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杜康两伊之争有望终结
字号: +-
563
●几十年的“两伊大战”又升级。在汝阳杜康发出破产公告后,伊川杜康高调表示将收购汝阳杜康,最终促使“两伊”走上大一统。
●但汝阳杜康对于“两伊合并”的说法不以为然,相反,寻求重组、争取自立门户才是其一直追求的目标。
●在伊川杜康的布局中,收购汝阳杜康只是计划链条中的一环,借道杜康步入资本市场,力求集团整体打包上市,才是最终目的。
7月3日上午,雨后的洛阳天气相当凉爽。
在洛阳市的华阳大酒店内,一场声势浩大的杜康经销商大会气氛热烈。来自全国的800余名经销商和数十家媒体济济一堂,这其中,还包括伊川杜康召集来的数家中央级媒体。
“两伊走上大统一,乃是众望所归,持续了30多年杜康的商标战年内有望终结。”会上,河南杜康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伊川杜康)董事长刘更申高调表示。而在场的经销商,也显得群情激昂。
其实,刘更申表述整合汝阳杜康的想法,已不是第一次了,在6月23日的某白酒业论坛上,刘更申就曾表示,收购汝阳杜康志在必得。“汝阳杜康除了被我收购,已经别无他路了。”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如此高调的刘更申,信心来自哪里?事实是否真能如他所愿?汝阳杜康甘心被其纳入囊中吗?几十年来硝烟滚滚的两伊大战,真能在他手中终结吗?
历史:几十年恩恩怨怨
“如果不是当年的法律不健全,哪会有这几十年的纷争。”谈及两伊纷争,伊川杜康董事长助理范冠超唏嘘不已。
1972年,伊川县率先开展杜康酒的研制。此后,与杜康出生和酿酒有关的另外两个地方——河南汝阳、陕西白水也先后办起了杜康酒厂。
1981年,经河南省政府协调,杜康酒由伊川杜康进行商标注册,汝阳、白水也可以使用。其后几年,伊川、汝阳、白水3家酒厂共同使用杜康商标,并一度创造了杜康酒的辉煌鼎盛时期。
然而,3家企业共同使用一个商标的匪夷所思的局面,也为以后的拉据战埋下了祸根。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家酒厂陷入了“你打广告我受益,我出新品你复制”的怪圈,一家进入某个市场取得销售的上升势头后,另外两家便马上跟进。三家企业从此口水战不断。
尤其是同在洛阳的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为了抢市场而短兵相接,矛盾步步升级,甚至一度升级到了“武斗”——2000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糖酒会上,双方销售人员最后甚至大打出手。同城兄弟间化不开的恩怨情仇弥漫在洛阳城。
而另一种看不见的硝烟在法庭上也浓烟滚滚。
汝阳杜康对于自己没有商标注册权一直耿耿于怀。1989年,汝阳杜康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杜康河”、“杜康泉”、“杜康村”商标注册,并得到批准,伊川杜康对此强烈不满。而后,两家企业为了争夺商标的马拉松法庭之战,又持续了15年。2004年6月,伊川杜康最终胜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1996年,汝阳杜康又以“汝阳杜康”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并在2006年9月一审胜诉。伊川杜康哪能容忍?2006年11月,伊川杜康再次向北京市高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给予汝阳公司注册的“汝阳杜康”商标。官司至今悬而未决。
而汝阳杜康,也不甘心只扮演被告的角色。2004年10月,汝阳杜康反身将伊川杜康推上被告席,诉其仿制包装,侵犯自己的“中华杜康酒”商标。
马拉松式的家族内讧,使得各种与杜康商标近似的商标泛滥,假酒横行,使得杜康商标的市值从鼎盛时的50亿元缩到了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洛阳市场,各种名目的杜康品牌就有400多个,全国各地有杜康酒生产线30多条,甚至出2万元就可以买到杜康酒的生产权。
