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上周(4月27日),美国一家名为Interface Linx, LLC的NPE在加州中区联邦地院起诉了十多家企业,被诉名单中包括了海尔、海信和TCL三家中国消费电子巨头。涉案专利为美国6508678号,一个名为电子连接器组件(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的专利,实际保护的是一种HDMI连接器。原告声称上述企业的相关产品侵权了6508678号专利权,并要求法院判予侵权赔偿金以及授予相关产品的临时和永久禁令。
▎「专利魔王」
本案的原告Interface Linx, LLC其实就是Interface Connexion, LLC的「换壳体」,也就是说,Interface Linx, LLC的实际拥有人仍然是大名鼎鼎的「专利魔王」Nicolas Labbit同学。
关于Nicolas Labbit同学的生平Global君其实在先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最近Nicolas同学操控美国Synergy Drone公司在美国起诉了中国知名无人机厂商深圳大疆创新),不过很可惜那篇文章已经被迫删除了,所以不得不再重复唠叨一次。
这位魔王长这样:
不过,别被小伙子这憨态可掬的外表蒙蔽了,Nicolas同学是一名美国执业律师,自从2014年离开律所之后,便以注册空壳公司,并利用购买的专利在德州东区法院起诉大公司为己任。根据台湾某博客的报道,Nicolas仅在2015年就注册了12家空壳公司,并使用11项专利发起了236起侵权诉讼。而目前Nicolas手底下的专利流氓公司已经多达20家,包括:UrgensyncLLC、VerifierNetwork Solutions LLC、FrequencySystems LLC、CryptopeakSolutions LLC、Ectolink LLC、BroadcastSolutions LLC、Caltex Patent Group LLC、Unibeam Photonics LLC、KineticTrac LLC、Iris Connex LLC、MotileOpticsLLC、Power Regeneration LLC、Vari-Volt Technologies LLC、Tellus Fit LLC、PicoByte Systems LL、Sync Dynamics LLC、Si-FlashLLC、DroneControl LLC和InterfaceConnexion LLC。
▎背后的故事
从「专利魔王」的生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Nicolas同学拿着一个专利在美国发起专利诉讼,实在算不得什么新鲜的新闻。
不过,Global君还是在本案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本案的涉案专利:US6508678的原始申请人是台湾知名的专营3C电子零组件之设计、制造与销售,以连接器技术闻名于世的连展科技(Advanced-connectek INC)。2016年8月16日,连展科技将该专利转让给一家名为DaZhi (ShangHai) IP Service CO., LTD的上海公司,一个星期之后(8月23日),这家神秘的公司就将该专利转让给Interface Connexion, LLC。
继续深挖。这家DaZhi IP是谁创立的,是叫大智?还是叫大知?从DaZhi IP和Interface Connexion签署的合约上可以看到它的总裁是Chuan-I Lin先生,而通过万能的LinkedIn能够找到Chuan-I Lin先生目前的职位:连展科技的法务及IP部门经理。
而从DaZhi IP的工商登记信息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DaZhi IP中文名为达知(上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为2016年7月20日,法定代表人为台湾同胞林权一先生,相信他和上文的Chuan-I Lin是同一个人。
于是故事的脉络就很清楚了。
2016年7月20日,林权一先生在上海成立达知(上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同年8月16日连展科技将US6508678号专利转给达知;
一个星期后达知将专利转给Interface Connexion;
2017年4月18日,Interface Connexion将该专利转给换壳公司Interface Linx, LLC;
上周,Interface Linx, LLC起诉多家业内企业。
▎后续应对
由于LinkedIn上林权一先生的职位依然是连展科技的法务及IP部门经理,那么事情的真相可能有两个版本:
版本1:林权一先生确实仍然在连展科技就职,林先生成立的达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连展科技的专利能够更好但相对隐蔽的被使用,至于使用的方式或者说最终发起诉讼的是不是专利流氓或者专利魔王,连展并不在乎,能够获益即可(参见「华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和「狩猎」式专利运营」)。
版本2:达知公司仅仅是林权一先生的个人创业行为,LinkedIn上的职位信息还未及时更新,林先生只是因为原先的职业经历而更容易获得连展科技的信任,原因将专利出售给他。
不过,无论是何种版本,被诉的三家中国公司:海尔、海信和TCL都可以以此做些文章。G君相信,作为中国的消费电子巨头,海尔们和台湾的供应商们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断的联系,而通过这种联系施加点压力总是不在话下的。
如果连展科技是海尔们的直接供应商,那情况更会美妙的有点不可描述了,你把部件卖给我,又悄悄的把专利经由原(或者现?)IP经理之手转出去起诉我? 要不这个部件的采购价我给你涨三成?
