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中国企业报》就“达芬奇”式品牌现象采访徐新明律师

发布时间:2011-08-03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陈青松
字号: +-
563
摘要:国内知识产权专家、北京市铭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新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像鳄鱼、袋鼠等国际知名品牌,在不同的国家都有注册,但这些大品牌历史很复杂;在众多的“国外品牌”中,既有真正的国外品牌,也有不少中国人在国外注册后再回到国内生产销售的。

王利博制图

  “达芬奇”家具事件在持续发酵。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走访调查了北京一些大的商场、超市,发现假洋品牌现象不仅存在于“达芬奇”这样的家居建材行业,在化妆品、食品、服装等行业也大量存在。
  
        国内知识产权专家、北京市铭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新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像鳄鱼、袋鼠等国际知名品牌,在不同的国家都有注册,但这些大品牌历史很复杂;在众多的“国外品牌”中,既有真正的国外品牌,也有不少中国人在国外注册后再回到国内生产销售的。
假洋品牌大行其道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市场上既有真正的进口产品,也有部分材料进口的产品,但也有不少国内生产的所谓“洋品牌”。明明是本国品牌,却偏要起个洋名冒充洋货;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企业,却非要伪装“与国外有某种联系”。

  7月25日,记者在北京一些大型商场、超市进行调查,发现食品、服装等行业“穿洋马甲”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一家超市服装鞋帽区,顾客来来往往非常热闹,在各式各样醒目的LOGO商标前,记者看到一款“意大利袋鼠”皮鞋。现场有四五个顾客正在试穿“意大利袋鼠”。
  店员告诉记者:“这是正宗的意大利品牌。这个店每天能卖四五十双左右。
  经仔细观察,记者突然发现皮鞋盒上“产地”一栏内标明的却是国内。对于记者的疑问,店员向记者解释说,是意大利袋鼠公司授权国内生产的,但商标权属于法国,至于品牌的来龙去脉,她也不清楚。
  据记者了解,2000年阿尔皮纳公司成为意大利“L’ALPINA(阿尔皮纳)+袋鼠图形”商标在我国港、澳及大陆的惟一许可使用生产商。记者遂致电阿尔皮纳公司国内总代理,该公司称,意大利袋鼠与法国没有关系。通常情况下目前国内一些公司为了借用“意大利袋鼠”品牌,在国外注册意大利袋鼠公司,然后与国内公司签订品牌经营协议和代理协议,通过授权方式使用“国外”商标。
  记者又致电“澳洲袋鼠”皮具中国独家总代理广州市凯格路皮具有限公司,公司销售部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凯格路皮具只在北京大商场销售,其“袋鼠”商标是“图形+文字”,但国内不少“袋鼠”商标或者只有图形,或者只有文字。
  该公司负责人称,在服装鞋帽行业有不少中国人在国外注册后,在国内生产销售的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多款所谓的“洋品牌”,产地都是在国内。
  随后,记者又在北京东城区、朝阳区的几家商城内看到多款洋品牌商品,产地明明是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但商家偏打着欧美国家授权等旗号销售。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说是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某个品牌独家授权,实际上都是小工厂里生产出来的。”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表示,假冒洋品牌的生产、销售在当前已经“常态化”,各个行业假冒洋品牌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服装、食品等行业最为突出。

中介机构炮制“洋品牌”内幕


  中国制造的产品贴上外商标签,摇身一变就成为“洋人”,身价立马暴涨,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公开的秘密。至于变身的途径,不外乎在国外注册公司、注册商标等几种。

