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专利法等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的建立,知识产权的社会影响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后,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对其进行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制定并实施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计划,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由此可看出,加强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原则
知识产权涉及法律、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如何让中小学生准确认识和把握知识产权知识存在一定的难题。对中小学生而言,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进而树立尊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的观念,是中小学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的关键。为达到此项目标,开展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目前,各地中小学中有很多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能使青少年树立起尊重和保护创造成果的意识,也培养了青少年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义务教育法》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是全社会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工作,离不开素质教育。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邀请社会人才(如知识产权代理人、律师等),利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进学校”等活动,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3.与正常的课程教育相结合
目前,各中小学除语文、数学、美术等课程外,还开设有社会和思想品德等课程。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正常授课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此外,还可以利用展板宣传等形式,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思考
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活动有几个环节应当注意:一是如何让中小学生理解知识产权;二是如何实施知识产权教学;三是如何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计划着重在以下几个基础内容: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权利人是谁、有哪些权利?为什么不要侵犯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在讲解了这些基础知识以后,可以适当讲解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其他知识。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学平台,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展板等形式,并和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零距离接触知识产权。
对于第三个问题,学校除了培养专兼职知识产权教师外,还可以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合作,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进学校”等活动,推进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
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实践
近年来,各地在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活动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模式。例如,广东省从2006年起开始在中小学实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按照要求,进入试点的学校需符合6项要求,除了领导重视、拥有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外,学校还要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学校团队开展普及知识产权的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发明创新、科技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内外的青少年发明创新比赛等。对于示范学校则有9项要求。再比如福建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试点工作方案》中,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试点学校申报条件包括:重视以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利用学校网络、宣传栏、校报等平台,发挥学生团体的积极作用,开展普及知识产权的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鼓励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支持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学校优先考虑。
从这些地区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有比较稳定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充分运用网络、宣传栏等宣传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关键环节。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对其进行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关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制定并实施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计划,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由此可看出,加强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原则
知识产权涉及法律、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如何让中小学生准确认识和把握知识产权知识存在一定的难题。对中小学生而言,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进而树立尊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的观念,是中小学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的关键。为达到此项目标,开展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目前,各地中小学中有很多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能使青少年树立起尊重和保护创造成果的意识,也培养了青少年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义务教育法》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中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是全社会最基本的素养。因此,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工作,离不开素质教育。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邀请社会人才(如知识产权代理人、律师等),利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进学校”等活动,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
3.与正常的课程教育相结合
目前,各中小学除语文、数学、美术等课程外,还开设有社会和思想品德等课程。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正常授课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普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此外,还可以利用展板宣传等形式,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思考
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活动有几个环节应当注意:一是如何让中小学生理解知识产权;二是如何实施知识产权教学;三是如何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计划着重在以下几个基础内容: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权利人是谁、有哪些权利?为什么不要侵犯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在讲解了这些基础知识以后,可以适当讲解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其他知识。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学平台,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展板等形式,并和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零距离接触知识产权。
对于第三个问题,学校除了培养专兼职知识产权教师外,还可以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合作,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进学校”等活动,推进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
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实践
近年来,各地在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普及活动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模式。例如,广东省从2006年起开始在中小学实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按照要求,进入试点的学校需符合6项要求,除了领导重视、拥有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外,学校还要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学校团队开展普及知识产权的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发明创新、科技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内外的青少年发明创新比赛等。对于示范学校则有9项要求。再比如福建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试点工作方案》中,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试点学校申报条件包括:重视以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利用学校网络、宣传栏、校报等平台,发挥学生团体的积极作用,开展普及知识产权的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鼓励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支持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学校优先考虑。
从这些地区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有比较稳定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充分运用网络、宣传栏等宣传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动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的关键环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