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首次公开募股(IPO)之路对于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州恒久)来说颇为崎岖:6年前,因招股说明书和申报文件中披露的全部5件专利及2件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与事实不符,而被撤销IPO资格;6年后,受台风“妮妲”影响,苏州恒久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申请暂缓原定于今年8月2日的新股申购。近日,记者获悉,历经波折之后,苏州恒久IPO申请终获通过,于8月12日首次公开发行的3000万股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交易。
身陷“专利门”
对于苏州恒久来说,6年前的“专利门”事件无疑是其IPO路上的一个“血的教训”。
2010年1月,证监会审核通过了苏州恒久的IPO申请。随后,该公司开始网上公开发行新股。没想到,苏州恒久计划于当年3月19日登陆创业板前夕,被曝出该公司拥有的关于有机光导体管的4件外观设计专利权和1件实用新型专利权已被终止,被终止的原因皆为“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由于专利状态与苏州恒久招股说明书和申报文件中所列示的专利情况不一致,证监会要求保荐机构等就媒体报道的专利权终止问题进行核查,公司股票暂缓上市。2010年6月,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重新审核了苏州恒久的IPO申请,最终该公司IPO申请被撤销,证监会要求苏州恒久将申购款返还证券持有人。
“在判断申报文件等披露的信息是否与事实存在差异时,对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权属状况等信息,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一旦发现存在披露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证监会将依程序终止审核,或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知识产权咨询师李晓洁向本报记者介绍,IPO受阻、上市失败是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会损害企业形象,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未来再次公开募股时,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审查也将更为严格。
据了解,企业在IPO过程时,发生相似情况的不止苏州恒久一家。2010年,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也因为专利信息披露与事实不符,导致暂缓上市。
卷土又重来
通过对比苏州恒久两次IPO申请不难发现,2010年该公司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此次改为在中小板上市。在中技知识产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方银河看来,苏州恒久调整在中小板上市或由多种可能因素导致。
“首先,时隔6年,苏州恒久所处的有机光导鼓行业发展趋于成熟,企业的技术先进性相对削弱,更适合于中小板。其次,苏州恒久6年内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增长速度放缓,明显低于30%,而净利润规模稳定在4000万元以上,更符合中小板的上市条件。第三,苏州恒久扩大了发行数量,总股本规模的扩大同样使公司更趋向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量级。最后,考虑到之前苏州恒久的IPO申请被撤销,此次IPO申报前,券商和相关主管部门必然进行了大量预沟通,苏州恒久选择申报中小板,相信其也是在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所做的合理选择。”方银河表示。
李晓洁分析,在专利储备方面,具备核心知识产权且知识产权资本化权重较高的拟上市企业,更适合申报创业板。因为主板和中小板要求企业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所以,拥有大量专利等无形资产的高科技企业的首选应是创业板。
那么,此次“卷土重来”的苏州恒久的专利情况如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相关领域审查员经过初步检索后发现,截至2016年8月19日,苏州恒久拥有的已公开的专利为26件,其中有效专利为18件。“从专利情况来看,苏州恒久的技术研发方向集中在电照相和磁记录、电容器、半导体器件等领域。”该审查员表示,在苏州恒久的专利储备中,外观设计专利占68%左右。由此看来,专利储备仍需加强或许也是苏州恒久选择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原因之一。
专利催化剂
众所周知,企业能否顺利上市,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市场占有率、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而专利则是考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李晓洁认为,此前苏州恒久“专利门”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专利管理出现了漏洞,忘记缴纳专利年费,也没有跟进审查后续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疏于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调查。
据了解,目前企业IPO对专利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有没有”“是不是”这两方面的披露和审核,即企业是否拥有专利和提交专利申请,以及企业披露的专利权属是否属实。
