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新能源车企缘何频频开放专利?
字号: +-
563
新闻背景
又一家公司的专利开放了!
在沉寂了近半年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平静再次被福特打破了。近日,福特决定向竞争对手有偿开放旗下与电动车相关的专利。福特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动车技术的研究及行业发展,公司决定开放15类电动车相关的专利。值得关注的是,与特斯拉和丰田不同,福特此次专利公开采取了有偿专利许可的方式。
专利透视
核心观点:福特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在2006年大幅度增长;美国、德国、英国、中国是福特主要专利布局市场;其核心技术有助于解决电动车发展瓶颈。
尽管福特并未对公众透露本次开放专利的具体内容和数量,但作为全球车企的翘楚,人们更关注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实力。
笔者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发现,截至2015年6月4日,福特在电动车技术领域共提交专利申请2500件左右。从申请时间上看,自2006年开始,福特开始大规模在电动车领域布局专利,此后5年间,福特在专利申请量上一直保持平稳的态势,在2011年前后,专利申请数量开始有了较为明显的大幅增长。笔者认为,此发展脉络基本上与福特整体的技术发展策略吻合,因为正是在2006年,福特开始对公司产品线做大规模的调整,逐渐将公司的研发重点由高燃油车型向环保车型转变,将电动引擎和智能仪表盘等技术作为研发的重点,并且在2011年,开始成功量产电动车。
从专利地域分布上看,福特提交的上述专利申请大多是在美国、德国、英国、中国以及欧洲专利局等提交,福特是美国第二大汽车企业,在美国本土的专利布局自然是重中之重。另外,欧洲市场历来是车企争夺的重点,最近两年,福特在欧洲的业务年增长接近10%,欧洲地区成为福特业务开拓和技术布局的前沿地带。而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兴汽车消费市场,福特肯定不会错过这个业务扩展的好时机。
从专利技术分布来看,福特关注的技术点集中在车辆电池管理、车辆控制技术,以及车辆电机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基本上覆盖到了动力系统、操控系统等车辆的主要技术环节。
此外,笔者在对福特专利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时注意到,福特在核心专利的布局上也可圈可点,在车辆电池平衡管理、温控反馈制动以及驾驶行为监控和反馈方法等方面都有涉及。例如,“一种用于电池充电平衡的方法和设备”的专利(专利号:US5764027),该技术能通过电阻器实时地调整电池的充电、放电状态,以维持电池组间的平衡,有助于解决目前困扰电动车发展的两个难点:电池寿命和续航问题。可见,其对行业整体技术发展的贡献不容小觑。另外,这项技术还首次将锂电池成功应用在电动车上,而福特在研发出此技术很久以后,装载锂电池的动力车才真正在市场上普及。
观点透视
核心观点:福特通过开放专利,可增强自身地位;对业界能起到警示效应;同时有利于自身技术在产业中传播;通过正面宣传,赢得积极形象。
此前,特斯拉承诺将公司所有专利向公众免费开放,丰田虽然限定了开放时间为2020年之前,但也是承诺公众可以免费使用其相关专利。而此次福特却采用有偿的方式提供专利。在笔者看来,这体现出了福特善于进行专利资产挖掘和交易的特点,这一点从福特最近与RPX、LOTNET以及高智等公司的合作中可以看出。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福特向公众开放专利,实则更像是一场专利产品推介会,更何况它还拥有AutoHarvest这样的专利交易平台。
到底是一场专利产品推介会,还是出于“分享技术,共同发展,共推优质产品”的目的,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商业公司毕竟要生存和发展,利益也决定了其不可能“无利早起”。为此,笔者将从行业布局、专利策略、营销效应、以及宣传策略等方面透视福特的“开放专利”。
据悉,自2015年初丰田宣布公开5600多件氢能源车的相关技术的专利后,丰田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热度继续攀升,其普锐斯等新能源车型几乎占到北美地区2/3的市场份额。此外,宝马等车企也宣布了自己的新电动车技术。可见,越来越多的创新者或新入者加入到新能源车的研发中,势必会影响市场原有的利益格局。福特通过开放专利,与更多的企业合作,让自己的技术更多地渗透到行业中去,逐渐增强自身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最终实现获益的目的。
