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Base on one field Cast our eyes on the whole world

立足一域 放眼全球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帮非遗丢掉拐杖

发布时间:2014-07-2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字号: +-
563
        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融入市场、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才是根本出路

  近日,沾化渔鼓戏剧团排演的渔鼓戏郑板桥系列剧连续第三次获得全国小戏最高奖。古老的渔鼓戏湮没近50年后重焕青春,有些出人意料。

  渔鼓戏当年濒临消亡,与群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趋向脱节不无关系,那么缘何又在经济社会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各方青睐呢?科学处理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依靠政府的政策和投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让一些群众喜欢的传统戏曲去接受市场风雨的考验和历炼,充分融入市场、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才是根本出路。

  那么,怎样才能融入市场呢?

  以沾化渔鼓戏剧团为例。据了解,发掘整理渔鼓戏的过程异常艰苦,挖掘整理人员从剧本到板式、唱腔,对渔鼓戏进行了大量的文字和音像资料记录。并且,完全按照原剧形态,“翻排”了《度林英》等数出渔鼓戏原生态剧,在充分继承中体味渔鼓戏的艺术特色,把握渔鼓戏在体现地方特色文化上的精髓。

  然而,人们在整理与“翻唱”渔鼓戏中,逐渐发现渔鼓戏原有的“三句一扣”的音乐体制,过于平缓,少有起伏,已经不能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审美需求合拍,更无法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于是,他们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结合观众意见,在继承渔鼓戏高亢、古朴特色的基础上,柔和当地船号形成了“一人唱众人合,领合呼应”及“帮、打、唱”三位一体的演唱形式,领、伴唱结合的形式使整个唱腔丰富多彩,演唱起来此起彼伏、跳跃跌宕,非常明快,同时,以乡音土语化雅为俗,吐字清晰、润腔自如、流畅上口、别有浓趣。

  为改变传统表演“多粗少细”、“多拙少巧”的状况,他们根据剧情和人物需要,在原表演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剧种及现代舞蹈语汇之精华,创试了渔鼓舞蹈、渔鼓说唱等新的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

  其实,群众是否喜爱是一种民间艺术能否走向市场、有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晴雨表”。我觉得,一个原本要瘫痪的地方艺术团体能够获得新生,最重要原因正是在于他们在继承中融入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继承。继承就要充分体现沾化渔鼓戏自身特点,保持沾化渔鼓戏原有的传统特色风貌,创新就要在时代文化背景下和沾化渔鼓戏本体下,通过创新融进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体现新的时代气息,适应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审美需求,让群众来缔造传统戏曲发展的今日辉煌。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扔掉或失去政府与外力扶持的“拐杖”后,仍然能够稳健前行,并且步履越来越铿锵。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