2006年9月,“杜康”痛失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只顾着打官司了,忽视了对历史遗产的呵护与传承。”
摆阵:法律武器与文化造势
事实上,在两家企业几十年的战争里,没有哪方是一直处于上风的。此前由于没有商标权而底气不足的汝阳杜康在1993年迎来转机。当年,汝阳县委书记调任洛阳市市长,在其任上的两年,由于政策倾斜,汝阳杜康迅速壮大。
而落寞的伊川杜康酒厂(伊川杜康前身)乱了阵脚,开始进行疯狂的低价倾销。尽管先后上任8位厂长,也没有挽回颓势。2002年8月,伊川杜康酒厂正式宣布破产。
2003年5月,标价8000万~9000万元的伊川杜康酒厂拍卖因无人交纳保证金而流拍。在这种尴尬境地,当地的房地产商刘更申看到了商机,在同年11月22日,以议价方式用4501万元拿下了伊川杜康酒厂。
“从收购伊川杜康酒厂开始,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打定主意要收购汝阳杜康。”刘更申说,“如果收购汝阳杜康不成功,那就说明我投资伊川杜康是失败的。”
他的第一招是法律武器。在2004年6月,汝阳杜康败于那场长达15年的法庭纷争战之时,刘更申马上在3天后乘胜追击,再次将汝阳杜康送上法庭,状告其推出与自己同样的产品,侵犯其“杜康酒祖”商标。
一边利用法律让对手继续喘不过气,另一边,刘更申则不停为自己造势。
2007年3月,由伊川杜康申报的“杜康酿酒工艺”,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洛阳市申报成功的11个省级项目之一。此在当时被媒体认为是为弘扬杜康精神、保护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此以外,在知识产权方面,伊川杜康核准注册了35件商标,取得了28项专利,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专权管理先进企业。
在今年5月商务部等国家六部委评选的“中国名酒”评选中,伊川杜康榜上有名。“虽然那个活动被暂停了,但是那也是我们的光荣啊。”刘更申谈起此事,依然掩不住自己的兴奋。
更大的看点在于,伊川杜康计划投入6000万元启动的“酒祖拜祖”大典,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伊川县政府非常支持,这将是一次盛会。”范冠杰说。
舆论造势也是刘更申的必杀技之一。“杜康不应该分为伊川杜康、汝阳杜康或白水杜康,这样实际上降低了杜康的品牌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结束鼎立、走向统一,这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自从接收伊川杜康,“杜康统一论”就时常能在刘更申的口中听到。而这种论调,事实上也是业内的主流观点。
其实早在1992年,洛阳市政府曾将两家企业组成中国洛阳杜康集团,不过最后无果而终。出席7月3日经销商大会的洛阳市某领导,也委婉地表达了“两伊统一”的愿望。在舆论上,伊川杜康已经占了上风。
契机:汝阳杜康破产
终于走入破产程序的汝阳杜康,让刘更申感到机会来了。
由于种种国企病积弊于一身,目前汝阳杜康负债6亿多元,净资产为负3亿多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在今年年初,汝阳杜康就表示将进行破产重组。最终在今年5月31日,汝阳杜康发出破产公告,宣告走入破产程序。也就是从那以后,刘更申才明确表示,伊川杜康将整合汝阳杜康,并且胜券在握。
“现在我们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位伊川杜康的工作人员如此对记者说。
“汝阳杜康只能卖给我。”刘更申肯定地说,“破产的企业商标合同是无效的,一个没有商标权的企业谁会要呢?谁愿意一接手一个新企业就立刻官司缠身?”
他更表示,如果伊川杜康对于要求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给予汝阳杜康注册的“汝阳杜康”商标官司败诉的话,他将继续上诉,并将起诉对方侵权和仿冒。而如果能够胜诉,那么“收购汝阳杜康就不是志在必得了,而是顺理成章了,商标都是我的了,企业还能是别人的么?”
