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中国企业应当借鉴韩企经验

发布时间:2013-07-22 作者:
标签: 知识产权 战略
字号: +-
563
        一场旷日持久的“专利大战”,让苹果和三星两家公司在全世界备受关注。就在这场战役的余温尚未散尽之际,不知是三星对“马拉松式”的专利诉讼感到厌烦,还是巨额的赔偿费让其感到压力巨大,最近,三星开始主动与竞争对手趋和避争。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三星电子与韩国另外一家芯片巨头——SK海力士签署了关于芯片专利的一揽子专利交叉共享协议。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将各自拿出部分专利,允许对方在今后自由使用,从而实现专利共享。两个原本的竞争对手,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据悉,双方本次纳入共享范围的涉及芯片领域的专利数量超过5万项。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此次联手共建专利联盟,能有效根除相互之间潜在的专利讼争,增强在市场上乃至于法庭上的知识产权实力,从而联手攻防,一致对外,提升双方在知识产权方面同其他竞争对手的博弈实力。两家公司的合作也给我国相关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避免同室操戈,寻求合作共赢,尤其是在同一领域具有较强实力的公司更应该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技术优势明显
        实现强强联合
       据了解,三星电子在半导体、芯片领域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在移动电话、电脑产品等设备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智能手机领域,在核心零部件上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三星电子在全球拥有10万项以上专利,纳入本次共享对象的芯片领域专利约达3.5万项,而SK海力士拥有2.1万项专利,此次授权协议将覆盖其所有半导体技术专利。
     “三星电子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还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平板电视等,其拥有的专利也主要涉及上述领域。此前该公司生产的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中使用的芯片主要是自主生产或由美国高通公司供货,而SK海力士的主要产品是内存,其专利技术也主要涉及半导体存储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审查员刘国梁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双方各自优势。
        此次专利授权协议所涉及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存储器,通过该协议的签署,SK海力士可以提升半导体存储器制造技术,而三星电子则可以扩展手机内存的供货渠道,并且降低涉及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的专利侵权风险。
        刘国梁认为,此项协议的签署,也可以看作是三星电子一次主动的专利布局。企业拥有的专利越多,对手的专利风险越大。并且,在过往的专利纠纷中,很多是以双方和解、彼此以一定数量的专利交叉授权告终,而拥有更多数量、更高技术含量的专利将增加企业在专利纠纷中的谈判筹码,提供经济赔偿以外的其他解决方式,为企业在未来可能遇到的专利纠纷中赢得主动。
        专利纷争不断
        产业环境堪忧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作为其中核心零部件——芯片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对于芯片生产厂商而言,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庞大的市场需求让各芯片厂商垂涎不已,纷纷摩拳擦掌,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庞大的市场中寻求一杯羹。忧的是,除了联发科、高通、三星等老牌芯片生产厂商展开捉对厮杀外,后进者包括博通、英特尔、威睿、恒通高科、晨星、展讯等公司也纷纷加入到市场竞争中,使本就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得更为“血腥” ,芯片企业相互压价,通过低价手段打压对手。与此同时,各芯片厂商相互间不断发起的专利诉讼也让整个业界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而“恶性竞争”所造成的“恶果”是:芯片产业持续低迷,不少芯片厂商黯然倒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双方的经营范围与专利领域相似度较高,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迄今各自在相关领域拥有成千上万专利的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两公司尚未发生专利纠纷,可以说,这为两家公司的合作扫清了障碍。
        对此,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知识经济时代是需要用知识产权去“经济”经济的时代,尤其对于科学技术密集度高、知识产权敏感度大的产业及企业,都愈来愈凸显为必须同时在传统的商业贸易运作平台上与新兴的知识产权运作平台上“两线作战”。“专利布局、专利并购、专利诉讼必然是其主要的经营内容之一,而合纵连横,携手攻防的各种层次间‘专利联盟’也已经成为司空见惯且推陈出新的常见业态。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两家韩国企业共建专利联盟之举,合作的目的无非是趋和避讼,互利互惠,抱团竞争,联手对外。”陶鑫良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在刘国梁看来,三星电子和海力士的牵手更像是一次针对苹果公司而采取的掣肘战术,主要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构建更为强大的专利版图,从而增强与苹果公司的竞争实力。“苹果公司的产品优势在于其工业设计和用户界面,以及相关的操作系统、控制技术等,例如人们熟知的多点触控技术,这也是苹果产品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而三星电子本身就是一家芯片制造商,走的是芯片自主研发、生产、封装成品的发展路线。三星电子之所以选择SK海力士,也是由于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合作的领域是对抗苹果公司的优势所在。”刘国梁说。
        合作模式获赞
        中国企业可鉴
        尽管目前双方还未就具体的合作内容对外公布,其合作前景也很难预估,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专利同盟”的构建,将会给其他各国竞争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对于我国一些中小芯片厂商而言,其生存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
        那么,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记者了解到,在我国某些产业,也有过类似的专利共享合作模式。某些地方的LED企业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过产业发展联盟,通过构建公共技术平台、建立专利共享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碍于规模太小,技术受限,其影响力和带动力还非常有限。
        而对于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的合作,在互联网上也引起了一番热议。有微博网友直言,我国的两大通讯厂商——华为公司和中兴通讯也应该采取类似的专利共享合作模式,认为双方的合作机会大于分歧,双方应该停止不必要的专利纠纷,通过强强联手,抱团竞争, 联手对外,这将有利于我国整个通信企业在面对外部竞争和挑战时从容应对,增强中国企业抵御外界专利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将带动我国通讯产业整体加速发展。
        陶鑫良表示,韩国企业在面对国家利益与民族意识时,责任感相对较强,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无论专利共享最终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合作双方之间原来潜在的“兵戈相见”的专利讼争,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他认为,在不触犯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国内企业应该尽可能减少同室操戈。
    “当然,市场竞争超越国界,知识产权的竞争往往是国际性的博弈,我国企业更需要打好知识产权的全球牌。”陶鑫良强调。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