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医疗
近日,百度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对医疗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撤减以挂号为代表的低端服务部门,转而重点布局医疗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医疗成为新的热点领域。 人工智能进军医疗行业 人工智能的发展能让生活减少了人力、物力、甚至沟通的成本,医疗作为一个患者永远多于医生的行业,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加入,想必也能够节省许多排队看病、预约挂号的时间,为此,一些应用于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7.03.13 -
正义网采访徐新明律师:人工智能"作品"之争:到底有没有著作权?
近日,因著作权纠纷,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对簿公堂,引起这场官司的是一篇由法律统计数据分析软件生成的文章。这起著作权案,将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属于作品、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属于谁等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一篇人工智能创作的文章引发著作权纠纷 《影视娱乐行业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就是引发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菲林律所)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公司)对簿公堂的
发布时间:2018.12.14 -
人工智能"作品"之争:到底有没有著作权?
近日,因著作权纠纷,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对簿公堂,引起这场官司的是一篇由法律统计数据分析软件生成的文章。这起著作权案,将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属于作品、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属于谁等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一篇人工智能创作的文章引发著作权纠纷 《影视娱乐行业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就是引发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菲林律所)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公司)对簿公堂的
发布时间:2018.12.14 -
人工智能"作品"之争:到底有没有著作权?
近日,因著作权纠纷,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对簿公堂,引起这场官司的是一篇由法律统计数据分析软件生成的文章。这起著作权案,将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属于作品、人工智能创作物版权属于谁等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 一篇人工智能创作的文章引发著作权纠纷 《影视娱乐行业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就是引发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菲林律所)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公司)对簿公堂的
发布时间:2018.12.14 -
产权组织推出先进人工智能商标图形检索工具
2019年4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网发布了“产权组织推出先进人工智能商标图形检索工具”新闻,文章显示推出新的人工智能驱动图形检索技术,有助于更快更轻松地确认商标在目标市场的识别力。往代的图形检索工具主要通过识别商标中的形状和颜色来确认商标图形的近似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改进了这项技术,利用深度机器学习来识别图形中的概念组合——例如苹果、鹰、树、王冠、汽车、星星等,以发现
发布时间:2019.04.02 -
广东首例涉AI“作品”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在深受理
未经授权转发了人工智能自动撰写的稿子算不算侵权,如果是侵权行为,又是侵犯了谁的著作权?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就受理了全省首例涉及人工智能“作品”的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称,Dreamwriter计算机软件系由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关联企业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一套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智能写作辅助系统,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9.11 -
如何保护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产权?
在过去的几年间,得益于低成本、高功率计算(如GPU等)、近乎无限的海量大数据存储能力、智能算法以及无处不在的传感器部署(如图像和语音)等辅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同时,基于大量数据识别模式的商业应用程序的数量也取得了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也给企业的基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带来了各种挑战。 保护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产权最常用的手段是专利和商业秘密。就人工神经网络这种流行的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9.07.26 -
《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发布国产AI软件框架加速创新适配
2025年3月2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在湖南长沙召开,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栈技术专利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AI软件框架领域的专利布局、技术分布和代表性创新主体高质量创新态势。 《报告》是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连续第七年就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发展情况发布研究成果。《报告》首先显示,2017年至2024年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层(智能
发布时间:2025.04.09 -
蒋舸副教授点评“全球首例生成式AI服务侵犯著作权案”
生成式人工智能给著作权法带来了三项挑战。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行流程,这三项挑战依次如下:一是模型训练输入端的合理使用问题,二是模型训练输出端的侵权问题,三是输出内容是否构成作品的问题。广州互联网法院在新创华 v. 某AI公司案在直接回应第二项挑战的同时,还能为三项挑战构成的整体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视角。 先谈本案直接回应的问题,即模型训练输出端的侵权问题。被告提供的AI服务能够根据用户“文生图”的
发布时间:2025.01.17 -
全球数字经济与知识产权发展最新趋势
规则进行调整和更新,但是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是悬而未决的。比如说知识产权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也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那些通过人工智能获得的成果,能够享受版权保护吗?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所有的人力,如果答案是的话,那人工之后又会发展什么呢?全球互联网让供应商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国的消费者,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如果消费者和供应者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司法辖区,一个国家的商标在跨境的交易中如何得到
发布时间: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