  在外国注册一家正规公司,门槛限制不高,通过中介公司很容易办理。
  《中国企业报》记者以委托在国外注册公司的名义,联系上深圳一家专门代理国外公司注册的中介公司。业务员张小姐听完记者来意后,便热情地介绍:“只要你缴纳1万元人民币左右费用,我们公司就可以帮你在英国、美国注册一家公司。英国公司10天左右就可完成注册,美国公司则需要一个月左右。”张小姐还介绍,在国外注册公司程序很简单,英国和美国都是虚拟资本注册,只要提供申请人身份证、护照、公司名字即可。
  张小姐说,以前找她们代理的国内公司很多,都是在欧美注册一家空壳公司后在国内经营。
  据了解,申请人只要将地址、商标图样等基本信息提供给中介机构,就可以完成在国外注册商标。明明是国产货,却在国外注册个商标,就变成了所谓的“进口货”,价格一路飙升。
  不少所谓的国际知名品牌,都是委托专业注册公司在意大利、法国等国注册一个空壳公司,弄一个“出生证明”,只要在国内建个厂,引进一些设备,按国外某个标准生产,就自称是“原装进口”。这些企业生产销售其实都是在国内完成,却进行洋背景宣传。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要做“假洋品牌”?“一位长期关注假洋品牌的专家指出,追求更高利润是根本。有些厂商利用公众盲目追求欧美品牌的心理,采用各种手法将自己包装成合法的洋品牌,钻空子牟暴利。”这位品牌专家表示。
  在国外注册商标的时候,企业往往会取个洋名。对于本土企业为何热衷取洋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认为,这主要跟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观念有关。
  “同样的产品,起了洋名字接受度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这就促使了很多企业通过起洋名字来提升品牌认知度和企业利润。”黄升民表示。
  相关手续齐备后,某些企业便把国内生产的产品先“出口”到国外,几经包装后再运回国内销售,这样便拿到了海关报关单,产品价格就猛增数倍。最为典型的是目前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达芬奇”家具。广东东莞生产的家具,在“达芬奇”公司运作下,从深圳口岸出港,运往意大利,然后再从意大利运回上海,最后从上海报关回到国内,这样就形成了一条“进口家具”的链条。

“假洋品牌”背后:崇洋心态、本土品牌弱势和监管漏洞


  中国目前还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产品还没有摆脱“低端制造”的形象。有远见的国内企业应该正视“假洋品牌”现象,积极推动自身品牌建设。

  在“中国制造”遍布全球的背景下,国内一些企业为什么还要假冒“洋品牌”?
  徐新明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深层次看,目前我国假洋品牌盛行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某些不法企业为了节省品牌建设的时间,省去品牌建设的巨额投入,借洋品牌提高自己的身份,赚取高额利润。二是企业为了利于产品销售,利用某些消费者先入为主崇尚国外产品的心理销售产品。消费者不惜花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购买“洋品牌”的原因,除了一般的炫富心理外,主要还是基于对国内品牌的不信任。
  知识产权专家王科峰认为,一方面,一些人消费观念还不成熟,有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一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所谓昂贵的东西,片面地认为越贵的东西越好,忽略了产品本身真实价值;另一方面,国外有些商品确实在质量、服务等方面比国内产品做得好,两相比较,国内消费者自然更青睐国际品牌。
  另外,监管存在漏洞也是“假洋品牌”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部分产品做了假出口后,摇身就变成天价高档次产品。专家认为,“假洋品牌”盛行的背后,暴露出我国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漏洞。不少产品虽然质量不佳,却能靠“洋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给公众留下良好印象,这与相关监管部门监督不力、执法不严有很大关系。
  但对“假洋品牌”这一现实问题,业内人士也持有不同观点。一位品牌界人士认为:“真正的一线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手续非常繁琐,而且价格虚高,国内普通消费者很难承受,阻碍了一线国际品牌的进驻。由国内公司运作的品牌,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认真做品牌、培育品牌就没问题。这起码代表了品牌的国际化决心。”
  品牌专家、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认为,单纯指责消费者高看洋品牌并不完全正确。部分不法企业突破道德底线,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后牟取暴利,也是“假洋品牌”盛行的重要原因。
  “我认为买产品关键在于质量和服务,至于产品来自国外还是国内都无所谓。现在国内家电技术过硬,所以我家里的空调、冰箱、电视都是国产品牌。但有些产品说实话我就得慎重考虑了,比如汽车、手机等,我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国外品牌。”采访中,一位姓李的先生这样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