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高校如何有效的基于自身条件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发布时间:2016-06-01 来源:德权知识产权 作者:徐松
字号: +-
563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可以说是知识产权最大产出者之一,特别是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有其独特的研发优势,此观点在表面上,从各大院校师生不定期所发表的各大类型论文中即可看出。同时,本人学生时代在校期间也同步参与了部分院系的各大科技比赛(全国性质、全省性质、全市性质),结合近几年自身的知识产权工作经验来看,高等院校占有绝对的知识产权申报优势,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自身优越条件:原创性学术论文产量大、技术型科技比赛类型多,且每年毕业生还会有各自独有的毕业设计等等。然而,高校如何将此自身的优越条件有效的与知识产权工作相结合,形成高校独有的知识产权重要战略资源,以维护高校技术的领先性,保证高校技术的独特性,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对此高校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产权工作策略。 

  基于此,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点想法,作出如下针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框架梳理。 

  1、基本指导思想 

  1.1加强高校师生的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意识
 

  如上所述,高等院校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最大产出者之一,特别是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有其独特的研发优势。在校师生是其创新研发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师生创新模式主要聚焦于“立项研究—创新—发表论文、出版论著—鉴定验收—评定职称、评选先进”。然而,对于如何及时、有效的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系统性的保护,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和研究,需要进一步对其协助引导,以提高全院师生的知识产权创新、保护意识,落实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保护。 

  1.2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个人认为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还是不够完善的,很多高校教职工在进行教学科研的过程中,基本忽视了相关知识的产权保护问题,只是盲目的重视科研活动与技术鉴定活动等,这是因为我国的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对于教师的管理更多的侧重于教师职称评定,并没有重视对教师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与管理,从而导致了不少高职教师只重视自身的论文发表数量与获奖情况,而对于自身的知识专利申请与研发技术的推广工作不够重视。 

  1.3充分利用高校的自身优越条件,提升全院知识产权相关无形资产的价值

  知识产权在资本形态上表现为无形资产。较之有形资产,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无形资产(专利、版权等),如上所述正是高校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维护高校技术的领先性,保证高校技术的独特性,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1.4促进高校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专利本身不是现实生产力,要成为现实生产力还需要经历转化过程。即,对原技术的再创造和再开发。院校在涉及科研项目的考核时,通常专利也是最终形式,但对知识产权管理来说,转移转化的环节才是最终的核心,要由传统的“立项—研究—验收”三环节延伸为“立项—研究—验收—转化”四环节,要把专利的转移转化作为管理核心。 

  2、六大方向 

  2.1开展扫盲活动,加深全院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即要使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意识深入人心,牢抓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校园氛围。可具体由如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学院内部;融合德育,宣传教育。即利用德育工作和宣传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可阶段性的针对全院开展一系列的“创新与传统”辩论赛、“知识产权”知识竞答比赛、“知识产权”宿舍文化宣传等等。小到以宿舍为单元的宿舍会议讨论、宿舍文化海报、宿舍主题会议,大到全院规模甚至是全国规模的创新科技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创业设计大赛等比赛,都可以丰富多彩的开展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同时,还可以在校报、校园网上开辟知识产权专栏等。 

  第二,学院外部;专业委托,借力打力。即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入全院各个学部,针对知识产权概念进行一次专业的扫盲沙龙活动,重点宣传知识产权基本知识,传播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方针、原则立场和法律法规,讲解我市(武汉市)各高等院校针对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的进展和成果,以及针对高校所对应的资助政策,介绍院校创新在大学生创业阶段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以此,通过内外共进的方式加深全院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为后续全院师生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申报工作达到良性引导的效果。 

  2.2在高校内部建立合适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基于此,高校也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状况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让其成为高校广大师生努力的方向与标准,有利于激发师生钻研出更多的高水平研发成果。当然,高校在汇总了师生的科研成果之后,应该对相应的科研成果权属问题作出一个较为明确且严格的规定,要对其自身的发明创造享有绝对的专利权,在职称评审时优先照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师,并在年终考核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鼓励。同时,高校也应该多方面借鉴外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经验,推进相关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工作,尤其是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知识产权保护有一个明确的制度保障。 

