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北京发放2000万元为企业筑海外知识产权"防火墙"
字号: +-
563
在国内企业产品走出国门前,针对国际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专利压制,进行风险预警分析、部署专利战略,及时抢得先机。日前,记者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目前,本市发放的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和应急救助专项资金已达近2000万元,共资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的44个预警项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自己的产品推向海外市场。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内企业屡遭知识产权诉讼,尤其是参加国际展会遇到的产品被查扣、企业被起诉等危机事件,充分反映出国外对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压制力度之大,而国内企业的事先预防和应对能力则明显不足。
与此同时,相比日本等一些外企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资金投入,国内企业几乎是望尘莫及,部分大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经费能占到研发经费1%至2%,已经算相当不错了。在这种背景下,市知识产权局和市财政局共同设立的专利风险预警专项资金应运而生。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市知识产权局下属的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可帮企业筛选知识产权界的得力“干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加强企业在拓展海外业务上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
去年,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了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预警项目,获得资助金45万元,这已是该公司申请的第3个预警项目了。
“当前,延长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已成为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该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李千江透露,由于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一些日本企业手中,因此进军国际市场的风险非常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赔偿金高达数千万元的知识产权纠纷。
在市知识产权局的推动下,负责该预警项目的专业人员帮助福田公司全面梳理了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的专利现状和全球专利布局,分析了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研发热点和技术潜在入口等信息,为企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海外知识产权“防火墙”。(北京日报 记者 刘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