刻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包括农民个体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的积极性。在乡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联结起来,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现代农业,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要充分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第五,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绝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生于市场,长于市场,贴近市场,活跃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市场有着本质的联系,是构造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中小企业进出口业务和对外投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一支生力军。如何引导中小企业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