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创牌路太难可走捷径 浙江民企爱“娶”老名牌

发布时间:2007-09-04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钟慧丽 罗建云
字号: +-
563
        迈巴赫,沉寂了60多年的超级汽车品牌在奔驰集团的强力支持下复出;劳斯莱斯,也被宝马汽车收购——世界上,古老品牌经新公司收购重新焕发生机的事件并不罕见。

  在家电产业比较发达的浙江,近来也频频发生老名牌“嫁”入民营企业的喜事。“香雪海”、“双鹿”、“红心”、“航天”,这些寄托着一代人感情的知名老品牌,也已经或即将重新登上舞台。自己创牌路太难,跟老品牌联姻,无疑是一些精明的浙江民企提升影响力的捷径。不过,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样的“婚姻”如何磨合,也颇费脑筋。

  牵手老品牌,方式各不同

  “娶”个老品牌扩大影响力,浙江上工电器是成功案例。去年10月,浙江上工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以高价买断“香雪海”品牌。“香雪海”是有近三十年辉煌历史的冰箱、冷柜品牌,曾名列苏州“四大名旦”之一,是苏州家电业崛起的一面旗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规划和品牌推广,嫁入浙江的“香雪海”品牌获得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建成了2000多个销售终端,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

  宁波杜湖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伟杰日前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今年10月中旬下线的冰箱,将启用“航天”品牌。这是该公司继去年推出上海牌电视机后,再一次启用老品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知名老品牌,许多是上海血统的。比如当年上海航天局旗下的“五朵金花”:上海牌电视机、上海牌洗衣机、舒乐牌电风扇、航天牌收录机、航天牌电冰箱,个个响当当。还有上海“红心”、上海“双鹿”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谁家拥有这些名牌电器,都会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浙企牵手老品牌有许多方式。有的是租用品牌,有的是买断品牌,有的则整体收购企业。比如浙江中享电器有限公司,2002年3月起以每年30万元的价格,获得“双鹿”商标使用权。2004年11月,在得知上海双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因企业转制有意出让“双鹿”系列商标后,中享又以470万元整体收购了该企业。

  而华裕集团则是一次性出资4200万元,整体并购上海红心器具有限公司。

  借名扬名效果不错

  说到并购上海红心,华裕集团行政副总黄照奇觉得“很值”,“能够帮我们打开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黄照奇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华裕帮“红心”做过一些贴牌加工,那时“红心”还是一家非常强的企业。

  “到2003年,‘红心’因为各种原因资不抵债,当时刚好赶上上海国有企业改制,我们就决定并购这个跟我们有渊源的知名企业。”

  并购完成后,华裕集团创造了当年扭亏为盈的奇迹。到2006年,“红心”牌电熨斗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中恢复到了前四名。“华裕”、“红心”两品牌电熨斗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2%,位居全国第二。“并购后,我们调整了‘红心’品牌的产品结构:从单一电熨斗,逐步扩展到饮水机、电饭煲、电磁炉、电热油汀、电茶壶、电吹风、剃须刀等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像华裕一样,许多制造企业希望通过租用或收购品牌,让自己的影响力得到最大释放。这背后,凸现的是民营电器企业的创牌之难、品牌之“渴”。

  宁波慈溪一位电冰箱行业的老总告诉记者,作为与广东顺德、山东青岛齐名的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一,慈溪多年来一直经受品牌之痛。“虽然制造实力很强,但时常沦为知名品牌的加工基地。光‘卓力’、‘华裕’、‘凯波’三家企业,每年就为国外著名品牌企业贴牌生产电熨斗1500万台。自己创牌很难,企业又不甘于默默无闻,所以收购老名牌、借名扬名成了众多家电企业的选择。”

  “新婚”磨合挺费脑筋

  娶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进门,前期的磨合也不是轻松事儿。据过来人介绍,只跟“品牌”打交道相对单纯一些,但如果涉及收购公司,问题就复杂很多。

  浙江企业收购的大部分老品牌原来都是“国”字号的,不过也有例外,宁波东驰电器有限公司就收了一个叫“司迈特”的民企,那是生产饮水机的老牌子。不管是收购国企还是民企,解决人的利益和矛盾最让人头痛。

  “‘司迈特’是民企,企业包袱相对较轻。几乎所有工人我们都是新招的。”尽管这样,杭州司迈特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瑞林介绍,他们的磨合花了3个月,“已经算非常高效了。”

  收购了“红心”的华裕集团,面对的问题就更多一些。行政副总黄照奇告诉记者,作为国有企业,“红心”原来的员工都有班车接送,而且企业大大小小领导共配车21辆。

  “经过改造后,21辆领导用车只剩下3辆。可想而知,原来有车的人心里是多么不愿意。”华裕给每个员工补贴车费,让他们自己解决交通问题。这种类似于政府“公车改革”的做法,让公司人心渐渐得到安抚。

  原来企业留下的200名工人,也让华裕高层费了不少脑筋。最后,他们决定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能够继续上岗的,按公司规定付薪水。没能上岗的,集团用各种方式“养”两年。

  “既要调动原来员工的积极性,又要妥善安置那些不再适合新岗位的工人,企业收购难,最难是人员安置。”许多老总在收购老品牌后,都有如此感慨。(钟慧丽、罗建云)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