无论官司胜败,伊川杜康都似乎是吃定汝阳杜康了。所存在的区别只是收购价格的差异。“如果胜诉的话,价格好商量,而走拍卖程序的话,就要付出的代价多一些。”他表示,如果进展顺利,年内即可将汝阳杜康纳入囊中。
而汝阳杜康对于“两伊合并”的说法不以为然,相反,争取自立门户才是其一直以来的目标。
汝阳杜康的张姓主任表示,对于与伊川杜康的官司,汝阳杜康将奉陪到底。而且现在企业正在进行资产评估与对外招商工作,已经与国内、国外的众多企业进行接触了。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汝阳杜康已经与香港社汇集团签署了重组意向。不过双方一直没有谈拢。
“其实很多有意接手汝阳杜康的企业,在来考察的时候都会先来伊川杜康,搞清楚两家企业的官司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决定是否接手。”范冠杰说。
这些企业最终会因为害怕官司缠身而放弃,还是最终和伊川杜康竞争到底,现在还不得而知。
河南省酿酒协会人士也对双方的整合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两家企业的合并会牵涉到很多法律问题,要牵到一起并不那么容易,“只能看市场说话”。
目标:伊川杜康实现上市
收购汝阳杜康,只是刘更申理想棋局中的一步。让伊川杜康上市,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其实从当初决定收购伊川杜康,就有这个目标了,收购就是为了上市。”刘更申坦言,从接手伊川杜康开始,公司已经开始着手为上市做准备。
范冠杰表示,上市工作已经列入集团议事日程,相关准备工作现在正积极进行。“已经与会计事务所联系,看看上市都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去准备。”
另一边,刘更申正在为上市进行人才储备。当年,亲手将自己房地产销售的干将刘苗琴送上飞往英国的航班时,刘更申就已经打好了算盘:3年后,金融管理学毕业的刘苗琴学成归来,可以带领伊川杜康迅速进入现代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融资只是一方面,上市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传承问题和获得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刘更申如是说。
但是,收购伊川杜康就是目标明确地谋求上市,这与其背后的房地产集团背景有无关系?这不禁引人遐想。
众所周知,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企业上市限制条件较多、门槛过高。中国股市IPO的公司接近180家,房地产行业IPO公司却仅仅只有4家,而且清一色是由国有股份控股。
借道杜康而步入资本市场,不可谓不是一条捷径。刘更申也表示,“将来力求集团整体打包上市。”但他强调,是以酒为主业。
刘更申打造一个庞大资本帝国的“野心”昭然可见,吞并汝阳杜康,只是他完整计划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环能否适时地连接上,很快就可见分晓。(记者 司超慧)
●但汝阳杜康对于“两伊合并”的说法不以为然,相反,寻求重组、争取自立门户才是其一直追求的目标。
●在伊川杜康的布局中,收购汝阳杜康只是计划链条中的一环,借道杜康步入资本市场,力求集团整体打包上市,才是最终目的。
7月3日上午,雨后的洛阳天气相当凉爽。
在洛阳市的华阳大酒店内,一场声势浩大的杜康经销商大会气氛热烈。来自全国的800余名经销商和数十家媒体济济一堂,这其中,还包括伊川杜康召集来的数家中央级媒体。
“两伊走上大统一,乃是众望所归,持续了30多年杜康的商标战年内有望终结。”会上,河南杜康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伊川杜康)董事长刘更申高调表示。而在场的经销商,也显得群情激昂。
其实,刘更申表述整合汝阳杜康的想法,已不是第一次了,在6月23日的某白酒业论坛上,刘更申就曾表示,收购汝阳杜康志在必得。“汝阳杜康除了被我收购,已经别无他路了。”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如此高调的刘更申,信心来自哪里?事实是否真能如他所愿?汝阳杜康甘心被其纳入囊中吗?几十年来硝烟滚滚的两伊大战,真能在他手中终结吗?
