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90后”大学生3年申请20项专利 没毕业当上董事长

发布时间:2014-04-29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朱士娟
字号: +-
563
  电动车骑着骑着没电了,用脚蹬一蹬就能发电;开车遇到堵车或等红绿灯时,发动机能调减排量,既省油又环保……这些以前仅能想象的事情如今马上就要成为现实了。而实现这些的人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高级工程师,而仅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叫田丽欣,是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名副其实的“发明大王”,在校3年就申请了20项专利,不少技术已经实现转化。虽然还没毕业,但他已在济南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并计划将最新技术首先在济南开花结果。
  3年20项发明被封校园“发明大王”
  没见其人,光听“田丽欣”这个名字,多数人以为这是个女孩。穿着一身灰色的工作服,戴着一副眼镜,高高的个头、健壮的身材,22日,当记者第一次见到很多学生口中的“发明大王”时,他正在山东交通学院一个汽车实验室内做实验,看着眼前的大男孩,很难想象他就是那个秀气名字的主人。“现在已经习惯了,之前很多人也好奇我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田丽欣说,他并不在乎这个名字,而更在乎自己的实验能否成功。
  据悉,虽然才上大三,但田丽欣已经做出了20项发明,其中有9项已经申请到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到发明专利,其他专利也正在申请中,而所有发明几乎都与“车”有关。“我从小就喜欢汽车,所以老是爱琢磨关于车的东西。”田丽欣告诉记者,2009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失败,复读了一年后,考上了二本,但为了能上汽车专业,不顾家里反对,毅然放弃了二本机会,选择上了专科,“对于我来说,汽车要比学历重要。”
  上了大学后的田丽欣把心思都放在了汽车上,除了宿舍,他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实验室,大一到大三,只要有机会他就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拿过校级、省级等各类奖项。
  没毕业就当上董事长3年没花家里一分钱
  田丽欣是2010级学生,按说他在去年就该毕业了,但就在毕业前的两个月,他突然决定休学一年,不为别的就为创业,这是他第二次尝试创业。他第一次创业是在2010年的夏天,那时刚高考结束,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的自己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一口气写了近万字的农业、旅游业发展建议,只身去了北京,将“万言书”递到了央视和中国农业大学,而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我是农民家庭出身,当初创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为家乡寻找机遇,现在想想那时候自己太单纯了。”田丽欣是河北省邢台县西黄村镇树森村人,家庭条件并不好,而那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让他气馁。上大学后,他一边搞发明,一边打工,发过传单,端过盘子,做过促销,抄过燃气表,当过家教,还贩卖过水果,大学3年硬是没向家里要一分钱,“当初我上学就揣着几百元到学校的,连一个月的生活费都不够,但再难我也没问家里伸手要过钱”。
  大学3年,田丽欣不光挣出了自己的生活费、学费,还挣得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去年7月18日,他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有了自己的名片,职务写着“董事长”。“当时我也是瞒着家里创业的,当我拿着营业执照回家后,家里人才知道。”田丽欣说,自己就是想趁年轻多闯一闯。
  除了让电动车能发电他还想让汽车更省油
  虽然注册才不到一年,但田丽欣已小有成就,公司旗下已经有50多个员工,其中还有两位博士毕业生。他第一个成功项目就是让普通电动车可以发电,即电动车没电了,可以用脚蹬一蹬,就能自动发电,而且刹车的时候,它也能自动发电。目前,他已经做出产品,并与一家电动车厂商达成合作意向,该厂商正对产品进行测试,如果达到预期效果,大概年装配100万台。“我当时自己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自己一遍遍做实验后才改装成功的。”田丽欣说,自己为了做这个实验,曾在一天之内就把新买的电动车控制器烧毁了。
  不过,更让田丽欣自豪的是自己的另一个发明,即“发动机排量连续可变技术”,也是他目前正在做的一个项目。一般人都知道汽车排量越大费油越多,他就想让汽车能根据动力需求调节排量,汽车在高速行驶或者重载的时候增加排量,而在市区低速或等红绿灯时降低排量,通过对排量的调节达到节能目的。“目前理论已经成熟,我们也已经做过初步实验,证明这个做法确实能实现节能,不过还需要更为精准的实验。”田丽欣说,公司成立以来虽然也有盈利,但赚的钱基本都用来投资实验了,不过他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在公司成立一周年时能实现盈利,那时他将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我做的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如今田丽欣已经成功考上本科。他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做发明,然后努力把它们转化为现实。“我打算以后留在济南,汽车排量技术实验成功,计划先在济南落地。”田丽欣说。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