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陈李济”与四川中药所化干戈为玉帛

发布时间:2007-08-1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
字号: +-
563
        阅读提示

  一方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中医药生产企业,另一方是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研机构,为了合作开发的一项专利技术的权属及利益分配问题,双方闹上法院,险些将十年的合作关系毁于一旦。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终于尽释前嫌,握手言和,为今后进一步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日前,广州陈李济药厂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之间关于专利权权属纠纷一案,在广州中院法官的调解下以和解收场,双方握手言和。

  制药企业起诉索取专利权

  2006年8月,广州知名的老字号制药企业——陈李济药厂(下简称陈李济)一纸诉状,将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下简称四川中药所)告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将违反双方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获得的“一种抗风湿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为00129548.9)”发明专利权归原被告双方共同所有,即增补自己为共同专利权人。

  陈李济在诉状中称,十年前即1997年,自己与四川中药所在广州签订了项目名称为“风湿平(暂定名)的研制”合作开发合同书,约定由自己提供资金,按照国内新药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药政部门的技术要求,与四川中药所共同进行“风湿平(复发昆明山海棠胶囊)”的研制工作,双方约定原告应投入400万元(实际已经投入近1000万元),承担本项目的新药申报及临床协调工作并由原告独家组织生产。之后原告完成了药品注册手续,取得了药品注册批件。2006年原告根据该技术生产的国家级新药“风湿平胶囊”(现名“昆仙胶囊”)也已上市。

  陈李济诉称,在该合同中规定:“本项目为合作开发,成果权属双方永远共享;若申请专利,须经双方同意”。2000年10月,四川中药所擅自单方面申请了涉案专利,并于2005年6月获得授权。原告发现被告申请专利后,要求改正,被告一直未予及时改正。2002年4月,双方决定在上述国内专利基础上,共同申报PCT国际专利,其后被告知,由于进入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人与上述国内专利申请人不一致,构成抵触申请,被“视同撤回”,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原告合法权利面临完全丧失的紧急处境,所以提出诉讼请求,并请求法院致函国家知识产权局要求中止PCT国际专利的审查程序。

  科研机构反诉合作方多处违约

  据了解,四川省中医药研究所是国家全额拨款成立的事业单位法人,从事中药资源、中药新药等多方面的研究开发。接到起诉状后,该所积极进行应诉,并于2007年5月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反诉,要求法院判令广州陈李济药厂停止擅自许可它方使用“一种抗风湿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依约向其支付“风湿平胶囊”(现名“昆仙胶囊”)2006年度的销售提成;同时依约向其支付有关该项目的政府专项资金拨款等。

  四川中药所在其反诉状中声称,陈李济在合作进行该项目的开发时,具有违约行为,主要表现为:未经反诉人同意,擅自向其关联公司泄露风湿平的生产技术,并允许其生产使用,给反诉人造成损失;几年来陈李济以该项目向有关部门申请科研项目经费数百万元,按照合同约定,这些经费应属于双方所有;2006年7月“风湿平胶囊”(现名“昆仙胶囊”)就已经投放市场,按照合同约定,陈李济应该在去年年底就支付提成款,但至提起反诉时仍未支付分文,也是严重违约。

  法院耐心调解双方握手言和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组成了合议庭,并进行了开庭审理。在审理中,法官了解到,双方合作的项目,是四川中药所药理室主任邓文龙研究员的研究成果。邓文龙今年66岁,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该药。邓文龙表示,该药的研制花费了四川省中药研究所二十多位工作人员十年的心血,成功来之不易;他作为该药的发明人,视该药如同自己的小孩,非常希望该药能早日面向市场,为广大倍受风湿病折磨的患者所用,减免他们的痛苦。

  发明人的态度感动了法官,法官同时了解到,双方的合作在本案纠纷发生之前是相当成功的,现在的纠纷主要是双方对合同条款理解有差异以及履行合同过程中沟通不足造成的。于是,广州中院合议庭加大了调解的力度,合议庭法官耐心地向双方当事人分析案情,释明法律,让其从多方面权衡利弊,展望合作前景。经过三天、多轮的磋商,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四川中药所同意增加广州陈李济药厂为涉案专利的共同专利权人,协助办理增名手续;广州陈李济药厂同意按期支付销售提成款和部分取得的项目经费。

  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双方又回到了精诚合作的轨道上。当事人对广州中院法官耐心的调解予以了高度评价,广州陈李济药厂诉讼代理人温旭律师称,这是他多年在法院打官司遇到的最耐心调解的法官。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诉讼代理人、也是涉案发明专利的发明人邓文龙教授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法院,法官们和蔼可亲和事事为当事人着想的态度令人感动。而本案的审判长、广州中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林幼吟则表示,科研机构和企业能走到一起不容易,成功合作十年更是难得,知识产权法官有责任促成双方继续合作使科学技术真正产业化为社会和谐做贡献。(记者顾奇志,通讯员龚麒天、刘 晶)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