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日前,武汉工程大学陶瓷膜科研团队以研发的8项碳化硅陶瓷膜技术作价2128万元技术入股,与鄂州市昌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湖北迪洁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迪洁膜公司),注册资本金38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将此次收益的90%即1915.2万元奖励给研发团队,鼓励团队开展进一步研发并迅速开始产业化进程。该团队的9名主要科研人员依靠专利作价收益,获得迪洁膜公司50.4%的股份,迪洁膜公司也因拥有他们的专利,将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国率先实现碳化硅陶瓷膜量产。
“高校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是知识创新的智力引擎和动力源,能够形成包括专利在内的众多科技成果,此次凭借专利作价入股是武汉市高校专利运营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反映出武汉市高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以来的显著成绩。”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宝国表示。
激励政策为依托
2012年9月,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留岗创业,并明确规定高校、科研院所可对1年内未实施转化的知识产权自主实施成果转化,转化收益中至少70%归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所有。“‘黄金十条’在武汉市众多高校中引起热烈反响。”陈宝国表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随后竞相出台具体政策,支持“黄金十条”落地校园。
2014年4月,武汉市出台《关于深化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拉开武汉市高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的序幕。《意见》明确赋予高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并规定高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团队拥有。2014年6月起,武汉市部分部属、省属和市属高校相继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纷纷响应,先后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制定了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在职创业,并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陈宝国表示,2015年至今,武汉市重点高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6万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亿元。
骆清铭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利“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下称MOST)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此前,该专利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被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买断。这是武汉市出台“黄金十条”以来兑现的最大一笔创新成果转化收益。“MOST是专门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高科技设备,技术全球领先,主要用于科研院所与医学研究机构。历时8年研发成功,产业化后每台售价可达数百万元,但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骆清铭表示,虽然成交前的审批过程艰难,却是武汉市专利运营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科教资源化动力
此次碳化硅陶瓷膜项目的成功交易离不开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的大力支持。该项目通过了工研院专家评审,作为首批项目入驻工研院中试基地,获得该工研院的50万元孵化资金,保证了中试系统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碳化硅陶瓷膜项目将分离操作的研究做得很细致。现在碳化硅陶瓷膜项目要将研究成果放大实现产业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我们不仅要追求‘高大上’的研究,更要将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为社会服务,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工研院专家评审组组长雷培德表示。
近年来,为打造武汉市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平台,武汉市与当地的高校、企业组建了光电子、智能装备、导航与位置服务、新能源汽车、地质资源环境、化工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遥感与空间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
历经数年发展,各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化导向、企业化运作”的理念,依托武汉市的科教资源,加快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竞相迸发活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引领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企业培育和项目孵化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武汉市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累计提交专利申请1278件,专利授权836件,转化项目327项,转化资金达6.0127亿元,累计孵化企业278家,其中已有4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建公共服务平台38家,引进海外人才48人,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等各类高级人才202名,武汉市创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做法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可复制经验在全国推广。
“高等院校是湖北省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资源聚集的重要主体,有效利用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快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任务。盘活高校智力成果,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武汉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增添新的砝码。”陈宝国表示 。
“高校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是知识创新的智力引擎和动力源,能够形成包括专利在内的众多科技成果,此次凭借专利作价入股是武汉市高校专利运营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反映出武汉市高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以来的显著成绩。”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宝国表示。
激励政策为依托
2012年9月,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留岗创业,并明确规定高校、科研院所可对1年内未实施转化的知识产权自主实施成果转化,转化收益中至少70%归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所有。“‘黄金十条’在武汉市众多高校中引起热烈反响。”陈宝国表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随后竞相出台具体政策,支持“黄金十条”落地校园。
2014年4月,武汉市出台《关于深化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拉开武汉市高校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的序幕。《意见》明确赋予高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并规定高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团队拥有。2014年6月起,武汉市部分部属、省属和市属高校相继开展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纷纷响应,先后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制定了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在职创业,并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陈宝国表示,2015年至今,武汉市重点高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1.6万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亿元。
骆清铭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利“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下称MOST)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此前,该专利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被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买断。这是武汉市出台“黄金十条”以来兑现的最大一笔创新成果转化收益。“MOST是专门进行脑科学研究的高科技设备,技术全球领先,主要用于科研院所与医学研究机构。历时8年研发成功,产业化后每台售价可达数百万元,但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骆清铭表示,虽然成交前的审批过程艰难,却是武汉市专利运营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科教资源化动力
此次碳化硅陶瓷膜项目的成功交易离不开武汉化工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的大力支持。该项目通过了工研院专家评审,作为首批项目入驻工研院中试基地,获得该工研院的50万元孵化资金,保证了中试系统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碳化硅陶瓷膜项目将分离操作的研究做得很细致。现在碳化硅陶瓷膜项目要将研究成果放大实现产业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我们不仅要追求‘高大上’的研究,更要将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为社会服务,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工研院专家评审组组长雷培德表示。
近年来,为打造武汉市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平台,武汉市与当地的高校、企业组建了光电子、智能装备、导航与位置服务、新能源汽车、地质资源环境、化工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遥感与空间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
历经数年发展,各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市场化导向、企业化运作”的理念,依托武汉市的科教资源,加快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竞相迸发活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引领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企业培育和项目孵化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武汉市10家工业技术研究院累计提交专利申请1278件,专利授权836件,转化项目327项,转化资金达6.0127亿元,累计孵化企业278家,其中已有42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建公共服务平台38家,引进海外人才48人,引进院士、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等各类高级人才202名,武汉市创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做法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可复制经验在全国推广。
“高等院校是湖北省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资源聚集的重要主体,有效利用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快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任务。盘活高校智力成果,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武汉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增添新的砝码。”陈宝国表示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