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日前,一则关于立体公交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其奇特的造型和缓解交通拥堵的方式令大家感到新奇。然而,早在50多年前,便出现了类似的专利。半个世纪前的立体公交专利是什么样的?立体公交技术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这样?下面,官微君同大家一起从专利的角度了解立体公交运输系统的技术演变过程。
立体公交运输系统通常包括用于搭载乘客的上层车体,以及可供乘客通过的下层空间,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以提高路面资源的利用效率。据报道,立体公交构想是由美国的两位建筑师于1969年提出的,但是并没有获得专利授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交通拥堵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桎梏,而立体公交领域的发明有力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该领域的发明创造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为了探寻该技术的发展脉络,笔者查找了国内外关于立体公交技术的部分专利申请,分析了其技术演变的过程,从专利的角度揭示了立体公交运输系统的进化史。
一种用于控制运载车辆的控制装置
US3197229A
1965年获权
1965年,北爱尔兰人Houlton获得了美国专利US3197229A:一种用于控制运载车辆的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这种装置包括上层的控制舱、四个支撑轮以及由轮子及其支撑件和车体构成的不封闭的下层空间。从结构上看,其已经具备了立体公交的两大基本元素,但发明该装置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治理拥堵,其下层空间是为了放置货物。
一种跨车
US4058183A
1977年获权
1977年,芬兰人Keijo获得了美国专利US4058183A:一种跨车。如图2所示,其包括驾驶室6、车体和下层空间11以及供移动的轮子7,其已经开始考虑如何使人便于通过的问题。其下层空间高达1.7米,可以让人在下层空间通过。
一种在预定工作区域线性移动的自动运输机器装置
US4702661A
1987年获权
又过了10年,意大利人Luciano于1987年获得了美国专利US4702661A:一种在预定工作区域线性移动的自动运输机器装置。如图3所示,这类运输机器的下层空间已经足以“过车”了,只是这里通过的车是其运输的货物,而非通行的汽车。同时,该装置两边的轮子是在轨道13上运动的,单从结构上看,已经初具立体公交运输系统结构的雏形,但是其作用不是为了治理拥堵。
一种在公共道路上运送乘客的方法和高架运输系统
US6539877A
2003年获权
1999年,美国人Saunders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名为一种在公共道路上运送乘客的方法和高架运输系统。该专利申请于2003年获得授权,专利号为US6539877A。如图4所示,这种高架运输系统包括高架车辆和专用站台,高架车辆具有上层乘客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支撑车厢的车轮组件,其中乘客车厢和公用道路路面之间的空间足以允许普通尺寸的乘用车辆通过。该专利完整地提出了为解决交通拥堵而采用高架车辆的技术方案。
随着我国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也逐渐凸显,立体公交技术在我国专利申请中也开始出现。
一种交通道路空间复用方法及其上层车辆
CN200510111587.4
2005年申请
专利申请人尹长青于2005年提交了申请号为CN200510111587.4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交通道路空间复用方法及其上层车辆,权利要求的内容为“一种上层车辆,包括上部车身和下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车身的宽度大于底盘下部,以使位于上部车身下面的底盘一侧留给可供其它车辆通过的道路空间”,参见图5。与此前的专利相比,其还提出了采用单边支撑的方式行驶,该结构对路面汽车活动的限制更小。
从2009年开始,有关立体公交运输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有了明显增长,例如:专利申请人宋有洲于2009年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0910040634.9、名为“宽体高架电车”的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人刘亚滨于2010年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1010601840.5、名为“跨式客车”的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人许宏伟于2011年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1120215721.6、名为“一种门式公交车”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总体而言,从1965年“形而像”的运载车辆,到1999年真正出现立体公交的专利申请,再到2009年后我国这类申请快速增长,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技术发展过程,其中既有技术的积累,也有人们对于治理交通拥堵的迫切需求。公众需求是发明创造的动力,现有技术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已有的专利申请能展示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对于热情满满的探索者或是犹豫不决的观望者而言,如能站在现有技术的肩膀上,相信能看到立体公交技术更系统、更全面的未来风景。