李晓洁表示:“对企业来说,实践中要想满足这两个条件并不容易。因此,企业首先应注意做好专利规划。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企业既要做好现有技术规避,避免侵权风险,也要做好专利挖掘。其次,企业还需做好专利管理和持续跟进工作,避免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无谓损失。最后,企业还应认真自查,如实披露。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自查过程中发现了专利问题,及时进行公告修正,最终成功上市。”
身陷“专利门”
对于苏州恒久来说,6年前的“专利门”事件无疑是其IPO路上的一个“血的教训”。
2010年1月,证监会审核通过了苏州恒久的IPO申请。随后,该公司开始网上公开发行新股。没想到,苏州恒久计划于当年3月19日登陆创业板前夕,被曝出该公司拥有的关于有机光导体管的4件外观设计专利权和1件实用新型专利权已被终止,被终止的原因皆为“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由于专利状态与苏州恒久招股说明书和申报文件中所列示的专利情况不一致,证监会要求保荐机构等就媒体报道的专利权终止问题进行核查,公司股票暂缓上市。2010年6月,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重新审核了苏州恒久的IPO申请,最终该公司IPO申请被撤销,证监会要求苏州恒久将申购款返还证券持有人。
“在判断申报文件等披露的信息是否与事实存在差异时,对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权属状况等信息,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一旦发现存在披露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证监会将依程序终止审核,或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知识产权咨询师李晓洁向本报记者介绍,IPO受阻、上市失败是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这会损害企业形象,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未来再次公开募股时,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审查也将更为严格。
据了解,企业在IPO过程时,发生相似情况的不止苏州恒久一家。2010年,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也因为专利信息披露与事实不符,导致暂缓上市。
卷土又重来
通过对比苏州恒久两次IPO申请不难发现,2010年该公司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此次改为在中小板上市。在中技知识产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方银河看来,苏州恒久调整在中小板上市或由多种可能因素导致。
“首先,时隔6年,苏州恒久所处的有机光导鼓行业发展趋于成熟,企业的技术先进性相对削弱,更适合于中小板。其次,苏州恒久6年内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增长速度放缓,明显低于30%,而净利润规模稳定在4000万元以上,更符合中小板的上市条件。第三,苏州恒久扩大了发行数量,总股本规模的扩大同样使公司更趋向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量级。最后,考虑到之前苏州恒久的IPO申请被撤销,此次IPO申报前,券商和相关主管部门必然进行了大量预沟通,苏州恒久选择申报中小板,相信其也是在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所做的合理选择。”方银河表示。
李晓洁分析,在专利储备方面,具备核心知识产权且知识产权资本化权重较高的拟上市企业,更适合申报创业板。因为主板和中小板要求企业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所以,拥有大量专利等无形资产的高科技企业的首选应是创业板。
那么,此次“卷土重来”的苏州恒久的专利情况如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相关领域审查员经过初步检索后发现,截至2016年8月19日,苏州恒久拥有的已公开的专利为26件,其中有效专利为18件。“从专利情况来看,苏州恒久的技术研发方向集中在电照相和磁记录、电容器、半导体器件等领域。”该审查员表示,在苏州恒久的专利储备中,外观设计专利占68%左右。由此看来,专利储备仍需加强或许也是苏州恒久选择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原因之一。
专利催化剂
众所周知,企业能否顺利上市,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市场占有率、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而专利则是考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李晓洁认为,此前苏州恒久“专利门”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专利管理出现了漏洞,忘记缴纳专利年费,也没有跟进审查后续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疏于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调查。
据了解,目前企业IPO对专利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有没有”“是不是”这两方面的披露和审核,即企业是否拥有专利和提交专利申请,以及企业披露的专利权属是否属实。
李晓洁表示:“对企业来说,实践中要想满足这两个条件并不容易。因此,企业首先应注意做好专利规划。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企业既要做好现有技术规避,避免侵权风险,也要做好专利挖掘。其次,企业还需做好专利管理和持续跟进工作,避免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无谓损失。最后,企业还应认真自查,如实披露。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自查过程中发现了专利问题,及时进行公告修正,最终成功上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