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浙大网新专利“抄袭门”调查
字号: +-
563
日前,有匿名网友在微博和论坛上发布消息,称浙大网新(600797,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大网新)的5名员工宣称发明了“在ARM处理器上实现 Wine 构建工具移植的方法”并为此申请了专利,但实际上该方法早在2010年10月就被德国人André Hentschel等实现,并随着Wine 1.3.4版本发布。由此引发的浙大网新专利“抄袭门”事件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
浙大网新的科研人员是否抄袭了德国人的源代码?该专利是否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并公布?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深入采访了当事人和知识产权专家,试图还原这场“抄袭门”背后的真相。
网曝专利“抄袭”
此次是浙大网新第二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家国内IT服务提供商和服务外包商,两年前,浙大网新就曾涉及专利侵权的法律纠纷。
2012年8月9日,杭州市中级法院受理浙大网新作为原告对阿尔斯通等5方提起的侵权责任诉讼。浙大网新诉讼要求阿尔斯通等5方退还及赔付共计约1.9亿元。在此之前,阿尔斯通曾经就技术许可费的数额问题向国际商会仲裁院提出仲裁。
如今,浙大网新再度因为疑似专利侵权问题引发关注。只不过,这一次它是备受质疑的“抄袭者”。
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网友lovenemesis在新浪微博发布消息称,浙大网新的5个人宣称“发明了在ARM处理器上实现Wine构建工具移植的方法”,并为此申请了专利,更可笑的是,这条专利获得批准并于今年1月公开。实际上,这个方法是源自国外的WineHQ 项目,主要贡献者是德国人André Hentschel。他于2010年10月就已实现该方法,并使其随着Wine 1.3.4版本发布。此外,根据代码仓库记录,这5位中国人未给Wine项目作出任何贡献。
《中国科学报》记者查询发现,这条消息主要来自一个名为Phoronix 的英文网站。该网站有关新闻的标题为“Chinese People Try To Patent Wine On ARM”。
随后,网友“黑白日月”编译了相关信息,并在linux toy的网站发帖,对浙大网新员工的疑似“抄袭门”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帖子中,“黑白日月”表示,在Wine项目于1.3.4版本实现ARM平台支持后的8个月,来自浙大网新的毛德操、王承志、徐鼎鼎、陈天洲、马建良等在2011年6月申请专利,宣称自己的发明首度提供了在ARM处理器上实现Wine构建工具移植的方法。
“大致浏览了下专利说明文档,浙大网新5人所作的事情仅仅是下载老版本Wine源代码并按照ARM构建的要求修改了交叉编译配置文件;针对ARM处理器重写了一些接口方法。而这两点都是André Hentschel已经在 1.3.4版本中做过的事情。客气点儿说是他们会看文档,实际点儿说是纯抄。”发帖人说。
网友多表示谴责
lovenemesis在新浪微博发布的消息迅速引发众多网友的转载和讨论。在大多数跟帖中,网友多对徐鼎鼎等人疑似抄袭的行为表示谴责。
网友“linux中国”表示,“大家是不是都熟视无睹了”。网友“技术宅”则表示,“这个给人的感觉是机械设计里面的优化设计,而且貌似是大改了。即便改的程度巨大,以这个为理由申请专利也说不过去”。
在linuxtoy的网站,相关技术人员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网友“苹果爱吃我”表示,他也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也很喜欢使用开源社区的东西。而且,他也会尽自己所能回馈开源社区,哪怕是写不了Code,可以报一报Bug。“我有一条绝对的底线,绝不能拿开源的东西改一改就说是自己的。因为这样真的很没节操。”
网友“seth”则把矛头对准了专利审核人员,“专利审核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士,不可能把关,问题在于公示期间应该有人出来质疑”。
4月1日晚9点,当事人徐鼎鼎在linuxtoy网站回帖否认他们抄袭了德国人的设计。他表示,自己是这个代码的开发者之一,当时他们开发代码的时间是2009年,用的是Wine-1.0的代码,当时Wine还没有支持ARM架构,因此做好后并没有马上申请专利。“后来申请专利时并没有回过头来重新查看Wine是否已经支持ARM架构,于是就闹出了这么个事情。”
《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网页显示,该项专利名称为“在ARM处理器上实现Wine构建工具移植的方法”,申请号为201110173679.0。该项疑似抄袭的专利申请人确为开发Linux兼容内核(longene)“龙井”项目的浙大网新,其第一发明人为毛德操。
而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毛德操是著名计算机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浙大网新高级顾问兼研发中心主任。其曾经在1999年针对“千年虫”问题,巧妙应用“混合基数”原理,提出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获美国专利登记,并获得日内瓦PCT国际专利局全球专利登记。
那么,徐鼎鼎、毛德操等人是否存在抄袭行为?
