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2016专利圈儿大事件盘点

发布时间:2016-12-26 作者:
字号: +-
563
1 华为利用通信基础专利实现标准突破,获5G控制信道标准方案

美国时间11月17日凌晨,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的3GPP RAN1#87会议上,华为主导的Polar码(极化码)方案凭借59家代表的支持战胜了高通主推的LDPC和法国主推Turbo2.0,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编码方案。堪称是最近几代移动通信(2G、3G、4G)技术上,国内企业最大的一次突破。

小圈儿点评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通信技术标准制定一直是行业内具有研发实力企业的必争之地。在2G、3G、4G时代,中国企业手中无标准,就只能受制于人,并且为之砸钱无数。梅花香自苦寒来,华为主导的Polar码进入5G标准,背后是华为精准的战略眼光以及不遗余力的投入。这不仅是华为的成功,也增强了中国在通信行业发展的博弈力量。

2 我国首次出台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

11月2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

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问题上,《意见》提出要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探索建立对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通过建立收集假冒产品来源地信息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完善涉外知识产权执法机制、加强刑事执法国际合作等手段,达到加大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加大涉外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办力度的目的。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相结合,加强机制和平台建设,加快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小圈儿点评 

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其中明确提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所以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说明从山寨到自主研发,到创新创客,知识产权与当今中国社会的财产结构之间关系日益密切。

我们再也说不出“抄你说明看得起你”这样的话,大家其实都明白“取而不告谓之偷”的简单道理,只是以前对知识产权的“产权”性质缺乏清醒的辨识。“产权”二字,产的背后是人,产权的背后是人的尊严。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仅是对于公民财产权的一种保护,更重要的是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发展。

3 北京握奇公司专利侵权案获5000万赔偿,首次对知产律师按时计费

2016年12月8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了一起“U盾”专利侵权官司,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一审胜诉。被告恒宝公司被判赔偿握奇公司专利侵权费5000万元,其中包含律师费100万元。此案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院以来作出的最高赔偿判决,同时首次确认了三项律师费赔偿审查原则。

小圈儿点评 

这件案子的新闻8号当日在某微信公众号发布后,第二天的点击量就突破了7万。高额的赔偿费固然刺激人的眼球与神经,但更让人为之激动的是律师费的算法。

有人大呼“律师的春天来了”“知识产权的春天来了”。尽管国家发改委、司法部早在2006年就已出台了“计时收费”的律师收费方式,但近十年来这一方式也只停留在纸面上。而本案创下了 “计时收费”方式的先例,并写到了判决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知识产权案件的取证繁琐复杂,对知产律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教育成本更大,知识更新频率快,所以这样的回报也终于让知识产律师值回“票价”,肯定了律师的价值。相信这个案件的律师费又坚固了许多人投身知识产权行业的决心, 希望越来越多的IPer先富起来!

4 华为在中美两地同时起诉三星专利侵权,重塑中国制造新形象

2016年5月25日,华为突然对外宣布在美国和中国对三星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包括加州北区法院和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参见《进击的华为》)。华为在起诉书中声称三星侵权了其11项有关LT E(4G)技术的专利,也有涉及2G/3G技术的侵权,并要求三星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

小圈儿点评 

今年华为的表现非常抢眼,票选结果中两则事件高调入选前五。从当年在美遭遇跨国巨头诉讼威胁,到如今与国际专利大户主动抗衡,从被告席到原告席,仅仅几十步的距离,国人等待了太久。华为的成功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胜利,国际社会对中国 “仿制” “侵权”“造假”的刻板印象也随之悄然发生改变。由知识产权大国变为知识产权强国,中国需要更多的“华为”。 小圈儿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迈进!

5 WIPO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机器翻译工具,率先用于中文专利文献翻译

WIPO十月底发布一则重磅消息——主要来自爱丁堡和蒙特利尔这两所大学的工程师与AI学术专家们开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机器翻译工具——WIPO translate。它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在精确翻译专利技术语言的同时,保留比其它系统更为自然的语序,翻译质量蹭蹭上升了好几条街的档次。且这款翻译工具率先用于中文专利文献翻译成英文的服务。

小圈儿点评 

2016年什么最火?人工智能当之无愧!而“神经翻译”正是AI与专利圈儿的一次深情相拥。尽管现在该工具只限于WIPO的Patentscope,但敏锐的专利代理所与服务机构也开始思考该怎样迎接人工智能的潮流。

WIPO的“神经翻译”是否会颠覆传统的人工翻译服务模式,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由于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申请中有14%来自中国,“神经翻译”自然率先垂青于中翻英,近水楼台的中国用户怎样利用好这个工具,并训练它,大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希望比尔盖茨“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的预言在专利圈儿落空,而人工智能成为每个专利人的得力小助手。

6 国知局加快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建立“黑名单”出击专利黑代理

11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的通知》。

通知强调,要积极构建优势产业线上维权机制。保护中心应加快对接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建立集聚产业线上专利保护合作机制,积极推进线上专利侵权判定咨询工作。同时,切实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建立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失信“黑名单”,将存在重复侵权、假冒专利、拒不执行行政决定、连续提交非正常申请及违法违规从事专利代理者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其通过快速审查通道申请专利。

