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关注司法审判

即是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价值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面对电子地图版权诉讼 硬件厂商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07-08-29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作者:
字号: +-
563
        近日,记者从市场上注意到,知名的GPS企业宇达电通出品的Mio品牌导航仪开始预载“道道通”和四维图新的导航电子地图,而过去两年,该品牌导航产品预装的是另一家的导航电子地图。

  宇达电通更换地图供应商这个动作,不能不让人想起迄今仍处于迷雾当中的“中国电子地图第一案”。今年春节过后,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凯立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称后者侵犯了“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该案至今尚未开庭。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个月,媒体披露另外一家同样具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公司———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同样的理由起诉凯立德及其两家经销商,四维图新甚至申请法院对被诉的三家公司实行财产保全,使凯立德及其合作伙伴一时深陷“诉讼门”。

  据了解,目前国内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导航电子地图企业仅有11家,规模化制作导航电子地图产品的主流企业只有四五家而已,其中竟然有两家主流企业以同样的理由同时起诉另一家主流企业。知识产权诉讼背后的事实真相还有待法院的判定,但这种知识产权诉讼官司对于相关的下游导航硬件厂商来说,却是一个不能不慎重对待的风险因素。

  对于GPS导航设备的最终用户,消费者对导航仪的消费并非简单的一次完成。初始数千元的投资,其回报在于基于导航电子地图按时升级基础上的长期使用。尤其在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不能及时、准确升级的电子地图会让GPS导航设备变成一块毫无实际使用价值的废铁。

  今年以来,很多著名导航硬件厂家如长虹嘉华、宇达电通、万利达等都已经开始逐步中止与原地图供应商的合作,转而选择四维图新、瑞图万方、高德等导航电子地图商。虽然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知识产权官司尚未明朗,甚至还仅是处于尚未开庭的阶段,但是显然这些诉讼已经引发了硬件厂商敏感的神经。

  目前GPS设备的升级大都通过硬件设备的厂商和销售商来完成,一旦合作的地图供应商知识产权败诉,无法及时提供合法的升级数据,硬件厂商将很难面对消费者的更新要求,辛苦打造的硬件品牌也将连带受损。此次四维图新的诉讼将矛头除了指向涉嫌侵权的导航电子地图厂商,更将有关的导航仪硬件品牌厂商及渠道销售商一并起诉,产业链上下游一损俱损的端倪已然出现。显然,这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局面是硬件厂商所不愿见到的。即将到来的两例知识产权官司加剧了硬件厂商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品牌利益与消费者需求的双重压力下,硬件厂商对导航电子地图供应商的选择变成一种有风险的决策,转换门庭、提前远离是非也就成了部分硬件厂商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