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提到全球彩电业的竞争版图,日本是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夏普、索尼、东芝、松下等日系彩电厂商的名字曾红极一时,占据着全球彩电市场重要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及韩国家电企业的崛起,日系彩电厂商的市场地位受到很大挑战,它们不得不开始另辟途径,寻找出路。
日前,由索尼、松下等7家日本主要电子制造业巨头共同出资组建的专利共同管理公司——数字时代联合许可(United License for Digital Age)公司发布公告称,将管理7家公司所拥有的下一代超高清电视机技术专利,即4K电视和8K电视相关专利。尽管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对外宣称集中管理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日本4K、8K电视直播的普及,但业界还是嗅到了不同的味道。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索尼、松下等日系家电厂商市场地位的弱化,上述老牌日系家电厂商会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电视技术专利寻觅商机,在既有4K及8K电视的专利授权与收费问题上给其他厂商制造“麻烦”,甚至不排除扮演家电领域 “专利流氓”的角色。
有关专家表示,通过专利授权、许可等方式获取收益本身无可厚非,对“专利流氓”的认定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其获得经济收益的方式和途径究竟是有利于创新还是有碍于产业发展。国内彩电企业应保持高度警惕,做好相关专利布局,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专利战。
共同管理核心专利
最终目的惹人关注
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索尼、松下、东芝等7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日本数字彩电产业时代错综复杂的专利问题,以促进日本彩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索尼、松下、东芝等传统老牌企业的市场地位受到中国和韩国家电企业的挑战。根据Display Search的最新报告,索尼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占有率仅7.7%,不及韩国LG电子的一半,中国的海信和TCL分别以5.5%和4.8%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今年3月底,松下已经退出了等离子电视业务,东芝已打算公开削减全球一半的彩电销售公司。
在日系彩电企业出现集体颓势的背景下,索尼、松下等企业开始利用手中的大量专利技术,通过出售专利或者专利许可的方式,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日本彩电厂商纷纷削减产品销售预期的情况下,手持振兴日本彩电产业大旗的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是否还会遵循其成立时的初衷和愿景?
对此,业界担心,在目前市场主打的4K电视以及未来的8K电视的专利授权与收费方面,一些技术实力有限、专利储备不足的家电企业或将成为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的“眼中肉”,一个彩电领域里的“专利流氓”或将逐步浮现。
“类似的专利运营模式在家电领域并不鲜见,飞利浦等国际巨头也曾通过专利授权、许可的模式获得经济价值,这也是家电企业转型的一种方式,而判断其是否具有‘专利流氓’的属性还需要对其后续行为进行观察。”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正常的渠道,利用专利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无可厚非,专利技术的正常流转也有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但如果利用手中的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造成市场垄断,势必会有碍于行业发展,这样的行为会遭到业内厂商的谴责和抵制。
国内企业积极应对
构建联盟形成合力
面对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有专家在对日系彩电企业采取抱团取暖的做法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提出,国内电视厂商是否可以效仿,以便形成合力,应对外资品牌带来的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解决我国彩电行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2007年3月,由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等彩电骨干企业合资组建了深圳市中彩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彩联),主要为我国彩电企业提供专利集体谈判、应对国内外专利收费及诉讼、建立专业的数字电视专利预警平台、组建并有效利用中国彩电专利池等服务。
“目前,中彩联已建立中国彩电专利池并正式运营。入池专利包括国内彩电骨干企业的2600多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近2000件。彩电专利池是开放式的,广泛吸纳电视技术领域的专利加入专利池,特别是核心专利。”中彩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彩电行业不可逆转的浪潮,这对传统电视行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传统彩电企业都将面临转型升级。下一步,中彩联将积极引导国内彩电企业加快在智能电视方面的专利布局,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纳智能电视方面的核心专利加入彩电专利池,以推动传统彩电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彩电企业已放弃单打独斗的思想,开始进行抱团协作,但与国外的产业专利联盟相比,由于发达国家的专利制度建立较早,其联盟体系建设、成员单位的规模和专利实力都占优,国外专利联盟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而国内专利联盟还处于互助阶段。专家强调,在对内形成‘合众连横’的同时,国内各彩电企业应积极加强研发投入,形成有竞争力的专利布局,随时掌握竞争对手的最新动向,制定相应的反制措施,以应对国际竞争对手的专利攻势。
