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专利审查快速发展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5-12-04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李永杰
标签: 专利审查
字号: +-
563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企业专利管理者,笔者深刻感受到5年来专利审查工作的变化。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专利审查工作的变化可以用以下3个关键词来体现。

  第一个关键词是“快速发展”。2011年至2015年是我国专利事业快速发展的5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以专利申请量为例,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122.2286万件,增长到了2014年的236.1243万件,专利申请量增长了近一倍。从区域层面来看,以安徽省为例,安徽省的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3.778万件,增长到了2014年的9.916万件,专利申请量增长了近两倍。从企业层面看,笔者所在公司的专利申请量累计已突破万件大关。

  第二个关键词是“质量提升”。2011年至2015年是我国专利质量快速提升的5年。笔者认为,专利质量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提前完成;二是发明专利申请占比明显提升。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十一五”期间,公司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不足25%,“十二五”期间,该比例已超过50%。以发明专利授权量计算,笔者所在公司在“十一五”期间获得发明专利248件,“十二五”期间,获得发明专利1483件。

  第三个关键词是“审查周期”。“十二五”期间,我国专利审查周期明显缩短。笔者从事专利工作近13年,经历了专利审查周期的发展历程。以笔者所在公司的一件发明专利申请为例,这件专利申请于2014年8月正式提交,2015年9月就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通知书”。专利审查周期缩短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分析上述数字的变化呈现出来的表象,更要探求数字背后的本质。从国家层面看,知识产权驱动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专利审查向前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向后促进专利市场价值实现的双向传导作用正在进一步显现。对于企业而言,通过以专利工作为抓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对内表现为促进和推动技术创新,对外表现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的专利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要不断提升专利运营能力,实现价值最大化。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市场的活力依赖于企业创新。笔者认为,专利是创新的助推器,是创新结果的“成果展”。对企业而言,以专利为手段和工具,促使研发人员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开拓和丰富设计思路,将整个研发体系带入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创新循环。

  不久前,我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使广大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知识产权将充分发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推动我国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挺进。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