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策略
字号: +-
563
互联网为知识产权拥有者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全球性的访问权限和网上行为带来的即时性影响。知识产权法律提供的保护具有地域性,相关法律正在努力跟上无边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虽然法律法规终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但这往往发生在技术革新很久之后。不过,互联网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并非暗淡,因为如果能够较好地运用现行的法律法规,仍然可以实现有效的保护。
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不受国家地域限制,这使得信息和数据处理在全球各地触手可及。某些国家尝试规定居民对互联网的访问权限,并在不同程度上作出限制,但内行的网络用户仍然可以设法避开该限制。然而,即便是合法的访问也会带来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公司无需差旅即可雇佣其他国家的人员编写计算机程序,或利用外国的业务管理服务来处理员工工资或库存。人们可以在其他国家的网站上听音乐或看电影,还可以按照外国的广告购买商品。
目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其他美国公民在美国境外进行侵权行为非法营利,在美国获得专利权的专利所有人如何阻止该侵权行为?对于那些在中国境外网站未经授权下载其音乐作品的网络用户,中国的唱片艺人应该如何维护其著作权?欧洲公司如何防止其他国家的个人在欧洲境外网站上不当使用其公司的商标?现实世界的知识产权法律无力应对虚拟世界的所有问题。
商业秘密保护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果某个国家的居民可以侵入其他国家的国防和情报系统,他们也可以轻易侵入外国公司的研发系统。如果“黑客”是在研发系统所在国家之外,研发系统存储的商业秘密就有泄露的风险,目前,商业间谍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
应对的策略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详尽讨论所有保护方案,在此针对不同知识产权类型提供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专利:专利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世界各地,但如果在所有国家都提交专利申请,代价将极其高昂。因此,公司在设计专利申请策略时,应选择那些市场足够广阔(足以回收专利成本)且其法律法规能提供有效保护的国家。
了解某个国家的专利法时应评估其是否保护相关的发明类型。例如,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美国对软件相关发明提供的专利保护较为全面,而有些国家在这方面提供的保护则相对较弱。
专利的质量同样重要。比如在美国,专利权利要求可能包含一个涉及不同步骤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某一家企业在美国境内实施该专利要求涉及的所有步骤,才构成侵权。如果专利权利要求明确指出或者允许某个步骤在美国境外实施,那么该项权利要求将无法有效保护相关发明。
另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目前似乎有意考虑阻止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侵权进口,这将为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另一种途径。
著作权:尽管《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降低了在不同国家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形式性要求,但著作权的实施和维护仍然取决于各国法律,因此公司应尽可能遵循各国的形式性规则。美国要求著作权人在提起侵权诉讼前进行著作权登记,且诉前登记可能使得著作权人获得法定赔偿和律师费,另外,建议为所有在网上发表的内容添加版权通知,并适当采用技术性保护措施做出权限限制。
某些国家已采取措施应对互联网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例如,美国出台的《千禧年数字版权法》(DMCA) 以刑事犯罪立法的形式,禁止规避著作权作品的技术性保护措施。该法案还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个“安全港”,如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收到通知后立即阻止侵权性访问,将免除其法律责任。
商标:商标持有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其商标用作域名。承担域名管理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制定了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这为商标持有人应对他人使用侵权性域名的行为提供了一条高效快捷的途径。
商标持有人亦可通过网络搜索监控使用其商标的行为。通过及时、频繁搜索其商标,商标持有人可以在未授权使用其商标的行为构成广泛使用前,发现并阻止该行为。
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的策略很简单,即控制互联网访问权限。比如,可以建立私有网络,公司根据需求通过私人终端提供访问权限。另外,公司还可以跟踪员工在线发布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搜索追踪未经授权的信息披露。
总体来看,尽管互联网为知识产权拥有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公司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的理解,利用相关的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保护其资产。如果公司希望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应考虑聘用对知识产权保护有所了解的员工或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不受国家地域限制,这使得信息和数据处理在全球各地触手可及。某些国家尝试规定居民对互联网的访问权限,并在不同程度上作出限制,但内行的网络用户仍然可以设法避开该限制。然而,即便是合法的访问也会带来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公司无需差旅即可雇佣其他国家的人员编写计算机程序,或利用外国的业务管理服务来处理员工工资或库存。人们可以在其他国家的网站上听音乐或看电影,还可以按照外国的广告购买商品。
目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其他美国公民在美国境外进行侵权行为非法营利,在美国获得专利权的专利所有人如何阻止该侵权行为?对于那些在中国境外网站未经授权下载其音乐作品的网络用户,中国的唱片艺人应该如何维护其著作权?欧洲公司如何防止其他国家的个人在欧洲境外网站上不当使用其公司的商标?现实世界的知识产权法律无力应对虚拟世界的所有问题。
商业秘密保护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果某个国家的居民可以侵入其他国家的国防和情报系统,他们也可以轻易侵入外国公司的研发系统。如果“黑客”是在研发系统所在国家之外,研发系统存储的商业秘密就有泄露的风险,目前,商业间谍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
应对的策略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详尽讨论所有保护方案,在此针对不同知识产权类型提供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专利:专利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世界各地,但如果在所有国家都提交专利申请,代价将极其高昂。因此,公司在设计专利申请策略时,应选择那些市场足够广阔(足以回收专利成本)且其法律法规能提供有效保护的国家。
了解某个国家的专利法时应评估其是否保护相关的发明类型。例如,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美国对软件相关发明提供的专利保护较为全面,而有些国家在这方面提供的保护则相对较弱。
专利的质量同样重要。比如在美国,专利权利要求可能包含一个涉及不同步骤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某一家企业在美国境内实施该专利要求涉及的所有步骤,才构成侵权。如果专利权利要求明确指出或者允许某个步骤在美国境外实施,那么该项权利要求将无法有效保护相关发明。
另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目前似乎有意考虑阻止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侵权进口,这将为美国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另一种途径。
著作权:尽管《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降低了在不同国家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形式性要求,但著作权的实施和维护仍然取决于各国法律,因此公司应尽可能遵循各国的形式性规则。美国要求著作权人在提起侵权诉讼前进行著作权登记,且诉前登记可能使得著作权人获得法定赔偿和律师费,另外,建议为所有在网上发表的内容添加版权通知,并适当采用技术性保护措施做出权限限制。
某些国家已采取措施应对互联网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例如,美国出台的《千禧年数字版权法》(DMCA) 以刑事犯罪立法的形式,禁止规避著作权作品的技术性保护措施。该法案还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个“安全港”,如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收到通知后立即阻止侵权性访问,将免除其法律责任。
商标:商标持有人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他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其商标用作域名。承担域名管理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制定了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UDRP),这为商标持有人应对他人使用侵权性域名的行为提供了一条高效快捷的途径。
商标持有人亦可通过网络搜索监控使用其商标的行为。通过及时、频繁搜索其商标,商标持有人可以在未授权使用其商标的行为构成广泛使用前,发现并阻止该行为。
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的策略很简单,即控制互联网访问权限。比如,可以建立私有网络,公司根据需求通过私人终端提供访问权限。另外,公司还可以跟踪员工在线发布的内容,并通过网络搜索追踪未经授权的信息披露。
总体来看,尽管互联网为知识产权拥有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公司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的理解,利用相关的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来保护其资产。如果公司希望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应考虑聘用对知识产权保护有所了解的员工或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