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近日,欧洲法院对农药原药的专利保护期重新作出了规定,当原药获得国家级临时批准时即可获得保护,而不需等到在欧盟完成登记程序之后才提供保护,从而为农药提供更长的保护期。欧洲法院作出规定,是为了对专利补充保护认定(SPC)重新进行说明,来解决国际律师事务所霍金?路伟公司和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之间的专利期认定争议。
据了解,在专利保护中引入SPC,是为了给产品提供相对较长的保护期。由于欧盟农药登记进程相当缓慢,通常会延误一个原药进入市场的时机,导致发明者不能在剩下的保护期内收回研发投资。从一个产品在欧洲市场上获得首次登记之日起,就可被授予SPC保护。
据悉,拜耳公司产品碘甲磺隆钠的专利将于2012年2月13日到期。2003年7月,德国专利部门授予这个产品SPC保护。但是,霍金?路伟公司认为德国不应授予这个产品SPC保护,该公司认为只有产品获得正式登记才有资格获得SPC保护。拜耳则辩称,霍根?路伟对SPC规定的解读违背了总体法规框架,并且不符合官方常理。
德国法院因此请求欧洲法院对SPC规定作出澄清说明。欧洲法院认为,当授予一个产品临时登记时,成员国必定是对这个产品的效力、安全性、环保、健康的影响予以肯定的。因此,获得临时许可在根本上排除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比正式许可的价值更大,临时许可意味着产品首次获得市场准入,所以认为在获得临时许可时就应获得SPC保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