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知识产权保护之中国绘制海外路线图

发布时间:2016-11-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闫恺、吴博宁
字号: +-
563
随着大量资本和产能“走出去”,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在中国企业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随之凸显。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加紧布局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保护,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体系,绘制知识产权海外保护“路线图”,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一、助力企业出海

过去,不时有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诉讼,维权案例时有发生。如今,这样的报道更多地被中国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赢得市场的新闻所取代。

比如联想集团,近年来每年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维持在千件以上的水平,并且通过收购专利组合等举措,在全球新增了近2万件核心技术专利。2014年,联想集团在并购Moto移动和IBM X86的业务中,一并购买了2000多项专利组合。

华为手机深受海外市场欢迎,出口增长迅速,其背后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是华为公司拥有的5万余件国内外专利。除了手机,华为公司的路由器产品也是依靠知识产权,实现了出口贸易额的稳步增长。在核心路由器等技术领域,华为公司产品已借助自主知识产权领先国外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去年底,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初,又将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纳入了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中,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做出了新的顶层设计。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是全球知识产权申请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据统计,2015年我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专利国际申请已经达到2.98万件,创下新的年度纪录。

二、开始输出技术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增多,改变着中国以往“纯技术输入国”的形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以前我们是纯技术输入国,国内有时会出现假冒产品的现象,面临制裁时我们没有防护措施;而现在,我们从技术输入变为输出输入并重,在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方面开始主动作为。”

在知识产权海外保护的布局中,建立主要贸易伙伴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十分必要。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开通了海外知识产权信息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智南针”网,提供2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70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14个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环境概览以及申请流程、费用等信息。

除了信息方面的共享,中国还在多个方向努力。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志成对本报介绍说,我国知识产权海外保护现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在相关的国际合作平台上为我国企业发出声音,推动国际规则向普惠、包容、平衡方向发展;二是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知识产权走出去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展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三是与其它国家知识产权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通过建立‘专利审查高速公路’等措施,方便企业向其它国家布局专利。

三、亟需补上短板

虽然我国在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深度和广度上仍需要改进和提升。

这种差距首先体现在专利的数量和多元化上。“我国近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快速发展,但在海外布局上依然不够,海外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使得我国企业在涉及知识产权谈判或诉讼方面比较吃亏。”张志成说。

除了数量上的劣势,种类单一也是我们的一大不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邓兴华认为:“我国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不同知识产权走出去过程中还缺乏协调,比如海外商标的存量和增速与专利相比就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企业的维权手段和运用方式上也还比较单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教授对本报发表看法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建立有一二百年,而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快速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因此针对这方面的差别,有清醒认识并努力迎头赶上。”

此外,海外服务能力欠缺也是目前我国的一项短板。崔凡认为:“在知识产权海外保护方面,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社会力量。”

四、需建系统工程

未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保护工作呢?崔凡认为,建设好知识产权海外预警机制十分必要。“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应放在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上,先行投入资源,建立起知识管理体系和预警机制。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补救。”崔凡说。

今年9月,苏州正式开通了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平台,针对人才引进、国际参展、产品和技术进出口等活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服务。

不仅是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先行布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奇瑞汽车在建厂或合资生产的国家,都预先开展重点专利、商标布局工作,做到知识产权保护先行,对重点市场和知识产权环境进行研究,还承担了《巴西知识产权法律环境研究》等研究课题。

“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点发力、齐头并进,特别是涉外企业的各方面人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李顺德认为。

当然,体制建立还需要有知识产权人才起到支持作用。张志成认为:“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逐步建立了知识产权专业学历教育体系,但国际化、综合性的高端知识产权人才还比较少。今后还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能够运用不同领域专业技能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