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智能
-
美国版权局拒绝人工智能创作图像的版权申请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本周四,艺术家Jason M. Allen向美国科罗拉多州联邦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推翻美国版权局的一项裁决。美国版权局拒绝为他用人工智能创作的获奖作品提供版权保护。 Allen在诉讼中表示,他应该获得他的形象“剧院空间”的版权,因为这是他的创造性表达。 版权局的一位发言人以未决诉讼为由拒绝置评。Alle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办公室的决定“让我陷入了一个可怕的境地
发布时间:2024.09.27 -
英特尔人工智能软件被诉侵犯版权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上周五,软件制造商Anaconda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联邦法院起诉英特尔,指控该芯片制造商滥用其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平台。 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Anaconda公司在诉诉书中称,英特尔公司在许可到期后继续使用其软件,侵犯了Anaconda公司的版权。 “英特尔有意利用Anaconda的技术创新来改进英特尔自己的产品,并在现在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市场
发布时间:2024.08.12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训练的合理使用规则研究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训练过程涉及对作品、资料、文献等数据的获取和利用,可能引发版权侵权。为避免版权侵权,人工智能开发者或者事前获得授权许可,或者依法获得侵权豁免。然而,传统许可模式在实践中难以支撑海量数据学习模式的需要;法定许可方案也面临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昂的问题。以博弈论视角进行分析得出,合理使用是配置作品数据资源的较优路径,也是协调著作权人和人工智能开发者利益冲突的理性选择。对此,建议
发布时间:2024.11.15 -
美国版权局发布版权和人工智能报告
2025年1月29日,美国版权局发布版权和人工智能(AI)相关法律及政策问题报告的第二部分。该报告关注生成式AI或使用生成式AI创作的作品的可版权性问题。 在美国版权局收到的10,000多条回复其调查通知(NOI)[1]的评论意见中,约有一半涉及可版权性问题。绝大多数评论者认为,现行法律在这一领域已经足够证明完全由AI生成的作品不具有可版权性。但是,对于涉及人类贡献的生成式AI创作作品的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5.02.13 -
机器中的作者与创作:从摄影技术到生成式人工智能
摘 要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和归属,本质上是如何在机器创作中寻找作者和评估人的智力活动。规范意义上,作者的活动是一种与机器相分离的人类的智力活动,创作行为是由详细的构思与受控的执行两部分组成。在机器创作中,智力活动的评估对象是体现人类构思的内在表达,而不是机器执行所生成的外在表达,独创性的判断只能基于作品产生的方式,而不是机器产品的外观。作者是构思作品并控制其执行的人。对AI创作的分析应该
发布时间:2024.11.28 -
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体系的重要指示,全面、深入诠释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框架下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审查政策,回应创新主体普遍关切的热点法律问题,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编写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供创新主体参考使用。 附件1: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docx 附件2:关于《人工智能相关
发布时间:2025.01.02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保护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否被认定为作品;第二,如果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被认定为作品,著作权归属应如何认定;第三,人工智能学习训练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第四,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保护是否受限。 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客体性质问题 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识别 首先需要区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人类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其区分关键在生成内容独创性
发布时间:2024.12.13 -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信用数据法律保护的逻辑与进路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场域下,信用数据法律保护是实现数字法治的关键一环。信用数据应以“用于识别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作为核心判断标准,其具有实现直接效益、承担金融信贷以及维系社会信用的特有属性。就信用数据的流程性风险而言,其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违法爬取与算法滥用风险;就信用数据的内生性风险而言,其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回溯流转与深度伪造风险。信用数据的宏观治理应当重申目的限制原则的约束、确保
发布时间:2025.04.23 -
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落地 构建良好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 本报特派记者蒋文杰 摄 “我今年提交了3份提案,内容都与人工智能相关。百度公司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市场都开展了专利布局。”3月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情况。 李彦宏表示,自动控制交通信号灯是人工智能技术预计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交通拥堵
发布时间:2017.03.09 -
三星专利曝光,S9或将前置指纹/颜值无敌
今年全面屏手机全面爆发,智能手机的设计更进一步,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那就是在工艺达不到量产的前提下,所有厂商都进行了妥协,将指纹识别安放在手机背部,甚至取消指纹识别。 三星的屏幕下指纹识别专利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厂家都彻底妥协,目前依旧有厂商在进行屏幕下指纹的研发。日前,外媒GSMArena报道,三星在韩国进行了一项专利申请,从这项专利的申请图上来看,这是一项关于如何在屏幕上安置指纹识别
发布时间:2017.10.25