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Base on one field Cast our eyes on the whole world

立足一域 放眼全球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加快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支撑农业经济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宋敏
字号: +-
563
  (作者:宋敏 中国农科院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正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不仅成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也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成为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焦点,而在笔者看来,这也是知识产权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既是知识产权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政策保障,也是支撑农业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不仅需要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来提升竞争力,也需要知识产权提供支撑。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农业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从单纯地追求产量向增加市场有效供给转变,让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卖出去,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才能最终保障农民收益,实现增产增收。

  农产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显示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优势、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而且,竞争的水平具有不断从价格竞争向产品竞争再到市场影响力竞争升级的发展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竞争主要依靠低廉的农业要素成本,尤其是农业劳动力成本保持的低价优势。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业资源减少,尤其是农业劳动力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与大规模农业经营相比较,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低效率问题日益凸现,农产品生产成本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资源依赖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农业发展只能依靠科技创新突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80%,我国目前只有57%,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科技创新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然而,市场竞争力是取决于独占的相对优势。因此,要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在加速农业科技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将创新成果转化为能被依法保护的知识产权,才能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可以说,知识产权是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

  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在开展价格竞争的同时,我国农业还必须向产品竞争升级,品质特征是产品竞争的核心要素。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环境超负荷运行,由此带来的农地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使我国农业在产品竞争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既需要落实创新发展理念,通过绿色发展,改善我国农产品的形象,增进消费者信任,也需要发挥我国多样化农业生态环境和劳动密集型农业的优势,从产品多样化、多功能性等方面下功夫。因此,重视农业知识产权,强调发展现代种业,加强育种创新,从而拥有更为丰富多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是保证我国农业参与产品竞争、扬长避短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国际农业市场竞争中,随着各种政策性贸易壁垒逐步被弱化,获取市场份额的竞争主要依靠知识产权实力。世界种业排名前10位的跨国种业公司的销售收入,1996年仅占世界种子市场16%,仅用10年时间就提高到了67%。由此可见,在企业竞争的众多因素中,知识产权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当前,无论从价格、产品还是市场影响力等方面来看,以《意见》为指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进行全球性知识产权布局,都是目前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未来,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而言,都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