其次,福特通过有偿方式开放专利,使其电动车领域的专利起到更好地公开和警示效应。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避免因不了解福特电动车技术专利的覆盖范围而导致的恶意侵权;另一方面,一旦上升到侵权诉讼的地步,专利的提前公开也能削弱恶意侵犯专利权利要求的说服力,更有效地保护福特的专利不受侵权官司的困扰。
再者,在整个电动车产业供应链上,尽管大公司“挑大梁”,但也不乏很多中小企业的身影,如何将它们更有效地整合进自己的供应链中就显得尤为关键。通过这次开放专利的营销,使每个对福特技术感兴趣的企业都能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强化了福特的技术在整个电动车产业中的传播,更使电动车技术扩散效应向着链锁化、交流化以及带动化的方向发展,最终提高福特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话语权。
最后,从正面宣传上,福特通过此次开放专利,在整个业界树立起一种积极的正面形象。对于福特来说,这种正面宣传效应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可能比短期内收取的专利许可费价值还要大,尤其在专利诉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为在当前环境下,强大的专利组合里的专利和专利权人经常会存在争议,如果公司表现出一种技术共享或是合作的态度,尽管专利存在独占性的特点,也较容易被业内人士认可和接受。
那么,面对新能源汽车送来的“免费午餐”,相关企业应该持什么态度呢?
事实上,对于企业而言,专利免费策略有时更多的是技术或市场在遇到发展瓶颈时的一种自发的生存策略,一种改变旧有模式希冀成功的“推动力”。面对免费专利,虽然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增加某些附加条件,但在正确分析自身的情况下,适当借鉴企业分享的技术大餐,既能适当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也能更快地抓住行业技术发展的脉络,更快地实现产业链的融入和市场的接纳。不过,相关企业在享用“大餐”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强专利的积累以及自身专利体系的构建,以便在可能突然“断粮”的情况下,做到游刃有余。
又一家公司的专利开放了!
在沉寂了近半年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平静再次被福特打破了。近日,福特决定向竞争对手有偿开放旗下与电动车相关的专利。福特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动车技术的研究及行业发展,公司决定开放15类电动车相关的专利。值得关注的是,与特斯拉和丰田不同,福特此次专利公开采取了有偿专利许可的方式。
专利透视
核心观点:福特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在2006年大幅度增长;美国、德国、英国、中国是福特主要专利布局市场;其核心技术有助于解决电动车发展瓶颈。
尽管福特并未对公众透露本次开放专利的具体内容和数量,但作为全球车企的翘楚,人们更关注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实力。
笔者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发现,截至2015年6月4日,福特在电动车技术领域共提交专利申请2500件左右。从申请时间上看,自2006年开始,福特开始大规模在电动车领域布局专利,此后5年间,福特在专利申请量上一直保持平稳的态势,在2011年前后,专利申请数量开始有了较为明显的大幅增长。笔者认为,此发展脉络基本上与福特整体的技术发展策略吻合,因为正是在2006年,福特开始对公司产品线做大规模的调整,逐渐将公司的研发重点由高燃油车型向环保车型转变,将电动引擎和智能仪表盘等技术作为研发的重点,并且在2011年,开始成功量产电动车。
从专利地域分布上看,福特提交的上述专利申请大多是在美国、德国、英国、中国以及欧洲专利局等提交,福特是美国第二大汽车企业,在美国本土的专利布局自然是重中之重。另外,欧洲市场历来是车企争夺的重点,最近两年,福特在欧洲的业务年增长接近10%,欧洲地区成为福特业务开拓和技术布局的前沿地带。而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新兴汽车消费市场,福特肯定不会错过这个业务扩展的好时机。
从专利技术分布来看,福特关注的技术点集中在车辆电池管理、车辆控制技术,以及车辆电机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基本上覆盖到了动力系统、操控系统等车辆的主要技术环节。