当事人回应质疑
4月8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浙大网新工作人员提供的电话,联系到徐鼎鼎。
徐鼎鼎明确表示,其实他们做相关代码的设计要早于德国人,并非抄袭。他们早在2009年就已经实现该方法,“构建工具这部分只是Wine的一个子目录,而且很早就完成了,但毛德操老师认为申请专利意义不大,所以当时并没有想去申请”。
既然如此,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又想要去申请专利?对此,徐鼎鼎表示,因为该开发项目和中国移动有关,后来中国移动方面进行项目验收时,需要一定的专利数指标。所以他们才去申请了这个专利,“当时并没有回过头来重新查看Wine是否已经支持ARM架构”。
徐鼎鼎还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在论坛上发布了一些相关视频,希望能够证明是他们先做出来的。“我们把现在能跑的程序以及在做的最新项目都放上去,从侧面证明我们现在做的东西要比Wine稍微进步一点,证明我们有能力做出项目,而不是抄袭他们。”
“其实比较好的回应方式是开放源代码,但是我们和中国移动有合作,项目还没有验收,我们这边开放源代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知道中国移动那边怎么想,这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把源代码发过来。”徐鼎鼎表示。
4月9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该专利第一发明人毛德操。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国内的开源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多误解。他们的这个项目是由中国移动牵头、多家单位参加,由于整体项目还没有验收,因此他们暂时不能公布项目的源代码等具体信息。
毛德操表示,声明在2010年已经实现该方法的德国人已经和他们取得过联系。对方认为,这样的设计方法没有必要申请专利,并强调他在这方面的代码开发要比浙大网新早。“我已经和对方说明,我们做这个事情其实是在2009年,这些我都有物证和人证。但是从法律上讲,我们的申请日期确实在他们之后,因为专利是有优先日期的。如果以正式申请日期为准,那我们承认我们在后面。”
毛德操认为,至于他们的这项专利是否无效,需要有人提出异议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申请废除,“但是既然你没有走这个过程,那么我们的专利还是有效的”。
“我本人对于Wine,对于这些国外的设计者都是非常尊敬的。我觉得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但是我们多少也在相关领域添砖加瓦。从整体上说,我跟他们也没有敌对的情绪。”毛德操强调。
是否抄袭侵权或需司法介入
对于毛德操等人的设计方法是否为抄袭以及该专利是否侵权,《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海外学者、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研究员喻海良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徐鼎鼎等人不承认抄袭,并声明自己的设计早于德国人,“这种说法确实存在可能性”。因为在很多科研单位,不少人是先做出初步结果,然后再申请专利保护。“如果其中真的存在暂时不能公开的事项,则还算可信。否则,他们就是用另一个谎言掩盖第一个谎言。”
对于徐鼎鼎等人的专利是否涉嫌抄袭,喻海良认为,理论上专利没有抄袭的说法,因为专利授权的都是“原始创新”的东西。专利授权只认第一,不认第二。所以只要被授权了,就没有道理去追究他们的责任。当然,如果他们和某些人合作,一起做出来的结果,其中部分人独立申请了专利,这样的申请是构成侵权的。“但对于专利是否存在抄袭,只能够通过个人举报。而且,举报人应该是举报对方侵犯了他的专利保护权;或者一起获得成果,没有经过他本人同意,私自申请了专利。”
喻海良认为,对于授权的专利被认为抄袭,理论上国家专利局负有较大责任。因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专利局将对专利书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查。而审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已授权和公开专利、已经公开发表的结果。对于专利审查人员检索的项目应该包含国内材料和国际材料。既然André Hentschel已经将结果在2010年10月对外公布,而徐鼎鼎在2011年6月才申请专利,即使真如他们所说,他们工作比较早,这样的专利也是不能授权的。“实际上,针对这个案例,我个人认为他们的专利应该被撤销,或者宣布无效。”