除此之外,IPR无效当然仍然是最后的不二之选了,贵是贵了点,中国的几个被告可以抱个团分摊费用嘛。
不过,相比于正经的无效,还是威胁供应商更有意思。
▎「专利魔王」
本案的原告Interface Linx, LLC其实就是Interface Connexion, LLC的「换壳体」,也就是说,Interface Linx, LLC的实际拥有人仍然是大名鼎鼎的「专利魔王」Nicolas Labbit同学。
关于Nicolas Labbit同学的生平Global君其实在先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最近Nicolas同学操控美国Synergy Drone公司在美国起诉了中国知名无人机厂商深圳大疆创新),不过很可惜那篇文章已经被迫删除了,所以不得不再重复唠叨一次。
这位魔王长这样:
不过,别被小伙子这憨态可掬的外表蒙蔽了,Nicolas同学是一名美国执业律师,自从2014年离开律所之后,便以注册空壳公司,并利用购买的专利在德州东区法院起诉大公司为己任。根据台湾某博客的报道,Nicolas仅在2015年就注册了12家空壳公司,并使用11项专利发起了236起侵权诉讼。而目前Nicolas手底下的专利流氓公司已经多达20家,包括:UrgensyncLLC、VerifierNetwork Solutions LLC、FrequencySystems LLC、CryptopeakSolutions LLC、Ectolink LLC、BroadcastSolutions LLC、Caltex Patent Group LLC、Unibeam Photonics LLC、KineticTrac LLC、Iris Connex LLC、MotileOpticsLLC、Power Regeneration LLC、Vari-Volt Technologies LLC、Tellus Fit LLC、PicoByte Systems LL、Sync Dynamics LLC、Si-FlashLLC、DroneControl LLC和InterfaceConnexion LLC。
▎背后的故事
从「专利魔王」的生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Nicolas同学拿着一个专利在美国发起专利诉讼,实在算不得什么新鲜的新闻。
不过,Global君还是在本案中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本案的涉案专利:US6508678的原始申请人是台湾知名的专营3C电子零组件之设计、制造与销售,以连接器技术闻名于世的连展科技(Advanced-connectek INC)。2016年8月16日,连展科技将该专利转让给一家名为DaZhi (ShangHai) IP Service CO., LTD的上海公司,一个星期之后(8月23日),这家神秘的公司就将该专利转让给Interface Connexion, LLC。
继续深挖。这家DaZhi IP是谁创立的,是叫大智?还是叫大知?从DaZhi IP和Interface Connexion签署的合约上可以看到它的总裁是Chuan-I Lin先生,而通过万能的LinkedIn能够找到Chuan-I Lin先生目前的职位:连展科技的法务及IP部门经理。
而从DaZhi IP的工商登记信息也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DaZhi IP中文名为达知(上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为2016年7月20日,法定代表人为台湾同胞林权一先生,相信他和上文的Chuan-I Lin是同一个人。
于是故事的脉络就很清楚了。
2016年7月20日,林权一先生在上海成立达知(上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同年8月16日连展科技将US6508678号专利转给达知;
一个星期后达知将专利转给Interface Connexion;
2017年4月18日,Interface Connexion将该专利转给换壳公司Interface Linx, LLC;
上周,Interface Linx, LLC起诉多家业内企业。
▎后续应对
由于LinkedIn上林权一先生的职位依然是连展科技的法务及IP部门经理,那么事情的真相可能有两个版本:
版本1:林权一先生确实仍然在连展科技就职,林先生成立的达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连展科技的专利能够更好但相对隐蔽的被使用,至于使用的方式或者说最终发起诉讼的是不是专利流氓或者专利魔王,连展并不在乎,能够获益即可(参见「华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和「狩猎」式专利运营」)。
版本2:达知公司仅仅是林权一先生的个人创业行为,LinkedIn上的职位信息还未及时更新,林先生只是因为原先的职业经历而更容易获得连展科技的信任,原因将专利出售给他。
不过,无论是何种版本,被诉的三家中国公司:海尔、海信和TCL都可以以此做些文章。G君相信,作为中国的消费电子巨头,海尔们和台湾的供应商们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断的联系,而通过这种联系施加点压力总是不在话下的。
如果连展科技是海尔们的直接供应商,那情况更会美妙的有点不可描述了,你把部件卖给我,又悄悄的把专利经由原(或者现?)IP经理之手转出去起诉我? 要不这个部件的采购价我给你涨三成?
除此之外,IPR无效当然仍然是最后的不二之选了,贵是贵了点,中国的几个被告可以抱个团分摊费用嘛。
不过,相比于正经的无效,还是威胁供应商更有意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