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文革”图片让冯骥才再成被告
字号: +-
563
10年前,因为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张照片,让冯骥才成为被告;10年后,因为同样的照片,冯骥才又再次成为被告。记者昨天获悉,由于摄影家李振盛的4幅“文革”照片再遭《一百个人的十年(插图版)》侵权,李振盛已经将冯骥才和时代文艺出版社告上法庭。
记者了解到,此次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北京牧童之春文化公司策划编辑的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插图版)》中,未经摄影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退休教师李振盛副教授许可,使用了李振盛拍摄的4张“文革”照片,李振盛已经将冯骥才、时代文艺出版社、北京牧童之春文化公司告上法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于8月17日开庭审理此案。
李振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告在编辑出版该书过程中,将自己发表过的4张“文革”照片盗版侵权使用,事先未经作者允许,出版时未署作者姓名,亦未注明出处,出版后也未按规定支付稿酬。这4幅摄影作品分别是:“四清”运动中把“四类分子”集中押解到场听会;“文革”中哈尔滨市群众斗争会现场;红卫兵给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剃“鬼头”;哈尔滨市“极乐寺”的和尚被迫拿着批判佛经的标语照相。“第3、4幅照片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就曾侵权使用过,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诉讼。”李振盛说。10年前的那次诉讼,法院最后判定江苏人民出版社侵权并赔偿李振盛经济损失,并以“冯骥才作为文字作者,对出版社如何使用插图、是否合法使用,没有法定的审核义务”判定冯骥才不侵权。但是李振盛认为,同一个作家的同一本书对同一摄影家的作品两次侵权,这是一起国内极为罕见的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冯先生是一个知名的文化人士,理应有起码的道德,带头尊重别人的著作权。李振盛此后曾主动与时代文艺出版社联系,期望能够得到一个友善的回应,但并未如愿。
记者数次拨通冯骥才先生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但因种种原因,终未能得到他对此事的说法。(常田)
记者了解到,此次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北京牧童之春文化公司策划编辑的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插图版)》中,未经摄影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退休教师李振盛副教授许可,使用了李振盛拍摄的4张“文革”照片,李振盛已经将冯骥才、时代文艺出版社、北京牧童之春文化公司告上法庭。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于8月17日开庭审理此案。
李振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告在编辑出版该书过程中,将自己发表过的4张“文革”照片盗版侵权使用,事先未经作者允许,出版时未署作者姓名,亦未注明出处,出版后也未按规定支付稿酬。这4幅摄影作品分别是:“四清”运动中把“四类分子”集中押解到场听会;“文革”中哈尔滨市群众斗争会现场;红卫兵给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剃“鬼头”;哈尔滨市“极乐寺”的和尚被迫拿着批判佛经的标语照相。“第3、4幅照片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就曾侵权使用过,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诉讼。”李振盛说。10年前的那次诉讼,法院最后判定江苏人民出版社侵权并赔偿李振盛经济损失,并以“冯骥才作为文字作者,对出版社如何使用插图、是否合法使用,没有法定的审核义务”判定冯骥才不侵权。但是李振盛认为,同一个作家的同一本书对同一摄影家的作品两次侵权,这是一起国内极为罕见的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冯先生是一个知名的文化人士,理应有起码的道德,带头尊重别人的著作权。李振盛此后曾主动与时代文艺出版社联系,期望能够得到一个友善的回应,但并未如愿。
记者数次拨通冯骥才先生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但因种种原因,终未能得到他对此事的说法。(常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