历史:几十年恩恩怨怨
“如果不是当年的法律不健全,哪会有这几十年的纷争。”谈及两伊纷争,伊川杜康董事长助理范冠超唏嘘不已。
1972年,伊川县率先开展杜康酒的研制。此后,与杜康出生和酿酒有关的另外两个地方——河南汝阳、陕西白水也先后办起了杜康酒厂。
1981年,经河南省政府协调,杜康酒由伊川杜康进行商标注册,汝阳、白水也可以使用。其后几年,伊川、汝阳、白水3家酒厂共同使用杜康商标,并一度创造了杜康酒的辉煌鼎盛时期。
然而,3家企业共同使用一个商标的匪夷所思的局面,也为以后的拉据战埋下了祸根。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家酒厂陷入了“你打广告我受益,我出新品你复制”的怪圈,一家进入某个市场取得销售的上升势头后,另外两家便马上跟进。三家企业从此口水战不断。
尤其是同在洛阳的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为了抢市场而短兵相接,矛盾步步升级,甚至一度升级到了“武斗”——2000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糖酒会上,双方销售人员最后甚至大打出手。同城兄弟间化不开的恩怨情仇弥漫在洛阳城。
而另一种看不见的硝烟在法庭上也浓烟滚滚。
汝阳杜康对于自己没有商标注册权一直耿耿于怀。1989年,汝阳杜康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杜康河”、“杜康泉”、“杜康村”商标注册,并得到批准,伊川杜康对此强烈不满。而后,两家企业为了争夺商标的马拉松法庭之战,又持续了15年。2004年6月,伊川杜康最终胜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1996年,汝阳杜康又以“汝阳杜康”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并在2006年9月一审胜诉。伊川杜康哪能容忍?2006年11月,伊川杜康再次向北京市高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给予汝阳公司注册的“汝阳杜康”商标。官司至今悬而未决。
而汝阳杜康,也不甘心只扮演被告的角色。2004年10月,汝阳杜康反身将伊川杜康推上被告席,诉其仿制包装,侵犯自己的“中华杜康酒”商标。
马拉松式的家族内讧,使得各种与杜康商标近似的商标泛滥,假酒横行,使得杜康商标的市值从鼎盛时的50亿元缩到了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洛阳市场,各种名目的杜康品牌就有400多个,全国各地有杜康酒生产线30多条,甚至出2万元就可以买到杜康酒的生产权。
2006年9月,“杜康”痛失商务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只顾着打官司了,忽视了对历史遗产的呵护与传承。”
摆阵:法律武器与文化造势
事实上,在两家企业几十年的战争里,没有哪方是一直处于上风的。此前由于没有商标权而底气不足的汝阳杜康在1993年迎来转机。当年,汝阳县委书记调任洛阳市市长,在其任上的两年,由于政策倾斜,汝阳杜康迅速壮大。
而落寞的伊川杜康酒厂(伊川杜康前身)乱了阵脚,开始进行疯狂的低价倾销。尽管先后上任8位厂长,也没有挽回颓势。2002年8月,伊川杜康酒厂正式宣布破产。
2003年5月,标价8000万~9000万元的伊川杜康酒厂拍卖因无人交纳保证金而流拍。在这种尴尬境地,当地的房地产商刘更申看到了商机,在同年11月22日,以议价方式用4501万元拿下了伊川杜康酒厂。
“从收购伊川杜康酒厂开始,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打定主意要收购汝阳杜康。”刘更申说,“如果收购汝阳杜康不成功,那就说明我投资伊川杜康是失败的。”
他的第一招是法律武器。在2004年6月,汝阳杜康败于那场长达15年的法庭纷争战之时,刘更申马上在3天后乘胜追击,再次将汝阳杜康送上法庭,状告其推出与自己同样的产品,侵犯其“杜康酒祖”商标。
一边利用法律让对手继续喘不过气,另一边,刘更申则不停为自己造势。
2007年3月,由伊川杜康申报的“杜康酿酒工艺”,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洛阳市申报成功的11个省级项目之一。此在当时被媒体认为是为弘扬杜康精神、保护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此以外,在知识产权方面,伊川杜康核准注册了35件商标,取得了28项专利,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专权管理先进企业。
在今年5月商务部等国家六部委评选的“中国名酒”评选中,伊川杜康榜上有名。“虽然那个活动被暂停了,但是那也是我们的光荣啊。”刘更申谈起此事,依然掩不住自己的兴奋。
更大的看点在于,伊川杜康计划投入6000万元启动的“酒祖拜祖”大典,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伊川县政府非常支持,这将是一次盛会。”范冠杰说。
舆论造势也是刘更申的必杀技之一。“杜康不应该分为伊川杜康、汝阳杜康或白水杜康,这样实际上降低了杜康的品牌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结束鼎立、走向统一,这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自从接收伊川杜康,“杜康统一论”就时常能在刘更申的口中听到。而这种论调,事实上也是业内的主流观点。
其实早在1992年,洛阳市政府曾将两家企业组成中国洛阳杜康集团,不过最后无果而终。出席7月3日经销商大会的洛阳市某领导,也委婉地表达了“两伊统一”的愿望。在舆论上,伊川杜康已经占了上风。
契机:汝阳杜康破产
终于走入破产程序的汝阳杜康,让刘更申感到机会来了。
由于种种国企病积弊于一身,目前汝阳杜康负债6亿多元,净资产为负3亿多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在今年年初,汝阳杜康就表示将进行破产重组。最终在今年5月31日,汝阳杜康发出破产公告,宣告走入破产程序。也就是从那以后,刘更申才明确表示,伊川杜康将整合汝阳杜康,并且胜券在握。
“现在我们是天时地利人和。”一位伊川杜康的工作人员如此对记者说。
“汝阳杜康只能卖给我。”刘更申肯定地说,“破产的企业商标合同是无效的,一个没有商标权的企业谁会要呢?谁愿意一接手一个新企业就立刻官司缠身?”
