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拟上市公司知识产权风险预防与危机应对
字号: +-
563
拟上市公司作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对优质的企业,在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频繁遭遇知识产权问题。更有个别拟上市公司因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问题,梦断上市之路,成为典型的案例教材。因此,拟上市公司知识产权风险预防与危机应对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市场垄断权利,已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尤其是拟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否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注册了商标,以及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如何,都是衡量该公司能否顺利上市、是否有发展前景的重要参考。
企业的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范畴,通常包括企业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域名、商业秘密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发行人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存在下列情形:……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
拟上市公司的上市辅导期,也是企业面临知识产权诉讼的高发期。知识产权诉讼有可能是他人干扰企业上市计划的一种竞争手段,也有可能是由于企业日常没有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在临近上市前夕风险爆发。拟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通常出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标识、形象符号等都可以向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或注册。
二是企业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拟上市公司提交专利申请或商标注册申请后,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除了可能存在被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直接驳回的风险,还有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等方面提起的异议、或要求驳回的情况。
三是防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拟上市公司在管理好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同样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防止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引发法律纠纷。
知识产权风险预防
拟上市公司选择何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储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费预算、知识产权风险大小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但是,知识产权风险预防却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首先,是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在上市辅导期,券商、证券律师通常都会对拟上市公司做尽职调查。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容易出现纰漏,忽视了某些知识产权资产的风险。因此,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就好比是对拟上市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体检”,其目的是排查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为解决与应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容应包括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存在问题、潜在风险、市场价值等内容,如有必要,报告中应当提出专业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其次,是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在完成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基础上,企业应针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现状以及潜在风险,制定一套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实施知识产权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责。知识产权管理涉及公司的各个层级、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工程,通常需要借助外力的协同,如知识产权律师、专利代理机构等予以协助。
再次,是需要保证知识产权管理预算。知识产权的申请及注册、登记,以及年费缴纳、发明奖励、聘请律师、外包服务等方方面面的相关工作都需要费用投入,离开预算支持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难以付诸行动,更不可能发挥作用。
知识产权危机应对
面对拟上市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危机,拟上市公司应如何应对呢?如前所述,如果拟上市公司曾经聘请律师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并实施了科学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爆发知识产权危机的概率就大为降低。但是,即使像苹果公司、三星公司这样已经建立有成熟、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企业,仍不可能完全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或突发性危机。当企业遭遇这些危机时,唯有依法应对,努力化解。
拟上市公司一旦收到相关的律师函或者法院传票,首先要分析对方意图,以及诉求何在,对方究竟是为了阻挠本企业上市,还是为了借机索要赔偿等,了解了对方的真正意图,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应对方案,采取有效的对策。同时,企业最好能组建危机应对团队,其中至少包括证券律师、知识产权律师、企业相关负责人等成员,并尽快形成科学、有效、正确的对策。
企业上市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拟上市公司应当对自身的知识产权风险予以足够重视,通过提升知识产权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努力化解知识产权风险,即使出现突发性知识产权危机,也可尽快形成对策。相较于欧美上市公司,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方面,尚缺乏经验,这就需要企业尤其是拟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改变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疏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观念,在上市过程中,以及参与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能力,打造日益强大的市场竞争实力。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市场垄断权利,已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尤其是拟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是否已经提交了专利申请,注册了商标,以及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如何,都是衡量该公司能否顺利上市、是否有发展前景的重要参考。
企业的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资产范畴,通常包括企业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域名、商业秘密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发行人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存在下列情形:……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
拟上市公司的上市辅导期,也是企业面临知识产权诉讼的高发期。知识产权诉讼有可能是他人干扰企业上市计划的一种竞争手段,也有可能是由于企业日常没有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在临近上市前夕风险爆发。拟上市公司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通常出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企业知识产权的申请。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标识、形象符号等都可以向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或注册。
二是企业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拟上市公司提交专利申请或商标注册申请后,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除了可能存在被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直接驳回的风险,还有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等方面提起的异议、或要求驳回的情况。
三是防范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拟上市公司在管理好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同样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防止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引发法律纠纷。
知识产权风险预防
拟上市公司选择何种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储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费预算、知识产权风险大小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但是,知识产权风险预防却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首先,是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在上市辅导期,券商、证券律师通常都会对拟上市公司做尽职调查。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容易出现纰漏,忽视了某些知识产权资产的风险。因此,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就好比是对拟上市公司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体检”,其目的是排查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为解决与应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容应包括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存在问题、潜在风险、市场价值等内容,如有必要,报告中应当提出专业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其次,是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在完成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基础上,企业应针对自身的知识产权现状以及潜在风险,制定一套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实施知识产权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责。知识产权管理涉及公司的各个层级、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工程,通常需要借助外力的协同,如知识产权律师、专利代理机构等予以协助。
再次,是需要保证知识产权管理预算。知识产权的申请及注册、登记,以及年费缴纳、发明奖励、聘请律师、外包服务等方方面面的相关工作都需要费用投入,离开预算支持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难以付诸行动,更不可能发挥作用。
知识产权危机应对
面对拟上市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危机,拟上市公司应如何应对呢?如前所述,如果拟上市公司曾经聘请律师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并实施了科学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爆发知识产权危机的概率就大为降低。但是,即使像苹果公司、三星公司这样已经建立有成熟、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企业,仍不可能完全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或突发性危机。当企业遭遇这些危机时,唯有依法应对,努力化解。
拟上市公司一旦收到相关的律师函或者法院传票,首先要分析对方意图,以及诉求何在,对方究竟是为了阻挠本企业上市,还是为了借机索要赔偿等,了解了对方的真正意图,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应对方案,采取有效的对策。同时,企业最好能组建危机应对团队,其中至少包括证券律师、知识产权律师、企业相关负责人等成员,并尽快形成科学、有效、正确的对策。
企业上市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拟上市公司应当对自身的知识产权风险予以足够重视,通过提升知识产权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努力化解知识产权风险,即使出现突发性知识产权危机,也可尽快形成对策。相较于欧美上市公司,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方面,尚缺乏经验,这就需要企业尤其是拟上市公司,从根本上改变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疏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观念,在上市过程中,以及参与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知识产权能力,打造日益强大的市场竞争实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