“在国外,如果发生了专利侵权行为,一定会被要求赔偿一定的专利费用。同时,如果对方剽窃他人成果申请专利,一经查实就会受到刑事处罚。确实,剽窃专利属于商业犯罪行为。对于这样的问题,真的难以判断。就我的理解,错应该出在专利局。”喻海良这样表示。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则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专利申请和抄袭还是不一样的。“如果专利局审查以后,认为这种开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用,那么就要看它的专利保护点是什么。如果它是基于开源代码,但是在上面做了自身部分的创新开发,依然可以申请专利;如果申请的不是整个开源代码而是局部,这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打个比方,我们生产飞机,我们可以在上面申请很多专利,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产品会有几十个专利。”
“我专门查看了这项专利的详细介绍。其他的内容很简单,或者说涉及的专利非常具体,应用的范围非常小。基本上很少存在其他人侵犯他们这项专利的情况。” 知名专利律师代治国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要判定徐鼎鼎等人的专利是否存在抄袭,还需要司法介入才能还原真相。“有关源代码设计的司法鉴定机构,北京市就有好几家,只要将双方的源代码进行分析比对,完全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
但代治国表示,尽管如此,要判定徐鼎鼎等人是否真的抄袭德国人的源代码设计其实非常困难,“因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双方的核心源代码中约80%以上的代码一模一样,才能判定后者对前者构成抄袭。只要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动,就无法认定属于抄袭行为”。
浙大网新的科研人员是否抄袭了德国人的源代码?该专利是否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并公布?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深入采访了当事人和知识产权专家,试图还原这场“抄袭门”背后的真相。
网曝专利“抄袭”
此次是浙大网新第二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家国内IT服务提供商和服务外包商,两年前,浙大网新就曾涉及专利侵权的法律纠纷。
2012年8月9日,杭州市中级法院受理浙大网新作为原告对阿尔斯通等5方提起的侵权责任诉讼。浙大网新诉讼要求阿尔斯通等5方退还及赔付共计约1.9亿元。在此之前,阿尔斯通曾经就技术许可费的数额问题向国际商会仲裁院提出仲裁。
如今,浙大网新再度因为疑似专利侵权问题引发关注。只不过,这一次它是备受质疑的“抄袭者”。
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网友lovenemesis在新浪微博发布消息称,浙大网新的5个人宣称“发明了在ARM处理器上实现Wine构建工具移植的方法”,并为此申请了专利,更可笑的是,这条专利获得批准并于今年1月公开。实际上,这个方法是源自国外的WineHQ 项目,主要贡献者是德国人André Hentschel。他于2010年10月就已实现该方法,并使其随着Wine 1.3.4版本发布。此外,根据代码仓库记录,这5位中国人未给Wine项目作出任何贡献。
《中国科学报》记者查询发现,这条消息主要来自一个名为Phoronix 的英文网站。该网站有关新闻的标题为“Chinese People Try To Patent Wine On ARM”。
随后,网友“黑白日月”编译了相关信息,并在linux toy的网站发帖,对浙大网新员工的疑似“抄袭门”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帖子中,“黑白日月”表示,在Wine项目于1.3.4版本实现ARM平台支持后的8个月,来自浙大网新的毛德操、王承志、徐鼎鼎、陈天洲、马建良等在2011年6月申请专利,宣称自己的发明首度提供了在ARM处理器上实现Wine构建工具移植的方法。
“大致浏览了下专利说明文档,浙大网新5人所作的事情仅仅是下载老版本Wine源代码并按照ARM构建的要求修改了交叉编译配置文件;针对ARM处理器重写了一些接口方法。而这两点都是André Hentschel已经在 1.3.4版本中做过的事情。客气点儿说是他们会看文档,实际点儿说是纯抄。”发帖人说。