他更表示,如果伊川杜康对于要求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给予汝阳杜康注册的“汝阳杜康”商标官司败诉的话,他将继续上诉,并将起诉对方侵权和仿冒。而如果能够胜诉,那么“收购汝阳杜康就不是志在必得了,而是顺理成章了,商标都是我的了,企业还能是别人的么?”
无论官司胜败,伊川杜康都似乎是吃定汝阳杜康了。所存在的区别只是收购价格的差异。“如果胜诉的话,价格好商量,而走拍卖程序的话,就要付出的代价多一些。”他表示,如果进展顺利,年内即可将汝阳杜康纳入囊中。
而汝阳杜康对于“两伊合并”的说法不以为然,相反,争取自立门户才是其一直以来的目标。
汝阳杜康的张姓主任表示,对于与伊川杜康的官司,汝阳杜康将奉陪到底。而且现在企业正在进行资产评估与对外招商工作,已经与国内、国外的众多企业进行接触了。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汝阳杜康已经与香港社汇集团签署了重组意向。不过双方一直没有谈拢。
“其实很多有意接手汝阳杜康的企业,在来考察的时候都会先来伊川杜康,搞清楚两家企业的官司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决定是否接手。”范冠杰说。
这些企业最终会因为害怕官司缠身而放弃,还是最终和伊川杜康竞争到底,现在还不得而知。
河南省酿酒协会人士也对双方的整合表示了担忧。他认为,两家企业的合并会牵涉到很多法律问题,要牵到一起并不那么容易,“只能看市场说话”。
目标:伊川杜康实现上市
收购汝阳杜康,只是刘更申理想棋局中的一步。让伊川杜康上市,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其实从当初决定收购伊川杜康,就有这个目标了,收购就是为了上市。”刘更申坦言,从接手伊川杜康开始,公司已经开始着手为上市做准备。
范冠杰表示,上市工作已经列入集团议事日程,相关准备工作现在正积极进行。“已经与会计事务所联系,看看上市都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去准备。”
另一边,刘更申正在为上市进行人才储备。当年,亲手将自己房地产销售的干将刘苗琴送上飞往英国的航班时,刘更申就已经打好了算盘:3年后,金融管理学毕业的刘苗琴学成归来,可以带领伊川杜康迅速进入现代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融资只是一方面,上市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传承问题和获得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刘更申如是说。
但是,收购伊川杜康就是目标明确地谋求上市,这与其背后的房地产集团背景有无关系?这不禁引人遐想。
众所周知,目前国家对房地产企业上市限制条件较多、门槛过高。中国股市IPO的公司接近180家,房地产行业IPO公司却仅仅只有4家,而且清一色是由国有股份控股。
借道杜康而步入资本市场,不可谓不是一条捷径。刘更申也表示,“将来力求集团整体打包上市。”但他强调,是以酒为主业。
刘更申打造一个庞大资本帝国的“野心”昭然可见,吞并汝阳杜康,只是他完整计划链条中的一环。这一环能否适时地连接上,很快就可见分晓。(记者 司超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