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近日,一条《湖北泰晶公司IPO自曝“骗局”》的新闻在网上热传,作为有望成为湖北省随州市的首家上市公司,泰晶被指“自证专利造假”等多个问题。关于该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主管部门曾称其“知识产权管理目前还不系统”。
5月28日,泰晶公司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5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最新IPO预披露名单,湖北泰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此时泰晶公司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根据报道,关于泰晶公司一些被指“自证专利造假”等事情也浮出水面。
泰晶公司自证“涉案专利不具备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简称“招股书”)发布前后,“深圳市泰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喻信东是最牛的作假老板”等署名为“李正军”的网帖在网上流传。2011年6月,李因有关专利的创造发明人署名权及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奖励、报酬权,对深圳泰晶公司、湖北泰晶公司等提起诉讼。
“李正军”曾是泰晶公司员工,据报道,他于2007年4月入职深圳泰晶公司,2011年5月辞职。工作期间,参与深圳泰晶公司的“全自动调频机”等多个项目的技术开发工作。
他在诉状中声称,湖北泰晶公司作为深圳泰晶公司的关联公司于2010年8月4日将上述项目的技术成果以“音叉晶体自动调频机测试装置”、“石英音叉晶体自动调频机的取料装置”的名称向国家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但湖北泰晶公司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和最终的专利公告、专利证书中列明的发明(设计)人并没有他的名字。
据披露,湖北泰晶公司为了证明李正军不是涉案专利发明人,自证“涉案专利不具备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是为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专利数量的要求而申请的”。为此,湖北泰晶公司还向法院提交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检索报告》显示,其中一专利不具备创造性。
报道还称,随州市曾都区公证处公证的证人证言也显示,“涉案两项专利批下来后,与样机比还发现了一些错误,比如,专利技术有些违背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
管理机构:“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目前还不系统”
关于湖北泰晶公司自曝“自证专利造假”等问题,一时间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据了解,湖北泰晶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曾存在诸多不足。今年2月18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湖北泰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一文或许能说明些问题。
文章称,在2013年12月6日,武汉顺海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产权贯标服务团队与随州市知识产权局领导一道,赴泰晶电子公司召开了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启动会,围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内容和实施流程进行了培训。泰晶作为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公司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作。目前,公司在音叉晶体产品生产工艺技术方面拥有7项发明专利和30项实用新型专利。
“但是,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目前还不系统。例如,公司缺少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方针,知识产权管理权限、管理分工不明晰,生产、研发、销售等阶段知识产权管理不能有效协同,知识产权管理的资源保障还需增强”,文章指出。
报道称泰晶利用涉案专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
2010年12月,湖北泰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自获得认定后3年内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据报道,2013年12月,湖北泰晶公司又利用上述“不具备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专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继续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据披露,最近三年,该公司享受的计入当期损益地方政府补贴达到一千余万。
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对于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实用新型专利都有明确的规定。
湖北泰晶方面在地方媒体回应称,报道所说的几个问题并不属实,有明显的误读成分。公司一名前员工因三项专利权归属问题,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其为专利权人并获得奖励。深圳中院一审、广东省高院终审都判决其败诉。获得财政借款公开透明,根本不存在违规问题。
按泰晶所称“涉案专利不具备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专利”,那么,这是否会影响该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如“涉案专利”参与其中,由此带来的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是否合情合理合规?
为核实有关情况,本网致电湖北泰晶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称不知情。后将证券部门电话给记者,记者拨通电话,一位黄姓工作人员称董秘不在办公室,在外会客,后约称在当晚九点钟之前给予回复,截止发稿尚未收到泰晶方面的任何回应。
5月28日,泰晶公司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5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最新IPO预披露名单,湖北泰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此时泰晶公司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根据报道,关于泰晶公司一些被指“自证专利造假”等事情也浮出水面。
泰晶公司自证“涉案专利不具备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简称“招股书”)发布前后,“深圳市泰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喻信东是最牛的作假老板”等署名为“李正军”的网帖在网上流传。2011年6月,李因有关专利的创造发明人署名权及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奖励、报酬权,对深圳泰晶公司、湖北泰晶公司等提起诉讼。
“李正军”曾是泰晶公司员工,据报道,他于2007年4月入职深圳泰晶公司,2011年5月辞职。工作期间,参与深圳泰晶公司的“全自动调频机”等多个项目的技术开发工作。
他在诉状中声称,湖北泰晶公司作为深圳泰晶公司的关联公司于2010年8月4日将上述项目的技术成果以“音叉晶体自动调频机测试装置”、“石英音叉晶体自动调频机的取料装置”的名称向国家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但湖北泰晶公司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和最终的专利公告、专利证书中列明的发明(设计)人并没有他的名字。
据披露,湖北泰晶公司为了证明李正军不是涉案专利发明人,自证“涉案专利不具备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是为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专利数量的要求而申请的”。为此,湖北泰晶公司还向法院提交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检索报告》显示,其中一专利不具备创造性。
报道还称,随州市曾都区公证处公证的证人证言也显示,“涉案两项专利批下来后,与样机比还发现了一些错误,比如,专利技术有些违背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
管理机构:“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目前还不系统”
关于湖北泰晶公司自曝“自证专利造假”等问题,一时间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据了解,湖北泰晶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曾存在诸多不足。今年2月18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湖北泰晶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知识产权贯标工作》一文或许能说明些问题。
文章称,在2013年12月6日,武汉顺海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产权贯标服务团队与随州市知识产权局领导一道,赴泰晶电子公司召开了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启动会,围绕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内容和实施流程进行了培训。泰晶作为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公司也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作。目前,公司在音叉晶体产品生产工艺技术方面拥有7项发明专利和30项实用新型专利。
“但是,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目前还不系统。例如,公司缺少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方针,知识产权管理权限、管理分工不明晰,生产、研发、销售等阶段知识产权管理不能有效协同,知识产权管理的资源保障还需增强”,文章指出。
报道称泰晶利用涉案专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
2010年12月,湖北泰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自获得认定后3年内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据报道,2013年12月,湖北泰晶公司又利用上述“不具备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专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继续享受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据披露,最近三年,该公司享受的计入当期损益地方政府补贴达到一千余万。
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对于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实用新型专利都有明确的规定。
湖北泰晶方面在地方媒体回应称,报道所说的几个问题并不属实,有明显的误读成分。公司一名前员工因三项专利权归属问题,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其为专利权人并获得奖励。深圳中院一审、广东省高院终审都判决其败诉。获得财政借款公开透明,根本不存在违规问题。
按泰晶所称“涉案专利不具备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专利”,那么,这是否会影响该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如“涉案专利”参与其中,由此带来的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是否合情合理合规?
为核实有关情况,本网致电湖北泰晶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称不知情。后将证券部门电话给记者,记者拨通电话,一位黄姓工作人员称董秘不在办公室,在外会客,后约称在当晚九点钟之前给予回复,截止发稿尚未收到泰晶方面的任何回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