此外,笔者在对福特专利的技术领域进行分析时注意到,福特在核心专利的布局上也可圈可点,在车辆电池平衡管理、温控反馈制动以及驾驶行为监控和反馈方法等方面都有涉及。例如,“一种用于电池充电平衡的方法和设备”的专利(专利号:US5764027),该技术能通过电阻器实时地调整电池的充电、放电状态,以维持电池组间的平衡,有助于解决目前困扰电动车发展的两个难点:电池寿命和续航问题。可见,其对行业整体技术发展的贡献不容小觑。另外,这项技术还首次将锂电池成功应用在电动车上,而福特在研发出此技术很久以后,装载锂电池的动力车才真正在市场上普及。
观点透视
核心观点:福特通过开放专利,可增强自身地位;对业界能起到警示效应;同时有利于自身技术在产业中传播;通过正面宣传,赢得积极形象。
此前,特斯拉承诺将公司所有专利向公众免费开放,丰田虽然限定了开放时间为2020年之前,但也是承诺公众可以免费使用其相关专利。而此次福特却采用有偿的方式提供专利。在笔者看来,这体现出了福特善于进行专利资产挖掘和交易的特点,这一点从福特最近与RPX、LOTNET以及高智等公司的合作中可以看出。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福特向公众开放专利,实则更像是一场专利产品推介会,更何况它还拥有AutoHarvest这样的专利交易平台。
到底是一场专利产品推介会,还是出于“分享技术,共同发展,共推优质产品”的目的,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商业公司毕竟要生存和发展,利益也决定了其不可能“无利早起”。为此,笔者将从行业布局、专利策略、营销效应、以及宣传策略等方面透视福特的“开放专利”。
据悉,自2015年初丰田宣布公开5600多件氢能源车的相关技术的专利后,丰田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热度继续攀升,其普锐斯等新能源车型几乎占到北美地区2/3的市场份额。此外,宝马等车企也宣布了自己的新电动车技术。可见,越来越多的创新者或新入者加入到新能源车的研发中,势必会影响市场原有的利益格局。福特通过开放专利,与更多的企业合作,让自己的技术更多地渗透到行业中去,逐渐增强自身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最终实现获益的目的。
其次,福特通过有偿方式开放专利,使其电动车领域的专利起到更好地公开和警示效应。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避免因不了解福特电动车技术专利的覆盖范围而导致的恶意侵权;另一方面,一旦上升到侵权诉讼的地步,专利的提前公开也能削弱恶意侵犯专利权利要求的说服力,更有效地保护福特的专利不受侵权官司的困扰。
再者,在整个电动车产业供应链上,尽管大公司“挑大梁”,但也不乏很多中小企业的身影,如何将它们更有效地整合进自己的供应链中就显得尤为关键。通过这次开放专利的营销,使每个对福特技术感兴趣的企业都能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强化了福特的技术在整个电动车产业中的传播,更使电动车技术扩散效应向着链锁化、交流化以及带动化的方向发展,最终提高福特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话语权。
最后,从正面宣传上,福特通过此次开放专利,在整个业界树立起一种积极的正面形象。对于福特来说,这种正面宣传效应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可能比短期内收取的专利许可费价值还要大,尤其在专利诉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为在当前环境下,强大的专利组合里的专利和专利权人经常会存在争议,如果公司表现出一种技术共享或是合作的态度,尽管专利存在独占性的特点,也较容易被业内人士认可和接受。
那么,面对新能源汽车送来的“免费午餐”,相关企业应该持什么态度呢?
事实上,对于企业而言,专利免费策略有时更多的是技术或市场在遇到发展瓶颈时的一种自发的生存策略,一种改变旧有模式希冀成功的“推动力”。面对免费专利,虽然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增加某些附加条件,但在正确分析自身的情况下,适当借鉴企业分享的技术大餐,既能适当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也能更快地抓住行业技术发展的脉络,更快地实现产业链的融入和市场的接纳。不过,相关企业在享用“大餐”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强专利的积累以及自身专利体系的构建,以便在可能突然“断粮”的情况下,做到游刃有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