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中国一直重视发展基因技术,政府向被誉为“基因剪刀手”的基因编辑新技术Crispr投入了大量资金,鼓励研究人员推动这项科技发展。中国科学家称,他们是全球首个运用Crispr技术使小麦对一种常见真菌病害产生抵抗力的科学家之一。此外,中国科学家还利用这项技术培育出肌肉更发达的狗以及瘦肉猪。
背靠中国政府财力支持的科研项目最终可能被农业和医药公司相上。北京正在资助的项目包括:打造抗疾病西红柿、乳癌疗法和提高大豆中的油含量等。去年,在政府的资助下,中国中山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利用Crispr技术修改了人类胚胎基因,在国际上引发争议。
Crispr技术原名是Crispr-Cas9,它像一副成本低、精确度高的分子剪刀一样可以裁去不想要的部分基因,以及植入想要的基因。它给以往费时费钱并且不准确的基因编辑过程带来了革命,全球科学家和企业界都在探索这项新技术的商业潜力。中国科研机构的实力使得它们最终将与已经获得数百万风投的美国基因编辑公司正面交锋。
“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和人体解剖学副教授Paul Knoepfler说:“我认为,在全球美国和中国在Crispr-Cas9研究上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美国目前已经在具有影响力的论文、Crispr生物科技和知识产权上取得优势,中国也发表了的大量Crispr技术用于动物身上的论文。”
去年9月,据波士顿咨询集团估测,自2013年以来,美国基因编辑公司已经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投资。Editas Medicine Inc、Intellia Therapeutics Inc和Poseida Therapeutics Inc是正在研究利用Crispr技术治疗疾病的美国企业。本月Editas成为了今年美股IPO第一股,融资1.09亿美元。目前Crispr技术用于治疗疾病还有待验证,但全球药企都看好其潜力。
与美国相反,目前中国的基因编辑科技很少获得私人投资。去年12月,A股上市公司劲嘉股份公布将向首次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中山大学提供300万元人民币(46万美元)。这家原本印刷香烟盒的公司已经将医疗行业确认为核心的增长领域,并希望最终分享Crispr技术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科研成果。
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至少获得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两个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该校研究人员编辑人类胚胎,是想要尝试修正引起地中海贫血的基因。
去年,中国全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向至少42个Crispr项目拨款2300万元人民币(350万美元),同比翻一倍以上。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扶持任何摧毁或创造人类胚胎的科研项目。本月,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宣布,允许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进行Crispr研究,但他们仍需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专利使用费
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多家学术机构已经在申请Crispr-Cas9技术的专利。中国公司未来将面临的其中一个挑战是——一旦一些专利在全球授予,它们需要获得将Crispr技术用于商业目的的授权许可。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基因工程中心教授Jin-Soo Kim说:“如果不能从这些机构手中拿到专利,在中国或其他地区的商业应用将受到阻挠。”
Crispr技术已经在中国催生了向外国研究实验室和医药公司供应转基因动物新的新产业。美国和中国科学家都看到了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它有望培育出抗疾病的种子和质量更佳的肉食。
据介绍,在中国利用Crispr技术养殖一头转基因猪需要花费70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的成本要高三到四倍。中国的劳动力和其他成本更低。
由于安全性有待研究,利用Crispr技术的转基因动植物目前还未上市销售。在农业领域,中国科学家及其商业合作伙伴同样需要与相关专利的持有者商谈及支付专利使用费。去年6月,美国种子公司杜邦先锋与最早发现Cas9蛋白质基因编辑功能的企业之一——维尔纽斯大学签署了授权许可协议。
(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译)
背靠中国政府财力支持的科研项目最终可能被农业和医药公司相上。北京正在资助的项目包括:打造抗疾病西红柿、乳癌疗法和提高大豆中的油含量等。去年,在政府的资助下,中国中山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利用Crispr技术修改了人类胚胎基因,在国际上引发争议。
Crispr技术原名是Crispr-Cas9,它像一副成本低、精确度高的分子剪刀一样可以裁去不想要的部分基因,以及植入想要的基因。它给以往费时费钱并且不准确的基因编辑过程带来了革命,全球科学家和企业界都在探索这项新技术的商业潜力。中国科研机构的实力使得它们最终将与已经获得数百万风投的美国基因编辑公司正面交锋。
“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和人体解剖学副教授Paul Knoepfler说:“我认为,在全球美国和中国在Crispr-Cas9研究上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美国目前已经在具有影响力的论文、Crispr生物科技和知识产权上取得优势,中国也发表了的大量Crispr技术用于动物身上的论文。”
去年9月,据波士顿咨询集团估测,自2013年以来,美国基因编辑公司已经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投资。Editas Medicine Inc、Intellia Therapeutics Inc和Poseida Therapeutics Inc是正在研究利用Crispr技术治疗疾病的美国企业。本月Editas成为了今年美股IPO第一股,融资1.09亿美元。目前Crispr技术用于治疗疾病还有待验证,但全球药企都看好其潜力。
与美国相反,目前中国的基因编辑科技很少获得私人投资。去年12月,A股上市公司劲嘉股份公布将向首次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中山大学提供300万元人民币(46万美元)。这家原本印刷香烟盒的公司已经将医疗行业确认为核心的增长领域,并希望最终分享Crispr技术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科研成果。
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至少获得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两个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该校研究人员编辑人类胚胎,是想要尝试修正引起地中海贫血的基因。
去年,中国全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向至少42个Crispr项目拨款2300万元人民币(350万美元),同比翻一倍以上。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扶持任何摧毁或创造人类胚胎的科研项目。本月,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宣布,允许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进行Crispr研究,但他们仍需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专利使用费
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多家学术机构已经在申请Crispr-Cas9技术的专利。中国公司未来将面临的其中一个挑战是——一旦一些专利在全球授予,它们需要获得将Crispr技术用于商业目的的授权许可。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基因工程中心教授Jin-Soo Kim说:“如果不能从这些机构手中拿到专利,在中国或其他地区的商业应用将受到阻挠。”
Crispr技术已经在中国催生了向外国研究实验室和医药公司供应转基因动物新的新产业。美国和中国科学家都看到了这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它有望培育出抗疾病的种子和质量更佳的肉食。
据介绍,在中国利用Crispr技术养殖一头转基因猪需要花费70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的成本要高三到四倍。中国的劳动力和其他成本更低。
由于安全性有待研究,利用Crispr技术的转基因动植物目前还未上市销售。在农业领域,中国科学家及其商业合作伙伴同样需要与相关专利的持有者商谈及支付专利使用费。去年6月,美国种子公司杜邦先锋与最早发现Cas9蛋白质基因编辑功能的企业之一——维尔纽斯大学签署了授权许可协议。
(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