网友多表示谴责
lovenemesis在新浪微博发布的消息迅速引发众多网友的转载和讨论。在大多数跟帖中,网友多对徐鼎鼎等人疑似抄袭的行为表示谴责。
网友“linux中国”表示,“大家是不是都熟视无睹了”。网友“技术宅”则表示,“这个给人的感觉是机械设计里面的优化设计,而且貌似是大改了。即便改的程度巨大,以这个为理由申请专利也说不过去”。
在linuxtoy的网站,相关技术人员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网友“苹果爱吃我”表示,他也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也很喜欢使用开源社区的东西。而且,他也会尽自己所能回馈开源社区,哪怕是写不了Code,可以报一报Bug。“我有一条绝对的底线,绝不能拿开源的东西改一改就说是自己的。因为这样真的很没节操。”
网友“seth”则把矛头对准了专利审核人员,“专利审核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士,不可能把关,问题在于公示期间应该有人出来质疑”。
4月1日晚9点,当事人徐鼎鼎在linuxtoy网站回帖否认他们抄袭了德国人的设计。他表示,自己是这个代码的开发者之一,当时他们开发代码的时间是2009年,用的是Wine-1.0的代码,当时Wine还没有支持ARM架构,因此做好后并没有马上申请专利。“后来申请专利时并没有回过头来重新查看Wine是否已经支持ARM架构,于是就闹出了这么个事情。”
《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网页显示,该项专利名称为“在ARM处理器上实现Wine构建工具移植的方法”,申请号为201110173679.0。该项疑似抄袭的专利申请人确为开发Linux兼容内核(longene)“龙井”项目的浙大网新,其第一发明人为毛德操。
而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毛德操是著名计算机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浙大网新高级顾问兼研发中心主任。其曾经在1999年针对“千年虫”问题,巧妙应用“混合基数”原理,提出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获美国专利登记,并获得日内瓦PCT国际专利局全球专利登记。
那么,徐鼎鼎、毛德操等人是否存在抄袭行为?
当事人回应质疑
4月8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浙大网新工作人员提供的电话,联系到徐鼎鼎。
徐鼎鼎明确表示,其实他们做相关代码的设计要早于德国人,并非抄袭。他们早在2009年就已经实现该方法,“构建工具这部分只是Wine的一个子目录,而且很早就完成了,但毛德操老师认为申请专利意义不大,所以当时并没有想去申请”。
既然如此,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又想要去申请专利?对此,徐鼎鼎表示,因为该开发项目和中国移动有关,后来中国移动方面进行项目验收时,需要一定的专利数指标。所以他们才去申请了这个专利,“当时并没有回过头来重新查看Wine是否已经支持ARM架构”。
徐鼎鼎还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在论坛上发布了一些相关视频,希望能够证明是他们先做出来的。“我们把现在能跑的程序以及在做的最新项目都放上去,从侧面证明我们现在做的东西要比Wine稍微进步一点,证明我们有能力做出项目,而不是抄袭他们。”
“其实比较好的回应方式是开放源代码,但是我们和中国移动有合作,项目还没有验收,我们这边开放源代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知道中国移动那边怎么想,这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把源代码发过来。”徐鼎鼎表示。
4月9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该专利第一发明人毛德操。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强调,国内的开源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多误解。他们的这个项目是由中国移动牵头、多家单位参加,由于整体项目还没有验收,因此他们暂时不能公布项目的源代码等具体信息。
毛德操表示,声明在2010年已经实现该方法的德国人已经和他们取得过联系。对方认为,这样的设计方法没有必要申请专利,并强调他在这方面的代码开发要比浙大网新早。“我已经和对方说明,我们做这个事情其实是在2009年,这些我都有物证和人证。但是从法律上讲,我们的申请日期确实在他们之后,因为专利是有优先日期的。如果以正式申请日期为准,那我们承认我们在后面。”