小圈儿点评 

在中国,专利行业被一致认为属于朝阳行业,然而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近年来专利代理行业也滋生出大量代办、挂靠、无证上岗等“黑代理”,随之导致了大量的低质量专利。

“黑名单”的曝光,就是让阴影无处可藏, 深受黑代理之苦的正规代理也齐来拍手称快。黑代理背后隐藏的是畸形的专利申请需求,打击黑代理,也需要从源头上拦截这些需求。

另外,我国的专利代理机构区域分布严重不均,集中在北上广及东南沿海地区,要从源头上杜绝黑代理,还应合理地分配正规代理资源,培育二三线城市健康的代理环境秩序。路阻且长,需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到企业一致地有所作为。

7 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再创纪录,首次单一年度内申请量超一百万件

11月2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16》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创新者首次在单一年度内提交了超过一百万件申请,推动全球专利申请量创下约290万件的新高。根据报告,2015年中国专利局受理了1101864件申请,成为首个在单一年度内受理超过100万件申请的主管局,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排名其后的三个国家主管局(美国、日本、韩国)的总量。

小圈儿点评 

在专利申请量上,我国已经实现五连冠。你是否和小圈儿一样面对这个新闻已平静如水?2015年的亮点是,这是第一次在单一年度内过百万,如此耀眼的成绩,让世界再次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实力刮目相看。

正如冷风君在《非常观察| 2015发明专利申请破百万,到底是几个意思?》一文中所说:在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今后恐怕也将继续雄踞世界第一的时代,如何提高专利的质量,提升专利的价值,加强专利的运用水平,减少非理性的专利申请,或许应该是今后中国知识产权界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吧。

8 小米与微软达成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从微软购买大约1500项专利 

今年6月,微软与小米宣布,双方达成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微软向小米出售1500余项专利,此外双方还达成了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同时,小米多款智能手机、平板将预装包括Office、Skype在内的微软旗下产品米从今年9月起在其安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预装微软Office和Skype。

小圈儿点评 

小米自2013年开始启动国际化进程,然而刚迈出半条腿便遭遇连环挫折(参见《觉醒的小米》)。小米饱尝专利软肋之苦,决定弯道超车,短时间内壕购专利。

根据2016年美国专利经济市场相关报告,小米公司成为美国专利市场排名第四的大买主,这是小米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而对于在移动市场名存实亡的微软来说,从手机到家居无处不在的小米,是自家应用继续发扬光大的好载体。最近微软打造的 “当家声优”Cortana小娜语音助手,也成功“附体”小米Mix。

小米与微软的这次牵手是今年专利圈儿双赢的成功案例,双方各取所需,小米赢得专利, 微软赢得用户,而且两家公司双双赢得好名声。这样的优势互补值得动辄起诉的企业学习借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看到小米和微软的名利双收,相信有人已然心动,不如和解,不如合作,下一对又将是谁?

9 中央深改组通过了《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12月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

会议强调,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要紧扣创新发展需求,发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引领作用,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支撑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体制机制。

小圈儿点评 

这应该是知识产权制度在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议审议通过的知识产权文件,也是第一个由习大大亲自审定的知识产权改革方案。

从“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再到“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就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管理模式,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保护,国家可谓用心良苦、步步为营。

这也是符合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规律的英明决策。目前,多层次,立体、动态的知识产权整体解决方案也是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趋势。这要求IPer做多面手,敢于跨界。未来很精彩,IPer准备好了么?

10 全球最高专利赔偿金记录,吉利德科技公司被判25.4亿美元赔偿

美国时间12月15日,美国特拉华州联邦地区法院的陪审团(Federal Jury)判决美国制药巨头吉利德科技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侵犯了默沙东(Merck)旗下的Idenix制药公司的两项专利, 在经过9天的法庭辩论后,认定被告为故意侵权,需将涉案产品所获利润的10%赔付给原告,赔偿金额高达惊人的25.4亿美元。打破了由2009年强生诉雅培案保持的16.73亿美金的美国史上最高专利赔偿金记录。

小圈儿点评 

吉利德是近十年来全球最成功的制药新贵,默沙东则是有百年历史的制药巨头。两强相争本就吸引眼球,25.4亿美元的巨额赔偿更是让吃瓜群众瞪大眼睛。如此刺激眼球的案例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专利,才是企业最值钱的家当!

而吉利德的此次侵权源自其收购的小型制药公司在临床研究的前端知识专利申请不完备。此处应@所有IPer,有没有感受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可能你的一点工作,就能为公司避免上万甚至上亿的损失啊!

也应该@所有IPer的老板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老板们应该对知识产权部门的默默无闻感到安心,说明你的公司没有像吉列德一样“摊上大事儿了“。明年是不是考虑下给这些幕后英雄涨涨工资。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