立体公交运输系统通常包括用于搭载乘客的上层车体,以及可供乘客通过的下层空间,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以提高路面资源的利用效率。据报道,立体公交构想是由美国的两位建筑师于1969年提出的,但是并没有获得专利授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交通拥堵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桎梏,而立体公交领域的发明有力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该领域的发明创造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为了探寻该技术的发展脉络,笔者查找了国内外关于立体公交技术的部分专利申请,分析了其技术演变的过程,从专利的角度揭示了立体公交运输系统的进化史。
一种用于控制运载车辆的控制装置
US3197229A
1965年获权
1965年,北爱尔兰人Houlton获得了美国专利US3197229A:一种用于控制运载车辆的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这种装置包括上层的控制舱、四个支撑轮以及由轮子及其支撑件和车体构成的不封闭的下层空间。从结构上看,其已经具备了立体公交的两大基本元素,但发明该装置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治理拥堵,其下层空间是为了放置货物。
一种跨车
US4058183A
1977年获权
1977年,芬兰人Keijo获得了美国专利US4058183A:一种跨车。如图2所示,其包括驾驶室6、车体和下层空间11以及供移动的轮子7,其已经开始考虑如何使人便于通过的问题。其下层空间高达1.7米,可以让人在下层空间通过。
一种在预定工作区域线性移动的自动运输机器装置
US4702661A
1987年获权
又过了10年,意大利人Luciano于1987年获得了美国专利US4702661A:一种在预定工作区域线性移动的自动运输机器装置。如图3所示,这类运输机器的下层空间已经足以“过车”了,只是这里通过的车是其运输的货物,而非通行的汽车。同时,该装置两边的轮子是在轨道13上运动的,单从结构上看,已经初具立体公交运输系统结构的雏形,但是其作用不是为了治理拥堵。
一种在公共道路上运送乘客的方法和高架运输系统
US6539877A
2003年获权
1999年,美国人Saunders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交了一件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名为一种在公共道路上运送乘客的方法和高架运输系统。该专利申请于2003年获得授权,专利号为US6539877A。如图4所示,这种高架运输系统包括高架车辆和专用站台,高架车辆具有上层乘客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支撑车厢的车轮组件,其中乘客车厢和公用道路路面之间的空间足以允许普通尺寸的乘用车辆通过。该专利完整地提出了为解决交通拥堵而采用高架车辆的技术方案。
随着我国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也逐渐凸显,立体公交技术在我国专利申请中也开始出现。
一种交通道路空间复用方法及其上层车辆
CN200510111587.4
2005年申请
专利申请人尹长青于2005年提交了申请号为CN200510111587.4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交通道路空间复用方法及其上层车辆,权利要求的内容为“一种上层车辆,包括上部车身和下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车身的宽度大于底盘下部,以使位于上部车身下面的底盘一侧留给可供其它车辆通过的道路空间”,参见图5。与此前的专利相比,其还提出了采用单边支撑的方式行驶,该结构对路面汽车活动的限制更小。
从2009年开始,有关立体公交运输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数量有了明显增长,例如:专利申请人宋有洲于2009年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0910040634.9、名为“宽体高架电车”的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人刘亚滨于2010年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1010601840.5、名为“跨式客车”的发明专利申请;专利申请人许宏伟于2011年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1120215721.6、名为“一种门式公交车”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总体而言,从1965年“形而像”的运载车辆,到1999年真正出现立体公交的专利申请,再到2009年后我国这类申请快速增长,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技术发展过程,其中既有技术的积累,也有人们对于治理交通拥堵的迫切需求。公众需求是发明创造的动力,现有技术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已有的专利申请能展示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方向,对于热情满满的探索者或是犹豫不决的观望者而言,如能站在现有技术的肩膀上,相信能看到立体公交技术更系统、更全面的未来风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