毛德操认为,至于他们的这项专利是否无效,需要有人提出异议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申请废除,“但是既然你没有走这个过程,那么我们的专利还是有效的”。
“我本人对于Wine,对于这些国外的设计者都是非常尊敬的。我觉得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但是我们多少也在相关领域添砖加瓦。从整体上说,我跟他们也没有敌对的情绪。”毛德操强调。
是否抄袭侵权或需司法介入
对于毛德操等人的设计方法是否为抄袭以及该专利是否侵权,《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海外学者、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研究员喻海良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徐鼎鼎等人不承认抄袭,并声明自己的设计早于德国人,“这种说法确实存在可能性”。因为在很多科研单位,不少人是先做出初步结果,然后再申请专利保护。“如果其中真的存在暂时不能公开的事项,则还算可信。否则,他们就是用另一个谎言掩盖第一个谎言。”
对于徐鼎鼎等人的专利是否涉嫌抄袭,喻海良认为,理论上专利没有抄袭的说法,因为专利授权的都是“原始创新”的东西。专利授权只认第一,不认第二。所以只要被授权了,就没有道理去追究他们的责任。当然,如果他们和某些人合作,一起做出来的结果,其中部分人独立申请了专利,这样的申请是构成侵权的。“但对于专利是否存在抄袭,只能够通过个人举报。而且,举报人应该是举报对方侵犯了他的专利保护权;或者一起获得成果,没有经过他本人同意,私自申请了专利。”
喻海良认为,对于授权的专利被认为抄袭,理论上国家专利局负有较大责任。因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专利局将对专利书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查。而审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已授权和公开专利、已经公开发表的结果。对于专利审查人员检索的项目应该包含国内材料和国际材料。既然André Hentschel已经将结果在2010年10月对外公布,而徐鼎鼎在2011年6月才申请专利,即使真如他们所说,他们工作比较早,这样的专利也是不能授权的。“实际上,针对这个案例,我个人认为他们的专利应该被撤销,或者宣布无效。”
“在国外,如果发生了专利侵权行为,一定会被要求赔偿一定的专利费用。同时,如果对方剽窃他人成果申请专利,一经查实就会受到刑事处罚。确实,剽窃专利属于商业犯罪行为。对于这样的问题,真的难以判断。就我的理解,错应该出在专利局。”喻海良这样表示。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则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专利申请和抄袭还是不一样的。“如果专利局审查以后,认为这种开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用,那么就要看它的专利保护点是什么。如果它是基于开源代码,但是在上面做了自身部分的创新开发,依然可以申请专利;如果申请的不是整个开源代码而是局部,这也是可以申请专利的。“打个比方,我们生产飞机,我们可以在上面申请很多专利,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产品会有几十个专利。”
“我专门查看了这项专利的详细介绍。其他的内容很简单,或者说涉及的专利非常具体,应用的范围非常小。基本上很少存在其他人侵犯他们这项专利的情况。” 知名专利律师代治国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要判定徐鼎鼎等人的专利是否存在抄袭,还需要司法介入才能还原真相。“有关源代码设计的司法鉴定机构,北京市就有好几家,只要将双方的源代码进行分析比对,完全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
但代治国表示,尽管如此,要判定徐鼎鼎等人是否真的抄袭德国人的源代码设计其实非常困难,“因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双方的核心源代码中约80%以上的代码一模一样,才能判定后者对前者构成抄袭。只要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动,就无法认定属于抄袭行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