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52/h5/_files/images/indexban.png)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法国“上海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受热捧(图)
字号: +-
563
![](http://int.ipr.gov.cn/inter/article/ArticleImages/217791.jpg)
![](http://int.ipr.gov.cn/inter/article/ArticleImages/217802.jpg)
![](http://int.ipr.gov.cn/inter/article/ArticleImages/217813.jpg)
![](http://int.ipr.gov.cn/inter/article/ArticleImages/217824.jpg)
【新民网·晚报精选】又一次,全场掌声雷动……
无论是在时尚之都巴黎,还是在南北部的乡村市镇;无论是在百年历史的嘉沃音乐厅,还是在设计现代的城市节庆厅,热情的法国人就这样一次次将雷鸣般的掌声,献给了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演员们。
连续三天,作为法国“上海周”的重头戏之一,“世博之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在法国不断掀起高潮。这种文化推介的独特魅力,让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民萌生了到中国、到上海参观2010年世博会的念头。
虽然这只是一场90分钟左右的演出,但是法国观众却欣赏到了辽阔中国大地上,五千年文明史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品。从琴箫合奏的《梅花三弄》,到“百戏之祖”昆曲的《牡丹亭》选段;从悠扬的二胡与竹笛表演,到欢愉轻快的云南海菜腔;从宛如自然之音的侗族大歌,到字少腔长的蒙古族长调……这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作品,以其极富张力的艺术气质和东方智慧,征服了从南到北的无数法兰西人。
法国当地时间11月26日晚9时40分,刚刚看完演出的艾特来奇市市民皮埃尔跷着大拇指,对记者兴奋地说:“这台晚会好极了!棒极了!它给我一个强烈的愿望——2010年一定要去上海参观你们的世博会。我相信,那将会是一届令人难忘的世博会!”(记者张龙 摄/刘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