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智能
-
关于当前涉人工智能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
在数字技术快速迭代和普遍应用的今天,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技术应用的集大成者,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不少挑战。司法审判不仅面临不易理解的技术发展,还要将存在一定滞后性的法律制度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进行有效匹配。为此,笔者将简单介绍人工智能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原理,并就当前与司法审判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涉人工智能法律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今后办案和研究参考。 一、人工智能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原理 由于理论或方法
发布时间:2024.01.05 -
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
关于印发《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的通知 沪经信智〔2023〕608号 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落实《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推动上海大模型创新发展,营造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快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经市领导同意,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委网信办、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3.11.09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 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 粤府〔2023〕90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广东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应用场景、数据要素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发布时间:2023.11.15 -
人工智能发展快,风险治理要跟上
当前,人工智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因其技术自身固有的脆弱性和监管体系落后于技术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各国对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出现了新问题快速涌现,治理规则缺失的困境。坦率地说,人们在享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便捷的同时,其所带来潜在的法律、伦理等各种风险也日益凸显。 笔者长期从事司法工作,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平衡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与法律风险防范。2023年11月,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
发布时间:2024.04.03 -
人工智能生成物司法保护的挑战与应对
自2018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受理“菲林诉百度”案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问题正式进入司法领域,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审结“腾讯诉盈讯科技”案,由于两案在形式上裁判结果不同,更是引起了学者和司法实务者的广泛讨论。与此同时,司法保护给予相对确定的裁判标准和结果,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经营者尤其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直接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核心需求,关系产业的存续和发展。 2023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对“AI文生图
发布时间:2024.05.08 -
使用人工智能生成虚假案例的特朗普前律师被免于制裁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本周三,一名联邦法官拒绝制裁一名律师迈克尔·科恩(Michael Cohen),他是特朗普的前律师,他曾错误的向法院提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案例,这一事件“令人尴尬”。 曼哈顿的美国地区法官杰西·弗曼(Jesse Furman)拒绝结束对科恩的法庭监督。他表示,科恩于2018年承认在政治竞选中违反财务规定和逃税罪,并在监狱服刑。此外,他暗示科恩可能作了伪证
发布时间:2024.03.21 -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大会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开幕式上,上海向全球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我们深感人工智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潜力,认识到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一场科技革命,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安全和伦理方面。 我们强调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
发布时间:2024.07.05 -
网信办就《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发布时间:2024.09.18 -
最高法民三庭庭长李剑:加大对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调研指导力度
原标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最高法民三庭庭长李剑:加大对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调研指导力度 人工智能在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社会经济生活,伴随着低成本、开源的DeepSeek热潮,人工智能进一步普及。与此同时,纠纷渐序涌入司法领域。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李剑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涉人工智能、大数据
发布时间:2025.03.10 -
中国人工智能法治研究2024年度观察
摘要 2024年可视为中国人工智能法治研究的新元年,进一步夯实了人工智能法治研究的中国叙事结构和自主知识体系。在研究议题上,呈现出“续章出新篇”的特点。在“续章”方面,决策式人工智能(算法)持久不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重者恒重,智慧司法、自动驾驶、具身智能和元宇宙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平分秋色,人工智能法律责任研究仍然侧重民刑。在“新篇”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堪称学术热点,人工智能数据
发布时间: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