  2.3与院校阶段性赛制体系现结合,以赛制时间为节点,定期针对知识产权成果进行梳理、汇总、申报 

  正如上述所述,高校原创性学术论文产量大、技术型科技比赛类型多,且每年毕业生还会有各自独有的毕业设计等等已成为高校申报知识产权的绝对优势。小至每一篇论文、每一篇毕业设计,大至每一场技术型科技比赛,都可作为知识产权的切入点。下面,以大多数高校所开展的部分大众型科技比赛(本文仅列举了高校部分类型的科技型比赛,并不包括全部,目的仅让读者知悉相关赛制的知识产权处理策略即可)及毕业设计为列,作简要说明。 

  2.3.1“挑战杯”比赛 

  可在赛制阶段,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介入,一方面可以以知识产权讲座的形式,针对赛事主要涉及的参赛作品,进行一次技术梳理,使其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拟定知识产权申报清单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另一方面,可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委派专业代理人全程跟进,有目的、针对性的筛选出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并对该技术信息有策略的进行专利挖掘与布局,形成围墙式专利布局申请,以对学生的创业阶段及后续的价值专利转化阶段做充分的战略准备。 

  2.3.2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 

  互联网+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知识产权申报空间较大,同样的,可在初赛阶段,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介入,一方面可以以知识产权讲座的形式,针对赛事主要涉及的参赛作品,进行一次技术梳理,使其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拟定知识产权申报清单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另一方面,可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委派专业代理人全程跟进,有目的、针对性的筛选出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并对该技术信息有策略的进行专利挖掘与布局,形成围墙式专利布局申请,以对学生的创业阶段及后续的价值专利转化阶段做充分的战略准备。 

  2.3.3学生毕业设计 

  针对毕业设计,可在毕业设计结束后,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介入,一方面可以以知识产权讲座的形式,针对毕业设计主要涉及的设计作品,进行一次技术梳理,使其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拟定知识产权申报清单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另一方面,可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委派专业代理人全程跟进,有目的、针对性的筛选出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并对该技术信息有策略的进行专利挖掘与布局,形成围墙式专利布局申请,以对学生的创业阶段及后续的价值专利转化阶段做充分的战略准备。 

  2.3.4学校“科技节” 

  此项赛事一般设定在每年的年末,该项比赛可以作为高校年终知识产权申报的冲刺阶段,可在赛事期间,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介入,一方面可以以知识产权讲座的形式,针对“科技节”主要涉及的科技作品,进行一次技术梳理,使其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拟定知识产权申报清单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另一方面,可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委派专业代理人全程跟进,有目的、针对性的筛选出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并对该技术信息有策略的进行专利挖掘与布局,形成围墙式专利布局申请,以对学生的创业阶段及后续的价值专利转化阶段做充分的战略准备。 

  2.4设定知识产权咨询点,进行专业咨询及引导 

  除了2.3所述的赛事外,针对高校的其他中小型赛事或者发生频率较高的赛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等,在高校不便于频繁委托专业代理机构举办知识产权讲座的情况,高校可在其师生交流密集点(如图书馆)设立专业的知识产权咨询点,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委派知识产权专员定期坐班,免费咨询。以为全院师生进行日常知识产权事务的交流及解答。 

  2.5针对创业者提供高质量专利申请布局服务通道 

  针对有创业需求的师生而言,此时高校应特别注意,简单粗糙的专利申请已不能满足其创业需求,而如何通过专利使得创业者在创业领域拿到该项技术的最终话语权,满足其真正的创业需求,“高质量专利申请及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有此需求的师生,可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介入,以“如何针对创业者引导专利挖掘与布局,形成高质量专利申请”为主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一次引导培训,并在后期可委托知识产权专员构建一对一的服务模式,由知识产权专员协助其从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双重维度进行专利布局,利用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相互结合进行组合、卡位,形成严密的专利网,使得该核心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必要时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布局,实现该核心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必要时可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有的绝对地位,享受最终话语权,为创业者助力。 

  2.6加大推介力度,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后期高校可在其有一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积累的前提下,可以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介入,按照如下主要的多种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协助高校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A,直接转让给企业,在对专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双方签订转让合同;
  B,以专利技术入股作为投资与企业合作,院校从所获得的份额中收益;
  C,院校独自组建企业,搭建成果转化中心,为成果转化“做媒”,实现院校、企业双赢的局面。
  D,……………… 

  3结束语 

  总的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应与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相契合,充分利用国家所给予的一切知识产权扶持政策,把知识产权作为一项事业来运作,保护好高校的知识产权,经营好高校的知识产权,实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