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假冒商标
-
假冒注册商标 贴标生产销售被判刑
6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系列刑事犯罪案件。33名被告人依法分别被判刑。 现年40岁的吴亮芬系龙泉查田人,初中文化。2008年至2012年7月期间,被告人吴亮芬以雇佣方式结伙被告人吴某某、叶某某等4人进行贴标生产,先后在浙江永康、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等地承租生产所需用房,从浙江黄岩、温州、嘉兴等地购进空白滤清器及相关设备
发布时间:2013.06.09 -
翁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与否,是区分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非罪的关键,而行为人通过假冒注册商标获得的营业金额,也即“非法经营数额”的计算,对“情节严重”的认定起重要的作用。商标权人的销售代理商违反供货合同约定,擅自外购无标签商品并加贴假冒的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同时,应以销售代理商交付的商品数量和供货合同约定的该商品价格,计算其非法经营数额。 【基本案情】 2012年10月,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
发布时间:2017.03.28 -
假冒注册商标 贴标生产销售被判刑
6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注册商标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系列刑事犯罪案件。33名被告人依法分别被判刑。 现年40岁的吴亮芬系龙泉查田人,初中文化。2008年至2012年7月期间,被告人吴亮芬以雇佣方式结伙被告人吴某某、叶某某等4人进行贴标生产,先后在浙江永康、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等地承租生产所需用房,从浙江黄岩、温州、嘉兴等地购进空白滤清器及相关设备
发布时间:2013.06.09 -
制售假冒名牌产品 既遭刑罚又担民责
股东杨某林、张某良、钟某万为非法牟利,以首沣公司名义,通过其架设的网站销售假冒LV、Gucci、Tiffany&Co等注册商标商品,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相关人员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刑事判决现已生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案涉及刑事、民事交叉衔接,该案二审判决认为公司以其名义实施侵权行为,构成直接侵权,个人具体组织实施亦构成直接侵权,阐述了在刑事案件未认定单位犯罪
发布时间:2019.04.19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诉李某标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集团公司为第171188号“”商标的商标权人,商标局于1989年认定“同仁堂”商标属驰名商标。同仁堂集团公司许可同仁堂公司使用第171188号商标在内的“同仁堂”商标。 一审法院作出的(2015)穗荔法刑初字第654号刑事判决书载明,自2014年开始,被告人李某标伙同吴某珍、李某浩在其家中对假冒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及假冒外包装锦盒进行包装,并由被告人李某标负责销售。2014年12月12日,被告人
发布时间:2020.02.03 -
现场扣押假冒口罩10余万枚,上海松江一口罩制假窝点被捣毁
装备有生产机械6台,并堆放有大量口罩原料、半成品和成品N95口罩,涉及霍尼韦尔、港凯、吉可以及SPERIAN等十余个品牌。经注册商标权利人技术人员现场鉴定,该处的港凯、吉可等品牌的口罩均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物品实施了扣押。经初步调查,该处由俞某、王某珍夫妇二人开设,并负责平时的生产、仓储和发货。因两人的行为已达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
发布时间:2020.02.19 -
2019年度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2019年度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目 录 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1:上海汪某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2:山东姚某某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例3:重庆古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抗诉案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案例4:北京张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起诉案 案例5:江苏邓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案例6:福建高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抗诉案 案例7:河南肖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立案监督案
发布时间:2020.04.27 -
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案例发布,销售假冒口罩被判刑!
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8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此次发布的案例聚焦疫情期间涉及防疫物资的刑事案件,包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非法经营、销售伪劣产品、招摇撞骗、诈骗等犯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论疫情防控还是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离不开防护用品。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一时成为紧缺的防疫物资,一些不法分子为此不惜以身试法,其中有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口罩
发布时间:2020.04.03 -
上海检察发布侵犯注册商标权、著作权犯罪典型案例
徐汇区检察院典型案例一 邓某甲等3人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件特点 本案系全国首例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案,也是本市首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适用企业合规的案件。绿色食品商标是证明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标志,表示食品的某一特定品质,系1992年核准注册的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权利人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现代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重视,假冒绿色食品等证明商标
发布时间:2023.04.27 -
贵州警方破获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调味品系列案
近期,贵州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牵头侦破“12·1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调味品系列案,打掉制售假冒调味品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查获涉案各类假冒注册商标的“品牌”调味成品5000余袋、各类涉案原料3吨、涉案金额达700万余元。 据悉,2023年12月8日,接某知名调味品品牌代理公司报案称,其发现贵州省贵阳、毕节地区有销售假冒其委托代理方品牌味精、鸡精调味品,请公安机关进行核查。 为保障品牌
发布时间: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