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真理愈辩愈明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宋鱼水:判决追求“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发布时间:2016-01-25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窦新颖
字号: +-
563
  一位法官在给一份判决书划上句号的时候,最期待的是什么?“希望能把不服的一方说服了。” “琼瑶诉于正案”审判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认为。

  “辨法析理,胜败皆服”,宋鱼水一直在追求这一理念,希望能通过调解达成和解,或者用判决书的方式说服当事人,从而让当事人主动接受法律裁决。

  “琼瑶诉于正案”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被许多媒体评为2015年度热点案件,审理思路更为类似纠纷案件的解决提供了参照标准。然而,对于500万元的判赔额,编剧界认为还是太低。该案的定性问题争议也很大,没能将双方当事人都完全说服,这也让宋鱼水感到遗憾。她表示,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达成共识,树立法律的权威,这中间会经历一个博弈的过程。比如在立法过程中,会出现多种观点,引发广泛争议,最后会按照多数意见形成规则,从而上升到法律的位阶。

  “琼瑶诉于正案”被业界认为是一个标杆。“当一个判决会对一个行业产生影响时,法官要充分考虑行业的争议意见,才能使最终的判决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真正的规则能够固化为未来的法律,在这方面,西方有很多超前的做法,比如‘法庭之友’制度、判决书少数意见的表达等。我国也有专家论证会、专家辅助人等诉讼参与制度,另外还有对文学作品进行委托鉴定等司法鉴定制度,有一个司法公正体系。”宋鱼水介绍,我国正在不断探索、借鉴、尝试,逐步推进诉讼模式创新,充分听取诉讼参与各方意见,不断提升审理水平。

  同时,在国内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也在整体提升。该案当事人各方的诉讼能力都比较强。民事案件中,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的主张是审案的范围,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该案的难点就是证据问题,尤其是涉案作品的比对问题。编剧的创作过程就像盖大楼,先有结构,然后进行反复修改,不断增加人物、情节,最后形成一座‘大楼’。法官在判决中,在不断复原、解构这座‘大楼’的脉络构成。同时,被告方也在不断地解构这座‘大楼’。当事人之间越对称的场面比对越清晰,因为两者是相互交叉辩论的,你举出正面证据我举出反例证明,不断交锋。而在比对中反映得越清晰,越容易被司法机关以甄别、吸纳的方式采信。”宋鱼水表示,在这个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在比对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而法院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双方诉讼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法律运用的能力。

  另外,对法官而言,还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一定程度的交流。宋鱼水表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会定期走向社会,更多地了解行业的意见与建议,丰富法官的阅历,推进法律文化建设,促进著作权法等法律制度的发展,从而实现“辨法析理,胜败皆服”这一理念。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