日前,由索尼、松下等7家日本主要电子制造业巨头共同出资组建的专利共同管理公司——数字时代联合许可(United License for Digital Age)公司发布公告称,将管理7家公司所拥有的下一代超高清电视机技术专利,即4K电视和8K电视相关专利。尽管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对外宣称集中管理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日本4K、8K电视直播的普及,但业界还是嗅到了不同的味道。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索尼、松下等日系家电厂商市场地位的弱化,上述老牌日系家电厂商会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电视技术专利寻觅商机,在既有4K及8K电视的专利授权与收费问题上给其他厂商制造“麻烦”,甚至不排除扮演家电领域 “专利流氓”的角色。
有关专家表示,通过专利授权、许可等方式获取收益本身无可厚非,对“专利流氓”的认定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其获得经济收益的方式和途径究竟是有利于创新还是有碍于产业发展。国内彩电企业应保持高度警惕,做好相关专利布局,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专利战。
共同管理核心专利
最终目的惹人关注
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索尼、松下、东芝等7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日本数字彩电产业时代错综复杂的专利问题,以促进日本彩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索尼、松下、东芝等传统老牌企业的市场地位受到中国和韩国家电企业的挑战。根据Display Search的最新报告,索尼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占有率仅7.7%,不及韩国LG电子的一半,中国的海信和TCL分别以5.5%和4.8%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今年3月底,松下已经退出了等离子电视业务,东芝已打算公开削减全球一半的彩电销售公司。
在日系彩电企业出现集体颓势的背景下,索尼、松下等企业开始利用手中的大量专利技术,通过出售专利或者专利许可的方式,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日本彩电厂商纷纷削减产品销售预期的情况下,手持振兴日本彩电产业大旗的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是否还会遵循其成立时的初衷和愿景?
对此,业界担心,在目前市场主打的4K电视以及未来的8K电视的专利授权与收费方面,一些技术实力有限、专利储备不足的家电企业或将成为数字时代联合许可公司的“眼中肉”,一个彩电领域里的“专利流氓”或将逐步浮现。
“类似的专利运营模式在家电领域并不鲜见,飞利浦等国际巨头也曾通过专利授权、许可的模式获得经济价值,这也是家电企业转型的一种方式,而判断其是否具有‘专利流氓’的属性还需要对其后续行为进行观察。”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正常的渠道,利用专利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无可厚非,专利技术的正常流转也有利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但如果利用手中的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造成市场垄断,势必会有碍于行业发展,这样的行为会遭到业内厂商的谴责和抵制。
国内企业积极应对
构建联盟形成合力
面对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有专家在对日系彩电企业采取抱团取暖的做法予以肯定的同时也提出,国内电视厂商是否可以效仿,以便形成合力,应对外资品牌带来的挑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解决我国彩电行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2007年3月,由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等彩电骨干企业合资组建了深圳市中彩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彩联),主要为我国彩电企业提供专利集体谈判、应对国内外专利收费及诉讼、建立专业的数字电视专利预警平台、组建并有效利用中国彩电专利池等服务。
“目前,中彩联已建立中国彩电专利池并正式运营。入池专利包括国内彩电骨干企业的2600多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近2000件。彩电专利池是开放式的,广泛吸纳电视技术领域的专利加入专利池,特别是核心专利。”中彩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彩电行业不可逆转的浪潮,这对传统电视行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传统彩电企业都将面临转型升级。下一步,中彩联将积极引导国内彩电企业加快在智能电视方面的专利布局,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纳智能电视方面的核心专利加入彩电专利池,以推动传统彩电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彩电企业已放弃单打独斗的思想,开始进行抱团协作,但与国外的产业专利联盟相比,由于发达国家的专利制度建立较早,其联盟体系建设、成员单位的规模和专利实力都占优,国外专利联盟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而国内专利联盟还处于互助阶段。专家强调,在对内形成‘合众连横’的同时,国内各彩电企业应积极加强研发投入,形成有竞争力的专利布局,随时掌握竞争对手的最新动向,制定相应的反制措施,以应对国际竞争对手的专利攻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